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边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贞元六年,少年回到了符离。

这些年来国家并不太平,藩镇割据,到处都是兵连祸结,父亲是官员,职责所在,走不脱,所以他让妻子带着孩子们回乡避避风头。

少年自记事起,就跟着父亲四处奔波,如今回到了符离,难得安稳,在母亲的教导下,他开始和兄弟们一同发奋读书。

母亲很严格,不让少年和村子里的小孩玩,只准他读书。

她对少年说,你是官吏子弟,总有一天要去考科举、当大官,不可以和那些低贱的孩子混在一块!

他很听话,认认真真去读书,白天学诗词歌赋、晚上背儒家经典,昼夜不懈,到了后来,他的舌头都生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子。

他老老实实走上母亲为他安排的路,不敢有半点违背。

可年少懵懂的心,还是让他在读书之余,用期待的目光看向窗外,看别人家的孩子爬树、捉鱼、荡秋千、跳山羊……那些欢声笑语都不属于他,这点他清楚,但却并不妨碍他天性的向往。

直到那天,他在路边散步,一个轻灵的身影就这般毫无预兆地出现在他视线里。

那是一个明朗欢快的少女,四野荒芜寂静,唯她生机勃勃,翩然荡漾在春风里,洋溢着数不尽的温柔。

那一眼,她给他的感觉,是云中烛火、是豆蔻芳华,就犹如一道光,猛然铺进了他沉寂的内心,亮的耀人。

也许就在第一眼看见她时,他就已经爱上了,只是彼时浅薄的阅历还不足以让他明白,那是爱情的模样、心动的感觉。

少女的身影渐行渐远,自小就孤僻的少年,不愿遗失这触手可及的缘分,竟不知从哪借来了勇气。

他急忙冲上前去,脸憋的通红。

他说:你好,我我我我叫白居易,想认识一下你。

那年,他十九岁,她十五岁。

初见,

这一卷青史,终是开了章。

(图片来源:@伊吹鸡腿子)

少女是白居易的邻居,有个好听的姓名,叫湘灵。

湘灵是贫寒家庭的女儿,眉梢却总是挂着笑,她说起话来轻声细语的,声音如银铃似得好听。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湘灵不似贵族家的闺秀,她自小就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也会经常在田野里撒开脚丫子嬉戏。

她认识不少村里的男孩子,可像白居易这样的还是第一次见。

这个小哥哥身体很瘦弱,一看就干不了农活,这可怎么办呀?唔,不对不对,小哥哥是读书人,认识字的,将来会去当大官、骑大马,才不用干农活的。

她每次出门都会下意识的看向那个窗篱,每次都正好对上他慌忙躲开的眼神。

湘灵不知道,其实每天白居易都会早早起来,就坐在窗口的书桌旁,也不,而是注视着她家的方向,直等到她身影出现的一刹那,他才会心满意足的开始新一天的学习。

有时,湘灵也会大着胆子走过去,捧着脸蛋,看向在窗边读书的白居易。她发现这个小哥哥的眉眼真好看,白白净净的,和村里其他男孩都不一样。

白居易的脸都快烧起来了。

她歪着头,背着手,笑嘻嘻地唤白居易:阿连。

想了想,叫乳名似乎不怎么礼貌,又改口说:大白。

那天,她的笑容映在他的眸子里,温暖纯粹,风一样的寂静。

他心头一动,想送给她一首诗,她很惊讶,没想到大白不但认字,还会写诗呢,这也太厉害了吧……在她的概念里,诗都是那些大人物才会的呢。

白居易清了清嗓子,说: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他知道湘灵没念过书,所以尽力让自己的用词通俗点、再通俗点,通俗到让面前这个女孩子能听懂的地步。

他说,邻家有个小妹妹,十五岁就出落的亭亭玉立,比小仙女还好看,在碧纱窗下绣床前,悠闲的时间,她倾听着我为她而作的诗篇。

湘灵听懂了,她的脸颊泛起红晕,宛如止水面被激起的涟漪,却也让看着她的白居易,内心之中搅海翻江、奔腾千里。

(图片来源:@伊吹鸡腿子)

