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这就是……仙界么? (第1/2页)
柒liu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清晨的卧龙岗上总会结上一层白霜,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都是如此,往往天才泛亮,早起砍柴的庄家农户们就已经收拾好工具出了门,结着伴朝着山岭上走去。
这座山的地势并不算高,是说从山脚到半山腰的路程,大都是平坦的缓坡,几十几百年下来,早已被踩出了一条宽阔结实的道路。
当然,平坦易达,自然也意味着砍不到什么好木料,道虽然是泥土道,却也被官府划到官道之中,道上两边栽种的槐柳青松是给行人遮阴避暑的,小小薅上一把都觉得缺德,自然不会有人朝着它们下手,因此想要砍些好柴火,就必须爬上山去,卧龙山上多得是百年大树,去多少人都砍不完的。
半坡上面有一处平地,还算开阔的一处地方,却是突兀起来一座二层的客栈——不仅如此,客栈的外观上也不比城里那些大客栈酒楼差到哪去,深红的雕漆,精巧的楼阁,门口还铺了一段不短的青石路径,无一不彰显客栈的资金充裕。
而事实并非如此。
这里的是辉煌过。
客栈卡在上坡中间的一处平坦空地,可以说是因地制宜,卧龙山脉横在了松州和京都之间,也算是咽喉之地,如果真要这么看,这坡道上唯一一处的平地,这座客栈大概可以算得上是交通要道上歇脚的黄金地段,不可谓不占据天时地利。
——事实也正是如此,这座名为“同福”的客栈在几年前还是卧龙岗上炙手可热的店铺,每天都来来往往无数的客人。可惜一年前的一次地龙翻身,卧龙山从中开裂,一条几十里长的峡谷歪歪扭扭,居然把京都和松州连了起来。
爬山和走平地该选哪个,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尤其卧龙岗上并不平坦,上上下下,一条道要翻来覆去好几个来回,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都选择去走平道,以至于曾经日进斗金的同福客栈,也渐渐变得门可罗雀,那客栈掌柜更是个奸商,一看客栈没了财路,又蒙又骗的把客栈高价转让给了一对远来经商的姐妹,自己拿着赚到的钱溜之大吉。
这姐妹二人傻傻经营半个月,住店吃饭的客人屈指可数,跑去打听这才知道山下还有一条双向直达的小路,妹妹听闻消息后一病不起,姐姐天天忙着跑去抓药看病,据说还是不治之症,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客栈才开了半月,就再次面临关门的境地,无不令人唏嘘感叹。
当然这和樵夫农民们无关。
客栈边上的井水旁,放着一排粗凳座椅,篷布搭了一个凉棚,这是给他们准备的歇脚处,旁边井水可以自己打上来,也是可以免费喝的,也是这两姐妹吩咐下来,给他们这些劳苦人准备的,许久没人收拾,不过也没什么事,从山上砍柴下来,没哪个还是干净的,几个农汉拾掇一下肩上的柴火,随便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
“刘老汉,我看你今天出力最少,去给兄弟们打碗水来。”
“中!小老弟你往边上稍稍,我先把柴禾放下。”
片刻之后,几人守着几堆柴禾,一人手里端了一碗凉水,看着外面逐渐亮起的天光,小口小口的啜着。
吸溜一口,打个寒颤,然后是一声长叹。
“这天,凉了啊——”
农民是说不出什么高大上的议论的。
他们关心的是天时、雨雪、收成,哦,还有过时而虚假的国事。
所谓国事,无非是道听途说拿来喝酒吹牛的过时新闻,或者是宛如童话故事一样的歌颂功德,当不得真。
几个人聊聊歇歇,话题也就转到了这座客栈之上,他们对经商也是两眼一黑,不过也知道原来那掌柜干的是李代桃僵的亏心事,每个人少不了骂上几句客栈原来的那个佟掌柜,然后呷上一口冰凉的井水,再打上几个寒颤。
而这时,旁边客栈的门“吱呀”一声开了。
一个小丫鬟蹦蹦跳跳的跑了出来,看到几个人坐在那边喝水,也不躲避,手里拎着一个木桶,清清脆脆的朝他们打了个招呼,然后朝着井边跑去。
“老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