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新书上传,求各种支持!

清楚荷花娘这一趟来就是为了;;和荷花之间的婚事,而且,在眼下这个时代,身为小辈的;;还没资格介入到这样的谈中,所以,在送完酸梅汤之后李安然就退了出来。

陶青竹离开之后,到李家来串门的人就压根没停过。特别是当村长和里正差点为了推销各自的女儿没吵起来后,但凡家里有适龄女儿的村民,都借着各种理由找上门打探消息。

最让李安然无语得是,其中还有几家明明没有适龄的女儿,最大的也不过才八岁,却依旧在上门之后话里话外地表示,可以将自家还没长大的女儿嫁到李家当童养媳。

面对这样的说法,李安然那叫一个哭笑不得。好嘛,人家童养媳是男方还是小孩子,女方却是要大上不小的才叫童养媳,结果到了;;这边却正好相反,成了;;帮人家养女儿了。

好在,这些人都有祖母云应付,否则,一想到;;被这些大婶们给包围起来可劲儿地推销各自的女儿,哪怕李安然已经强大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却也依旧被吓出一身白毛汗。

离开堂屋的李安然,知道里面那两个长辈估计得谈上一段时间。眼瞅着这离午饭时间也没多久了,正好趁机拿下了厨房的控制权,开始一个人在里面忙活了起来。

昨天吃了红烧鳝鱼、老坛酸菜鱼还有醉虾,检查了一下精神空间里的食材储备。打算今天换换口味的李安然,最终将目标放在了一条肥美的鳜鱼、体积硕大的河蚌。

四斤多重的鳜鱼去掉头之后,肥美的鱼身正好可以用来做道松鼠鳜鱼。而那些放在精神空间里湖水中养了一天的河蚌,则可以和刚刚村民送到家里的腊肉一起红炖。

至于汤的话,一扎长短的泥鳅和早上现做的豆腐一起,正好可以做道清汤版的泥鳅钻豆腐。再加上自家菜园子里种的时令菜蔬随便炒上两样,凑足四菜一汤,绝对的丰盛又美味。

就在李安然在厨房里忙活着的时候,堂屋里的李苏氏和荷花娘也已经结束了家常里短的客套,开始把话题转移到了两个孩子之间的事情上。

真要说起来。对于荷花这个孩子。李苏氏还是很满意得。虽说之前也觉得对方做为;;的孙媳妇儿有些不太配,但经过李安然潜在的引导之后,却也觉得知根知底更加重要。

毕竟自家现如今也就剩下;;和宝贝孙儿两人,如果找来的孙媳妇儿。家世方面是能配得上了。可万一其他方面有问题。那到最后;;吃不吃亏不要紧,可孙儿岂不是要跟着受罪。

而且,女方过于强势的话。更是容易让这个家闹出很多麻烦来。这一点,光是从菊花那刻薄而强势的祖母身上就能看得出来,李苏氏可不希望将来李家将来的后辈也有这样祖母。

只不过,也恰恰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李苏氏对将荷花娶进门做孙媳妇的事情还是有些顾虑。毕竟,对方那奇葩的祖母可是还活的好好得,天知道将来会不会对;;的宝贝孙儿造成影响。

哪怕这年头有着“嫁出去的媳妇儿泼出去的水”的说法,但以对方平日里的种种行为和习惯,李苏氏几乎可以肯定,真要是把荷花给娶进了家门,对方那刻薄而强势的祖母肯定会搞出很多事情来。

想到这里,在面对荷花娘那话里话外的一番试探后,李苏氏沉吟了一下,直接坦诚地说道:“荷花娘,说起来我这老婆子平日里也没少受你家的照顾。荷花那丫头与霄儿之间也算得上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对他们两人之间的婚事,我这个当祖母的原本也应该是高兴还来不及。可是你也知道,我们李家现如今也就剩下我和霄儿两人相依为命,好不容易有了盼头自然是看得很紧。”

“以你我之间的关系,有些话我这个当长辈的也就厚着脸皮说明了。对于荷花嫁到我们李家的事情,老婆子我确实很欢喜,但前提是,我那大妹子她……”

李苏氏的这番话虽然并没有说完,但坐在下首位子上的荷花娘却是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其;

à

被自家婆婆指派着找上门时,荷花娘其实就已经对这种;

à

有了一定的预料。没办法,谁让自家的婆婆在整个双泉村,不对,应该是在十里八乡之中;

à

是太过有名了。

就拿大女儿兰花来说吧,这长相和身段也是不差,小小的年纪就帮着;;操持这个家,这么些年下来,不光是性格温柔贤惠,而且厨艺、女红、杂务也是样样精通。

可到头来,却很少有人上门说亲。最后还是费了不少的功夫才找到了一个婆家。可就算是这样,对方除了彩礼方面还算不错外,其它方面的条件,也绝对说得上是委屈;;的大女儿兰花了。

在这一次上门之前,荷花娘除了想给;;的二女儿寻个好姻缘外,同时也有着是不是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帮着把;;大女儿的婚事也给动一动。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

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

煜煜吃鱼鱼
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简介: 我是正德小迷弟,我为正德洗洗地。朱寿大将军驾到,尔等速来见驾。一个明武宗开疆拓土的故事,带你认识不一样的朱厚照。
其它 完结 109万字
逆流伐清

逆流伐清

样样稀松
逆流伐清简介: 胡风南渡尽草偃,忠肝义胆王入滇。何惧转战千里路,只手欲擎半壁天。 穿越者朱永兴来到了风云飘摇的南明末世,在史书上所说清廷席卷天下大势已定的情形下,他的目光却越过了数百年的阻隔,深邃而沉痛。他看到的是禁海迁界、闭关锁国、焚书篡史、禁闭思想、愚昧落后、暴虐残忍…… 他已经别无选择,即便是逆流万里,千难万难,他也要去无悔奋斗。既是为反抗暴政、延续华夏,也是为免百多年后国人不忍卒读的屈辱
其它 连载 24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