在没遇见湘灵之前,白居易本是不知道何为爱情的。

他以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自从遇见了她,白居易开始明白,什么叫非卿不娶、之死靡它。

他对湘灵的爱日益加深,就如饮了酒般,醉的不能自已,双眸只能凝尽一人,心也只会因她而悸动不已。

白居易送给湘灵一面镶锲着双盘龙的铜镜,他说,曾有个大诗人,叫刘希夷,他给心爱的女子写过一首诗:愿作轻罗著细腰,愿为明镜分娇面。

他送给她明镜,也剖开了少年的心意。

湘灵收下了镜子,爱情在他们的心头萌芽,渐渐长成了一朵缠绕着彼此的花。

少年与少女就这样私定了终身,还偷尝了禁果,漫漫长夜,他们依偎在一起,任由月辉披在身上,镶起一层银色的边。

……

这段感情很快被白居易的母亲发现。

烂俗的情节再一次出现,母亲认为,白居易总有一天要踏上仕途,娶的必须得是高贵门第的女子,所以,她果断棒打鸳鸯,绝不认可身为村姑的湘灵。

白居易并没有退缩,这是温柔的少年第一次尝试去反抗他的母亲,有着从没有过的倔强。

贞元九年,白居易的父亲迁任襄阳别驾,此时国家的局势也大体安定了,母亲决议带着一家人前去襄阳。

如此,离别终究是来了,无可阻挡。

走的那天,这对恋人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湘灵将那面铜镜还给了他,说:我等你将它再次给我。

白居易接过镜子,沉默不语,他重重的点了点头,留下了他离别之际写给她的诗。

他经常给她写诗,每当那时候,湘灵就支起下巴静静地听,目光里满是崇拜,而今天这首《留别》,很有可能是他给湘灵写的最后的诗了。

秋凉卷朝簟,春暖撤夜衾。

虽是无情物,欲别尚沉吟。

况与有情别,别随情浅深。

二年欢笑意,一旦东西心。

独留诚可念,同行力不任。

前事讵能料,后期谅难寻。

唯有潺湲泪,不惜共沾襟。

秋意凉了就要卷起竹席,春日暖了就要收起被子。

你看吧,就连这些无情物,分别的时候都有些让人舍不得。

更何况是和你呢?

这两年我们度过了多少欢乐的日子,多么缠绵的情意,却不想,突然间就要各奔东西。

虽然我也想留下,甚至带你一起走,但我现在的能力还做不到。

以前谁能预料到今天呢?

未来会怎样我也不知道。

只有那双眼不断滚落的眼泪,不停地在打湿你我的衣襟。

……

马车咕噜噜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白居易趴在车栏上,努力的睁大眼睛,眼看着湘灵单薄的身影渐渐变小,最终消失不见。

他的泪水溢满脸颊。

路途上,每当经过高处,他就下意识的回头,仿佛那个熟悉的倩影就在身后一般。

他寄给她诗,题目就叫《寄湘灵》,这是他第一次在诗中留下爱人的名字: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

在襄阳,因父亲是别驾,白居易的生活水准一下子提高不少,终于不用再过符离时的苦日子了。

可他还是不开心。

他忘不掉,忘不掉一个宛若天仙似得少女,他忘不掉她捧着脸看她的眼眸、忘不掉她听自己吟诗时的认真、忘不掉自己离开时,她泪眼婆娑、茕茕孑立的无助。

尤其是夜深人静时,他更是相思成疾,咬着自己的手,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夜半衾裯冷,孤眠懒未能。

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

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湘灵,

我想你了。

(图片来源:@伊吹鸡腿子)

贞元十年,白居易的父亲去世,一家人再次回到了符离。

按照礼法,白居易要披麻戴孝,在家丁忧近三年,故而虽然恋人再次相见,他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违去和湘灵私会。

二人只能犹如初识一般,在窗篱下,眉目传情。

直到贞元十二年,白居易丁忧完毕,这年他二十五岁了,湘灵也已经二十一了,在提倡早婚的大唐,其他男女在这年纪娃都有好几个了。

他鼓起勇气,恳求母亲让自己把湘灵娶回家。

母亲不许,还勒令他不准再和湘灵来往。她对白居易说,你要娶的应该是对你仕途有帮助的女子,你要是娶一个村姑,那岂不是让别人笑话咱们白家?等将来我死了,要怎么在你父亲面前解释?

