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孚交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何济远回西安后便给古文物研究中心的杨业宏主任打了电话,把雷峰塔石板的情况简单说明了一下,杨业宏听完后特别兴奋,并且也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国家近期解禁了一批机密级的文物,其中就包括了雷峰塔石板,虽然目前还是不能对外公布消息,毕竟会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但对研究小组的成员构成已经放开了,人员由何济远提名上报到研究中心,只要几位领导同意原则上是可以加入的。
确实,最早的小组成员中如今只有三位还活着,除了何济远另外两位也早已年入古稀,无论是研究的精力还是投入都已经很有限了,这几年其实基本算是何济远一个人在孤军奋战。
何济远通过自己的关系找到北京外国语学校也证实了全妍熙的硕士经历,便想同她联系下,哪怕去趟韩国也想亲眼看看她家里的那块石板,而自从全妍熙回韩国之后似乎非常忙碌,她在离开时分别加了丁奕和何济远的微信,但他俩给她发微信总是隔了好几天才偶尔回一条。
此时正好与日本有个古文字交流会,而我国的交流小组组长一职便由何济远担任,除了日常的研究工作外,他还要做好交流会的准备和接待工作,一时也忙了起来。
而丁奕本来也没把这个事放在心上,自己的一张热脸贴了几次全妍熙的冷屁股后干脆不找她了,该泡酒吧泡酒吧,除了偶尔完善下自己的论文外,生活又走上了原来的轨道。
秋去冬来,一场大雪过后彻底进入了冬季,寒冷的西伯利亚冷空气带着凛冽的冷风席卷了北方大地,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西安这座千年古城披上了一层洁白的外衣,从远处看这件外衣遮去了现代化的产物,唯有古城墙和大雁塔还矗立在白雪之上,仿佛又回到了千年之前的盛唐之时。
何济远一直忙碌的交流会终于圆满落幕,这次交流会中国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很多之前保密的文献资料也对日方的研究人员公开,并允许抄录拓印,古文字泰斗何济远全程陪同讲解,日方这次获益良多,同时作为感谢,日本则赠送了两卷流落海外的窥基(唐三藏的徒弟)手抄本《唯识三十论颂》给大慈恩寺,据传窥基便是在此做的手抄本,也算是回归原籍了。
这一天,西安世博园的珍宝博物馆有个大型活动,邀请了考古界同行前来参加,类似于一个大型聚会,活动很轻松。何济远在邀请之列,他便把丁奕也给拉来了。活动间隙,何济远让丁奕陪自己出去走走,顺便抽根烟。
两人从博物馆走出来,没有了室内暖气的庇护,阵阵冷风就像一根根细针戳在脸上一样,何济远和丁奕都把衣服紧了紧。门外便是秀丽的锦绣湖,只见湖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而只有湖畔两侧尚未融化的白雪才在阐述着这个冬天的严酷。
丁奕首先忍不住了,哆嗦的说道:“老板,你快点抽,抽完赶紧回去,这外面太冷了。”
“你们这帮年轻人啊,越来越不能吃苦了,考古工作者那么好做的?也就是现在手机电脑信息发达了,要在以前,哪里有新发现了,我们各路专家无论严寒酷暑都要到现场,哪还有什么空调,冬天能给配个暖水袋就不错了。”何济远站在湖边,从口袋里从容的掏出烟盒。
丁奕都快缩成一个球了:“您老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是不能吃苦吗?你穿着那么厚的羽绒服站湖边耍帅,我就穿了件外套,我能不冷吗?你来之前不是说就只有室内的活动吗?”
“行了行了,我们往那边走走吧,我抽完烟就回去,年轻人冻一会冻不坏的。”
丁奕听完不置可否。
何济远深深吸了口烟,开始切入正题,“我明年要调去北京某个研究所工作了,你要不要跟我一起。”
“不去。”丁奕回答的非常斩钉截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