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流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早朝散去不久,苏轼被朝廷重新启用治理汴河的消息就传遍了城内城外,士人与百姓无不欢呼雀跃。
可以这么说,这个时代的苏轼就是大宋的顶流,一首诗词就能引发轰动,更别说是从儋州这种蛮荒之地贬谪归来,就更具传奇色彩了,自然为汴京百姓所津津乐道。
就如苏轼自己所写的那样,“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可见苏轼自己都对于能活着北返有一种莫名的自许,典型的乐天派。
编辑部。
李廌今年刚过四十岁,满嘴髯须,此时竟趴在案前哭成了泪人。
他这一生科场失意,入仕无门,是苏门中人把师友之间感情看得最重的,甚至将他们之间交往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于《师友谈记》中,情真意切来不得半句虚言。
看着李廌的情感宣泄,赵明诚默默的靠在一旁的摇椅上静静等待,他很能理解这种长期压抑下得不到释放的感情在猛然间爆发下会做出一些异于平常的举动,这些举动可能看上去很可笑,内在情感却极为朴素。
约莫半炷香后,李廌的哭声渐息,慢慢恢复了平静,只有那双红肿的眼睛,还在记述着主人先前的失态。
李廌用手背抹了抹已经干涸的眼角,抬起头看见赵明诚坐于对角,脸上神色有了起伏,先是给赵明诚递上一个歉意的微笑,只不过脸干巴巴的,更像是苦笑。
“让明诚看笑话了,我啊,这一生算是废了,可苏师他还大有可为,若是老死在儋州,那是大宋的不幸,也是文坛的不幸。
如今苏师得以归返中原,重入京师,我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现在我就担心苏师年事已高,恐一路颠簸之下难以平安得返。”
李廌此担心还真没错,历史上苏轼就是遇到徽宗继位后的大赦天下,才得以回返中原养老,可还没等苏轼到达他自己选定的养老地点常州,就在路上因中暑加上身上的一些并发症,一病不起溘然长逝了。
赵明诚很自然的接过李廌递过来的茶水,喝了一口才开言劝慰道,“李叔,你也别太忧心了,这不一切有我吗,我已经托晏知府做保,在马行备了多匹快马,只要任命一下来,就立马派人赶往儋州,接东坡先生.....”
还没等赵明诚说完,吕本中就满脸兴奋的跑进来,对着李廌说道,“李叔,好消息啊,我在太学听人说,东坡先生要从儋州返回京师了!”
见李廌与赵明诚都没有神色变化,白瞎了吕本中一得到消息连假都没请直接就跑回编辑部,当下顿觉索然无味,正要摆摆手去茶案上喝杯茶喘一喘时,他被赵明诚盯上了。
“吕居仁!东坡先生是不是你最敬仰的文豪?”
“那当然了,”吕本中回答的一点都没犹豫。
“你今天是不是又擅自未请假而离开太学?”
听到这话,吕本中像个炸毛的小猫,瞬间又精神起来。
“什么叫又!不就是月初请过一次吗,这不过是第二次而已,德甫,我不许你这么污蔑我的操守,要不是此消息太过惊人,我才不会不请而退呢。”
赵明诚却不理吕本中的口花花,接着问道,“那你的荫补差使是不是快下来了?”
“这你也知道?你跟踪我?”吕本中一步步后退,眼神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