在中古社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没什么自由恋爱,只要母亲不点头,白居易是没办法迎娶湘灵的。

他的苦涩无法言说,只能写成文字,如贞元十四年,以湘灵的视角写的那首《长相思》:

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

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

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

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我住在洛桥北,而你住在洛桥南。

认识你的那年我刚满十五岁,如今却已经二十三了。

我就犹如生长在松柏旁边的藤萝,无论我的藤蔓如何去攀岩、萦绕,都无法跨越家世门第的那层坎儿。

人家都说,一个人只要有愿望,老天都会成全她。

那么我愿成为远行的走兽,跟随在你身边,每一个脚步都和你并肩而行。

那么我愿成为深山的乔木,陪伴在你身旁,每一条枝桠都和你连理生长。

……

你看看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有没有想到什么其他类似的句子?

唔,是《长恨歌》的名句:在地愿为连理枝。

所以,白居易的《长恨歌》,写的到底是杨贵妃和唐明皇,还是湘灵与自己呢?

后来的白居易,写过很多因女子门第不足难以嫁给心上人的讽刺诗,如《议婚》、《朱陈村》……实际上,都是对自己过往愤懑的宣泄。

门第,就是因为所谓的门第,他就要和湘灵错过!

他不甘心,母亲不就是因门第可以对他有助力吗?那好,如果自己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入仕,向母亲证明即使不需要联姻自己也可以当官的话,那么母亲会不会认同他和湘灵的爱情?

想到这里,白居易猛然间仿佛抓住了什么,他喜出望外,对啊,只要结局完美,过程如何曲折又有什么关系?

他更加发奋读书,贞元十五年,白居易考过了乡试,也就是这次在宣城,他结识了弘农杨氏的子弟杨虞卿。

杨虞卿见白居易年近三十竟还单身,有意把从妹介绍给他,白居易当然婉言拒绝。

次年,白居易进京赶考,终于进士及第,那一年,他二十九岁了。

他欢天喜地的回到符离,以新科进士的身份,求母亲同意自己将湘灵娶回家。

母亲还是拒绝,她说,进士?这算个什么官?

白居易愕然,的确,唐朝与后世的明清不同,科举制还很不完善,你纵然考中了进士,也只是代表你有做官的资格,而不是直接就能去做官,只有等到有空缺了,吏部才会来找你替补,所以在唐朝,那些中进士后在家等了好几十年才当上官的也大有人在。

母亲并不认可他的进士身份,白居易一咬牙,为了湘灵,他拼了,回到长安再继续考。

其实有的时候,结局一旦注定了,此前的挣扎才会显得分外残忍。

……

重回长安,白居易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叫元稹。

元稹也是考生,只不过中的是明经科,他和白居易一样,也打算继续去吏部参加考试

二人结为知己好友,在长安一同攻读,也写诗互相唱和,有一次,元稹饮酒喝的酩酊大醉,嘟囔地叫:莺莺……

白居易翻了个白眼,说:你一个大男人,竟还嘤嘤嘤?

元稹从床上蹦起来,张牙舞爪地叫:不是嘤嘤,是莺莺,崔莺莺的莺莺!

