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外的麦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没想到第一个举荐官员升迁的会是司马光,举荐升迁的还是范祖禹。

国朝官员如今的升迁,很大程度上还带着前朝的痕迹。

虽然科举完全正规了,改变了前朝那种依靠恩主做官的模式,可依然保留着举荐的模式。

政事堂的执宰,每年都可以举荐五人,当然,所举荐者都是有出身的,也只能在法度范围内升迁。

因为司马光献《通志》,赵曦是诚心诚意的赞扬了司马光专注于史的精神和能力……咱不能让《资治通鉴》这皇皇巨著因为自己而埋没不是。

所以,赵曦给予司马光修史各种方便。

当时司马光就点了刘攽和刘恕的名,并没有举荐升迁。

现在的范祖禹,算是司马光借修史而举荐升迁的第一人。

“范祖禹是孤儿,随其叔父范镇长大,范镇就是现礼部侍郎范景仁。”

“范祖禹在士林名声方正,也是吕诲叔女婿,嘉佑年进士。”

处处姻亲啊!

听着王中正的汇报,赵曦也是很无奈。

朝堂就这么大,重臣就这么多,历年的科考进士也是有数的。

说国朝榜下捉婿是商贾们热衷,朝堂臣工又何尝不是如此?

说国朝不是门阀世家的朝政,你看看这些成阶梯式的臣子,勾连无处不在。

感慨一下而已,该准的还得准。别说这范祖禹真不错,就是提拉不起来,有司马光的举荐,范镇的牌面,吕公著吕家的情面,这范祖禹升迁也得准了。

紧接着是王安石举荐吕惠卿由国子监教授就任太子中允,其实对于吕惠卿,有馆伴大理王的经历,已经具备这个升迁的资历。

只是政事堂相公们都标榜自己的品性,对于吕惠卿在馆伴段思廉时的一些小动作看不惯,就没人去举荐。

王安石回朝后,朝堂因科考有一阵忙乱,又赶上今年是官员轮换的大年。吕惠卿的升迁就搁下了,一直等到现在。

赵曦倒是也对吕惠卿另眼相看,只是他并不属于赵曦亲近,关键是赵曦有意把吕惠卿留给王安石。

所以,这时候擢升吕惠卿倒也顺理成章。

资历、成绩都在哪儿放着,没人能说出什么来。

有这两个开头,一个个举荐就接连不断的来了。

简明扼要的介绍,原就任各州府和朝廷衙门的评语,考中进士的时间,历年考评的结果,以及他们所做出的成绩,一项一项的罗列着。

这就是赵曦看到的。

说真的,习惯了后世的那种评价体系,赵曦还真看不明白这时候这些考评的依据。

说白了,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甚至考评的指标也让他觉得莫名其妙。说是考评,倒不如说是熬日月。

考课、磨堪、改官、举荐、差遣等等,看似是一套完善的流程,有一定的规矩和原则,在赵曦眼里却是处处漏洞。

所谓考评,涉及的内容只有年限、资历、出身、履历、业绩和过失。可业绩重点看是否有民乱,丁口增减等等这些属于啥也不干也没变化的指标,或者说不由人左右。

然后再说举荐,不论低层还是中阶官员的升迁,都必须有荐主。摆在台面上,是让荐主来承担举荐责任,背后里倒不如说是给卖官鬻爵一个好听的名头。

再看看王中正关于这些被举荐官员的汇报……赵曦就不单单是感慨了。

是,确实是,国朝没有门阀世家,可赵曦看来这样七拐八弯的关系,比纯粹的世家更可怕。

侍郎家的侄子是翰林学士的女婿,府尊家的女儿是相公的儿媳,御史是吏部的姻亲,户部跟枢密又是世交……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我在古代有座现代城

我在古代有座现代城

黑色墨汁
我在古代有座现代城简介: 沈城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玩的那款建设城市的游戏突然变成了现实。 自己拥有了一座现代化城市,同时还穿越到了古代。 从此以后,一些奇妙的变化就发生了。 某御史躲在角落暗戳戳的用手机给皇帝打小报告。 某朝堂大佬在网上用着‘爷傲灬奈我何’的网名到处撩骚。 某权臣沉迷游戏无法自拔。 某权阉因为网恋,被骗巨额家产。 ............
其它 完结 15万字
穿越在旧石器时代

穿越在旧石器时代

国宝功夫熊猫
穿越在旧石器时代简介: 一个探险者,驴友,野外生存专家穿越在距今1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 设置陷阱捕猎、编织渔网捕鱼、利用晒、煮法制盐、烧制陶器、种植五谷、圈养畜牧、......,创造文字、冶练青铜、建立旧石器时代最强大的军队、征服部落、建立帝国、创建文明。 发迹于清池川,崛起于伊洛河,攻略河洛,向东逐鹿中原,向西西进关中平原,向南将文明发展到长江流域,建立一个疆域远大于商周,拥有高度文明的
其它 连载 13万字
节度天下二

节度天下二

巨人肩膀上的...
节度天下二简介: 他甘心平凡,上天却让他不能平凡。 在这风云变幻的大地上,他将如何安然立世呢? ***** 再次开新书,四本完本VIP人品保证! 求推荐!求收藏!求点击! 感谢Q友羽墨泽友情制作封面。
其它 连载 1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