澍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裴兰英想起了阿翁吩咐自己的话,脸色一红,嘟着小嘴点了点头,旋即她又转头欢快地对着大家说道:“兰英有事要先走一步,今日好酒好菜,各位尽欢,明日我们再行切磋。”

言罢她又瞅着无陵,“无陵哥哥,能否借你的宝剑一用?”

无陵淡然一笑,“姑娘请便。”

兰英便高兴地拿着无陵剑活蹦乱跳地随裴芾走向主厅。

正当此时,厅内已一曲终了,裴岩见时机甚好,便清了清嗓子,道:“各位,老夫有一孙女,名唤兰英,从小被我宠着,不爱红装却爱武艺,今日是老夫寿诞,我那小孙女愿奉上一段剑舞,为大家饮酒助兴。”他话音一落,众人纷纷增大了眼睛,翘首以待。

谢廷林则笑道:“廷林能有幸一睹裴小姐武艺,已是万般的荣幸!”

“是呀,是呀,早就听裴晖多次谈及他的妹子,今日能一见,也算偿了夙愿!”苏谭也急忙笑道。

正待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欢谈时,一身红衣劲装而面带轻纱的兰英已走至厅中。

众人无不被那娇小的身影所吸引,一时都止住了话语,亮着眸,认真地看着她。而沐箫和则一眼便认出了她手中那把无陵剑,唇角微微挂着一丝浅笑。

孰料这时,一个意外的声音响起,“本殿下愿为姑娘以曲助舞,权当我送给太傅的寿礼!”墨琤手执玉笛,走至前端,潇洒道。

裴岩心下惶恐,连忙起身一拜,“殿下盛情,老夫感激不尽!”。

萧墨琤倒只是瞅着台上的纤影,并不理会裴岩,他将玉笛至于嘴边,吁吁一声,清亮的笛声飘然而出,而伴随着悠扬的玉笛声,兰英脚步慢慢划开,长剑一挥,霎时,众人便见一只矫燕在厅中飞舞,裴兰英边舞剑便朝厅中诸人望去,一笑清和,先而优雅,进而速度加快,脚步轻盈,墨琤的笛声也随之加快节奏。她红衣舞动,轻纱半遮,时而飘若游云,时而矫若惊龙,柔中有刚,英气十足。

厅中男子见惯了柔美的舞女,哪里见过这般英姿飒爽的剑舞。遂一个个睁圆了眼睛,生怕一眨眼便错过了一瞬芳姿。就连一向淡漠的沐箫和也稍稍动容,然而裴兰英身上的活力与英气却唤起他记忆深处的一个小身影…….

那个执着坚强的小女孩,那个永远不懂温柔和礼数的小魔女,那个眨着明亮的眼睛扬头对他说“长大后我就嫁给你!”的小姑娘已经随十四年前的那场大火而香消玉殒,那个身影已经永远封存在嘉定六年……..

箫和心下微痛,轻闭双眼,喝下一杯烈酒,浊酒浇心,那股痛麻随着热酒传遍全身。

苏氏、谢氏和袁氏的子弟均是适婚男子,眼下见到裴兰英,都是各怀心思。

最后,裴兰英一箭平削下厅中一排烛火,双手奉起,单漆跪在厅中,清亮带着点稚气地说道:“英儿贺阿翁山水不老春长存!”

“好!”不知何人大赞一声,众人均被她高超的剑艺震撼到了,纷纷拍掌称赞。

“好!好!我的英儿真的长大了。”裴岩急忙走向厅中扶起她,而兰英则把剑交给侍女,拉下面纱,露出她俏丽的面庞,她跟着裴岩走向前去,向萧墨琤行礼。

“兰英谢殿下助曲!”裴兰英款款下拜,

“裴姑娘真不愧是将门之后,巾帼不让须眉,这一套剑法舞得清雅精湛,观之若梅花传香,仙子下凡哪!”墨琤一手拿着玉笛轻打着另一手,嘴角轻扬地说道。

“殿下过奖,.&#

;&#

;

u.&#

;兰英初次见殿下,便觉殿下身姿潇洒,果如传言中那般飘逸绝伦,听闻殿下爱听曲子却很少亲自弹琴吹笛,今日得殿下以笛助我,实乃兰英大幸!”兰英福了福身说道。

“哈哈,兰英有所不知,我的曲子只为佳人而作,兰英妹妹活泼可爱,本殿下甚为喜欢。”

兰英见他唤自己“妹子”,顿生亲近之感,倒也不介意他说话轻浮,笑道:“兰英觉着殿下着实爽快!”墨琤听了大有找到知音的高兴,更是哈哈大笑。

兰英这时也注意到了萧墨琤身旁的沐箫和,见他一派淡雅出尘,有种不可轻掠的风采,忽的面色微红,一向爽朗的兰英心中某处生出一丝柔软,欠身道:“兰英给沐世子请安。”

箫和淡然一笑,道:“裴姑娘英姿飒爽,箭艺出色,箫和佩服。”话虽如此,清淡的眸子却是看不出一丝情绪。

兰英福了福身,却是不敢看他,只是羞赧不已,遂回礼一番便轻轻退到裴岩身后。

不知为何,她觉得沐箫和身上有种不敢靠近的气息,她自知刚刚全场的男子都为她惊艳,唯独这位沐世子似乎并不为所动。裴府上上下下哪个不把她看做捧若至宝,即便远在京城的叔伯也年年给她送来珍贵的礼品。听惯了了夸奖和赞赏的裴兰英心下对沐箫和的冷淡有一丝温怒。

几巡酒后,夜色已深,宾客也渐渐散去,最后裴岩留下九皇子、沐箫和以及几位世家子弟过夜。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

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

煜煜吃鱼鱼
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简介: 我是正德小迷弟,我为正德洗洗地。朱寿大将军驾到,尔等速来见驾。一个明武宗开疆拓土的故事,带你认识不一样的朱厚照。
其它 完结 109万字
逆流伐清

逆流伐清

样样稀松
逆流伐清简介: 胡风南渡尽草偃,忠肝义胆王入滇。何惧转战千里路,只手欲擎半壁天。 穿越者朱永兴来到了风云飘摇的南明末世,在史书上所说清廷席卷天下大势已定的情形下,他的目光却越过了数百年的阻隔,深邃而沉痛。他看到的是禁海迁界、闭关锁国、焚书篡史、禁闭思想、愚昧落后、暴虐残忍…… 他已经别无选择,即便是逆流万里,千难万难,他也要去无悔奋斗。既是为反抗暴政、延续华夏,也是为免百多年后国人不忍卒读的屈辱
其它 连载 24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