原来,元稹也有一个初恋。

当年,他寓居蒲州,借住在寺院,偶遇了姨妈郑氏。

那时,蒲州恰好遇到兵灾,他托朋友搬来救兵,这才解了围,在答谢宴会上,元稹与表妹崔莺莺确认过眼神,遇见对的人……

元稹进京赶考,发誓当上官以后,一定要披红挂彩、衣锦还乡,然后把心心念念的崔莺莺娶回家。

白居易看着梦呓的元稹,不由轻笑,原来自己和好友,二人竟有着一模一样的过往。

那段时间,每到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时,元稹与白居易躺在榻上、转过头来辗转难眠。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漫漫长夜,他们一个在想着莺莺,另一个在想着湘灵。

(图片来源:@伊吹鸡腿子)

贞元十九年,白居易与元稹双双过了吏部的考试,被授予了校书郎。

有了官身,白居易决心把家迁到京城,这年隆冬,他赶回了符离老家,再次请求母亲答应他与湘灵的婚事。

他都三十二了,湘灵也二十八了,他们拖不起了。

母亲还是不同意。

白居易的母亲陈氏,据说还是白父的侄女,二人是近亲结婚,本就是联姻的产物,婚后感情生活可想而知,这样不圆满的感情让母亲的性格十分偏激,她只要认定了白居易必须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孩,就绝不允许他和湘灵有来往。

母亲的决然彻底摧垮了白居易的防线,他去找湘灵,却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

这个女子等了她十三年了,如今的自己却还是无法给她一个交代。

他不敢看她的眼睛,只能低声说:我要走了,去长安,以后可能再也不回来了。

面前的湘灵却忽然笑了,明明泪水潺潺流出,可脸颊上满是笑靥如花。

她好似早就料到了会是这样的结局,因为自己的身份太过低贱,这辈子是不可能与大白在一起的。

她送给了白居易一双鞋子,是她亲手做的,她希望自己的爱人穿上,就仿佛就是自己在陪伴着他,一起走遍往后余生的漫漫长路。

这双鞋子,就是她给这段爱情的答案。

……

白居易终究是走了。

他什么也没有留下,除了这首《潜别离》:

不得哭,潜别离。

不得语,暗相思。

两心之外无人知。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舂断连理枝。

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

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不许哭泣,我们就要离别了。

不许倾诉,只能偷偷去想念。

别离之后,你还会爱我吗?

无尽的黑夜囚禁了比翼鸟,无情的利剑斩断了连理枝。

科幻灵异推荐阅读 More+
诸神的黄昏

诸神的黄昏

撒冷
诸神的黄昏简介: ; 一个被苍天眷顾,然而却又被遗弃的人。 一个无比先进,然而却又充满束缚的世界。 在这个靠基因等级来决定未来的世界里,他只有返祖般的零级基因。 然而,这个在冰冷的野外星球中二十九天依旧不死的婴儿,用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宣示了他的可怕。 一个被称为无冕之王的奇怪游侠,以及比他更神秘而神奇的他的老师,一个永远面无表情的老太婆。 他们把他当作一生最得意的作品在锻造,不止是战胜一切的力量
科幻 连载 92万字
我的搭档是神探

我的搭档是神探

钱正好
我的搭档是神探简介: 这里不是重生的侦探世界,一桩桩离奇的命案却在反复上演,诡谲的密室和匪夷所思的不在场证明伫立在真相之前,掩盖住了一切不容于世的罪行。 立志成为神探的中二青年何礼遇到了佛系中年徐祯国,二人穿过重重迷雾,破解无数谜题,最终看见的却是一幕又一幕的人间悲剧。 罪恶里开不出娇艳欲滴的玫瑰,有的只是罪恶而已。
科幻 连载 9万字
漫威之别惹熊孩子

漫威之别惹熊孩子

蓬莱子
漫威之别惹熊孩子简介: 这是一个熊孩子穿越到漫威世界,带领超级英雄的后裔,拯救银河系的故事。 李梓雄通过卫星发出警告:“外星人,听着!远离地球,别惹熊孩子!” 此书中有漫威的超级英雄,也借鉴了科幻电影《环太平洋》、《阿凡达》、《独立日》、《X战警》等等科幻大片的元素。欢迎收藏!
科幻 连载 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