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流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于是赵明诚仔细考察过未来一段时间的历史,选定了六月二十八日黄河决堤这样一个重大的自然灾害作为尝试的对象,他就想看看人力是否可以逆历史潮流而动。
其实史书上对这次黄河决堤,只有短短的一句“元符二年六月,河决内黄口。”
也许在朝堂诸公眼里,此事最大的影响无非是,河决内黄口第一埽造成的黄河复北流故道,不再东流,会破坏针对辽国设立的诸多军事屏障。
而在赵明诚看来,这背后可是整个河南与河东的大片黄泛区中一个个鲜活的百姓,然而他们的财产与人身安全在此次决堤泄洪时又何尝能被见著于史书,所以赵明诚才从浩繁的史书中找出了郏亶与苏轼二位治水大家,希望自己的努力可以帮助到这些可怜人。
苏轼肯定短时间指望不上,但他有徐州洪灾救治经验,如果到时候事不可为,苏轼应该还能赶上善后工作。
当然,对于李廌的承诺,也是促使赵明诚决定干预此次黄河决堤的其中一个原因,为此他与李廌布局了汴京日报对汴河的报道,然后借机与晏几道进行政治交换才换来今日之局面。
料定了此等难题后,赵煦喜笑颜开,早年间他确实对苏轼有恨意,可折磨也折磨了,还是要好好发挥他的剩余价值才好。
见赵煦心情不错,曾布趁机提出了自己的小九九,出列说道,“臣最近得见一奇人孙侔,王安石终老与之交游,在仁宗、英宗、神宗朝三聘不起,立志终身不仕,乞依例官其一子。”
赵煦对这等小事,自然没理由拒绝,“朕允了,让吏部推恩即可。”
曾布见事情轻易而成,又顺势抛出了第二个请求,.&#
;
&#
;&#
;“臣还有一事,与章相几次想说,但都因为边事太多而搁置了,而蔡卞在此事上又要避嫌没有开口,所以臣斗胆直言,请陛下恕罪。”
“但讲无妨!”
“王安石一家,陛下自绍圣以来恩恤甚多,赐其家第。其子王雱虽得馆职,可惜英年早逝,现在王氏一家只余安石之妻,奉养于蔡相家,如今七十五岁高龄依然零丁孤老。
安石之妻至亲唯有一弟名吴赜,亦颇有文学,吕惠卿几次想举荐其为学官,都被蔡相以有违太学三舍法的学官任免条例给否了,现在安石之妻想给她弟在京师谋一差遣,好方便亲人团聚不受孤苦。”
按正常理解,这不过就是为了吴赜谋个一官半职而已,可其实不然,这话看似处处为蔡卞开脱,其实刀锋尽现,就差指着蔡卞鼻子骂他不孝不义了。
蔡卞听的当然是目眦欲裂,肚内几度翻涌,差点情绪失控,还好多年修养,强自压下去了,但看向曾布,依然目光带火。
曾布自然是呵呵一笑,视若未见,他就是来故意恶心蔡卞的,至于让新党受过王安石恩惠的人感激自己则是附加收获。
赵煦面对曾布的这种请求,若是举荐的寻常人,自然会被赵煦拒绝,可毕竟是新法的灵魂人物王安石的妻弟,这个面子赵煦还是要给的,毕竟他还要用这批新党之人,自然不会小气一个差遣,于是问道章淳。
“章卿,如今京城还有合适的差遣之阙吗?”
“编敕局有阙可差。”
“那就除编一司敕删定官吧。”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