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喝葡萄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吕大鹏将第一次跟人兑换的银元,交给了母亲,让她替自己保管。但私底下还是有点惴惴不安:自
年改革开放,接着
年农村又分田到户,人们收入在节节攀升。
特别是八五,八六年这两年,有钱存银行的人越来越多了。
在某些大城市还出现了囤货的人群,所有商品销量都在猛增,人们怕商品涨价。
他所干的兑换银元及国库券的行为,其实还是属于灰色交易,见不得光的。若是有人举报,还是要受处分的。
关键的是这里是偏僻的矿区,没有这方面的法律意识。帮矿工们解决了燃眉之急,他们认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是两厢情愿的事。并不违法。
矿分局要管的事主要的是治安,其次是捉拿盗砂贼,其他这种小商贩的行为并不放在眼里。
前世的时候,黄垅矿就有一个广佬邱百昌,就是靠收购古币,跟矿工兑换国库券起家的。
后来在仁风镇开了一间豪华的花月酒楼,在饭甑山开设了
州市地区最早的花月楼农庄。
吕大鹏在仁风镇粮站附近也看见了装修豪华的花月酒楼。
一栋五层楼建筑,请了十多个身材高挑的年轻女子,穿着古式的旗袍,开衩到大腿根。
矿上干部及坪山上发财的万元户老板请客或者贿赂某人,都约在花月酒楼消费。
吕大鹏正是从邱百昌身上发现了这个年代最隐秘最容易暴富的一条发财捷径。
当然,在大城市这种交易从隐秘走向公开,也就是在不久的将来。吕大鹏记得很清楚,
年
月
日政府将开放国库券交易。
有人用买进卖出的价格,几分钟内赚上千元。
人家在债券市场呼风唤雨,我在穷山沟做做倒爷应该问题不大吧。
吕大鹏提醒自己以免以后在阴沟里翻船,自己做事还是低调点好。袁小芹门口那块牌是坚持不能再挂了。
很多事经过口口相传就能传播得很远。
此时的国库券分做一年期,二年期,三四年期的。最低一年期的,一百元国库券到期就有一百二十多元,利率绝对是高得离谱。
这个年代的人很少有投资意识,特别是这些拿月薪的工人,即使你告诉他这些国库券有利息,他也不会当一回事。
再说整个
州市地区,兑换到期国库券的银行只有指定的
市两家银行。为了兑换几百块钱国库券跑一趟百公里之外的
州市,他们感到烦琐而厌恶。
吕大鹏意外在仁风镇碰见了袁小芹、袁美丽姐妹。
“喂,你们今天不开店,还有空来逛墟市?”
墟市上人还很多,他看见她们两个沿着墟市边街道,一直在寻找什么。他喊住了她们。
袁小芹:“吕大鹏,我们想找个铺面。”
吕大鹏:“找铺面?不在白沙坑口开了,想搬来镇上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