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孚交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钱俶听完这段陈年往事之后神色瑾然,向净光义寂禅师行了个佛礼,说道:“原来我祖上与天台宗竟有如此渊源。”
净光义寂说道:“布袋和尚离开之后便返回了奉化岳林寺,第二年就圆寂了,或许是他自感无力再辅助武肃王,安排好一切后便自行离开了。”净光义寂此时佛学深湛,对于生死之事看的颇为淡泊,接着说道:“武肃王随后用了三个月光景建造完这座奉先寺,应德昭国师所嘱,武肃王此后参禅的禅房便是布袋和尚曾经所住之所,即是此间禅房。只不过当年桌椅床榻已被移走。”
钱俶听到这里,仿佛一股暖流流遍全身,追忆起这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往事,一幕幕似乎从眼前缓缓而过。走到窗前打开窗户,只见庭院地上零零散散几片落叶,一棵参天古树矗立其间。心想:这布袋和尚确实属实是为高人,他说武肃王可活到耄耋之年,武肃王确实活到了
岁高龄,而吴越国内以仁治国,善待百姓,修习佛法,也在这乱世之中独享七十余年太平。
净光义寂接着说道:“布袋和尚离开后,武肃王向德昭国师询问起天台宗的法门,德昭国师只说此法门佛法过于奥妙,还未参透,要先云游四海,找回天台宗散落各地的佛经典籍,在此期间吴越国境内可享
年太平。武肃王薨前定是向文穆王阐述一切,这才有了这道封德昭为国师的遗命。当年文穆王因府署突发失火,受惊而得狂疾,数日后薨,此间情理定是未及传给忠献王,故大王也不知详情。”
钱镠薨后传位给儿子文穆王钱元瓘,钱元瓘在位十年,薨后传位给儿子忠献王钱佐。
钱俶回想起哥哥钱佐虽然温和谦恭,礼贤下士,但在位期间对佛教并不在意,其在位的六年内不仅没有兴建寺庙,甚至连曾经每年在临安府举办的水陆法会也停了。一直到自己继位后才重新开启,自己自小便对佛经有着莫名的亲近感,通过这些年的经营,国内佛学又重回昌盛,或许这就是佛学里的因果缘法吧。
钱俶内心一闪,声音略带颤抖的问道:“禅师,当年武肃王曾向布袋和尚请教过能救我吴越国的天台宗法门,不知道德昭国师是否参修出?”
净光义寂依旧低垂着眉毛,好似没有听见钱俶的话:“贫僧一生都在参‘圆融三谛’,想要融合假观、空观、中观,如今虽已参透了三观,但要做到‘圆融三谛’却总是差着一些。贫僧曾经与德昭国师参禅论道:‘我已参透无我相,无人相,但这无众生相却总也参不透,既然这世间假即空,空即假,人与刍狗无异,那么这世间纷争与生死皆与我等无关,还劝什么回头是岸?我们天台宗的圆融三谛好像与这无相禅有所出入。德昭国师回道:通玄峰顶,不是人门。心外无法,满目青山。世间万物皆无相,世间万物皆有相,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你看到的,你想的也不一定是你想的,万物苍生皆有灵,我们天台宗虽以印度佛教大乘法为根基,但经天台宗九祖传承,以为世间虽有善恶,生命不分贵贱。所以天台宗起于南北朝乱世,于隋唐盛世时便衰落。至此乱世,则希望辅助于有仁德的君主,用佛法解救更多的生命。’随后德昭国师便命我继续寻找散落的典籍,想以大佛法来解救乱世苍生。我曾经有一位弟子是从高丽而来,他说《天台宗论疏》等典籍手抄本在高丽和日本均有流传,且一直奉中原佛教为正宗,若是吴越国派使者去求回,高丽和日本定会允诺,不仅会派僧众前来学习,更会送还典籍。贫僧这才向大王提出遣使去两国求回真经。”
钱俶低头惋惜的说道:“德昭禅师此前一直在此做主持,本王每次见他都在参禅,偶尔向他请教佛经上的问题,他也是以偈语解答,本王不甚明了,所以内心底里总是对他的禅学有所质疑。后来再来奉先寺便只祭拜祖先,不再向他请教。哪怕是四年前圆寂,本王也只是派人来处理火化事宜。”钱俶微微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接着说道:“没想到德昭国师不仅佛学精湛,且身负我家族秘密和担当,本王现在想起,甚是后悔。”
净光义寂说道:“阿弥陀佛,德昭国师虽与贫僧交流佛法,但指点大于交流,在贫僧内心中,德昭实以为贫僧的师父,尽管德昭往生极乐,火化后有舍利
枚,贫僧应当为其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