九日同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韩景明摔门离家之后,一时间也不知道去什么地方,以前那些同学和朋友,都各自忙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缺少了联系而使情感变淡了许多,最后,他来到离家不远的一条河边。每当不开心的时候,他都会独自一个人坐在河边,河风轻轻吹着,河面被吹起一阵阵涟漪,他就这样看着河面发着呆,然后点上一支支香烟。因为工作不顺的原因,他染上了抽烟的恶习,但是为了儿子的健康,他在家中尽量克制,就像他日益见长的脾气一样,即使在单位有再多的不开心,他都会尽量在家中表现的开心一点,所以,他心中委屈,他觉得为了别人而委曲求全,他多么希望家人能够理解他。好在和韩景明在一起这么久,董依秋是知道韩景明的性格和脾性的,她发短信给他,劝说他、安慰他,在董依秋的劝说和安慰下,又没有什么地方可去,韩景明后来也只能厚着脸皮回到家中。经历这件事后,董依秋的母亲不再多说什么,家里人一起吃饭的氛围变成了沉默的尴尬,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韩景明和董依秋的母亲在一起总有些别扭。
再说今年,韩景明还在以为职业生涯应该很长的时候,单位却把他们这些来了六七年的人定性为老兵、老同志了,更多的资源和发展开始像年轻的同事倾斜,原先的工作内容没有变少,反而因为新增的工作变得更多了,但是工资待遇却比以前降低了,新来没两年的同事工资待遇竟然高出自己一大截,用领导的话说就是实行“薪酬倒灌”。去年领导和他说的职称竞聘的情况,今年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和落实,他再一次在职称竞聘当中落选,一方面,年轻人要急着上位,另一方面,领导自己的人需要照顾,哪里还照顾的上韩景明,韩景明只能自嘲自己是边缘人,是不折不扣的咸鱼。他曾多次想,要不就这样吧,放弃工作,多点时间陪陪家人,可他内在的进取心和责任心,又让他根本放不下工作,当惯了好学生,突然说要放纵不管、破罐子破摔下去,他真的一点不适应,于是,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着,希望有一天奇迹会出现,希望死灰复燃、咸鱼翻身,但他自己又绝望地告诉自己,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微乎其微,他不知道他自己还能坚持多久,他就在这种复杂的心情中,慢慢熬着日子,他拖着沉重的心情、迈着沉重的步伐,行走在一眼望去就知道明天会怎么样的道路上,像找不到目标和方向的风筝,随风游荡,像吸附在邮轮船底的海螺,跟随船只到达迷茫陌生的远方,却找不到来时的路,也不知道要去向何方,像迷失在荒漠中毫无头绪的旅人,面对茫然的一片荒漠,看不清出路在哪里。
那天中午和晚上,郑为民都喝的很多,董依秋安排人把他送回去后,直到第二天上午十点多,他才醒来起了床,他的妻子给他准备了比较简单的早餐,本来上午有个内部会议的,他打电话给了自己的副手,让他代为组织召开一下会议。郑为民喝的多一方面是要陪领导,让领导开心,另一方面主要是那天心情不错。林志国在带着马副市长参观工地的间隙,带着郑为民看了别墅区里,他之前送给郑为民的三百多平的独立的复式别墅,别墅正在做后期的装修,还没有完全好,但看上去就很气派有档次,楼上楼下不说,还有单独的车库和花园,郑为民看了房子后很满意。那天,通过林志国组织的一系列的活动,郑为民和马副市长搭上了线,手中多了一条政治线,这也是林志国安排他一起参加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郑为民要的是政坛的步步高升,林志国则希望的是自己商业的不断进步,这种利益的篝合和交互不过是各取所需,就像工地里的临时夫妻一样。
郑为民的名字叫为民,但这些年,他真正为民做了多少事是没人知道的。当年,他参加高考是以县状元的身份考入全国性的重点高校,毕业后,他又以公务员考试笔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到
市的市政府,做了一名公务员。他曾经有着年轻人的豪气、梦想和远大抱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文人和士大夫的奋斗目标,也是郑为民的奋斗目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郑为民心中的信念和自我要求。俗话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就在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的时候,他的领导经常以异样的眼光看着他,有些人直接劝他,“差不多就行了”,或是“你要想出风头可别连累大家一起受苦受累”。慢慢地,资历老的同志觉得他不守规矩,有着年轻人的毛燥与冲动,破坏了原本的工作和办事氛围,处处压低他、为难他;那些比他层级高一点的人,觉得他是个威胁,处处打压他。郑为民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但结果却是到处碰壁,干的好的时候,没人给他说话,干的不好的时候,就有人冷嘲热讽、落井下石,干到后来,大家对他都敬而远之,他渐渐也感觉自己成为了孤家寡人。就因为这样,郑为民在科员的岗位上一干就干了将近十年的时间,他也有种韩景明的感觉,他曾怀疑过自己的选择,怀疑过是否适合这个专业,他也想过要放弃。
中国古典著作《易经》上有句话: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职业生涯到了山穷水尽的尽头,郑为民思前想后、痛定思痛,觉得要改变自己、改变现状,他不再锋芒毕露,开始低调做事,并且依然兢兢业业,每天都是办公室最后走的人,经过这些年的官场打磨,他也学会了圆滑和变通,不像以前那样,有才有能力却给人恃才傲物的感觉。因为郑为民所在的办公室行政上划分归属于林志国父亲管理,所以,有几次,林志国的父亲晚上下班,正好经过郑为民所在的办公室,看到郑为民正在加班埋头工作,于是,他对这个年轻人产生了兴趣。有一次晚上很晚,林志国的父亲有份材料需要准备,其他人都下班了,他就找到了郑为民。郑为民准备的材料写好上交后,林志国的父亲发现这份材料条理清晰、论据充分、数据翔实、分析准确,&#
;
&#
;&#
;m他看完材料后,非常满意,稍事润笔后一次就通过了。这一次的材料准备让林志国的父亲更加印象深刻,事后,他又抽空找郑为民交谈了一次。郑为民这将近十年的时间,虽说仕途不顺,但时刻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熟知各项精神、政策、文件的要求,甚至这些要求的背景,还有,他熟知各位领导常表达的思想、谈话和会议精神。在这一次谈话中,郑为民的表现再一次大放光彩,他把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有条不紊地表述了出来,还把林志国父亲在多次会议上的谈话精神和工作思想,结合当前情况和自己工作经历阐述了出来。这一次在外人看来的含蓄的“拍马屁”之旅,让林志国大为受用,郑为民也因为这次谈话,仕途发生了变化,没过多久,郑为民直接从科员升到办公室主任,成为一个部门的一把手。
成为办公室主任后,郑为民为了表达对林志国的感谢,投其所好,花高价买了几幅字画送给了林志国的父亲。人学好很难,但是学坏却很快,自此,痛定思痛的郑为民改头换面,像是变了一个人,以前那个一腔热血、满腹抱负的年轻人不见了,变成了善于察言观色、揣摩领导心思的职场老手,领导关心的事情,他想方设法要尽早完成,领导不关心的事情,他要不离得远远的,要不就是束之高阁、不闻不问。以前,郑为民坚持为民办事、公事公办,坚决不收受贿赂,这也让他成为办公室的另类的原因之一,在中国,求个人、办个事、送个礼啥的,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