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由于快递的原因,本书更名的时间会有所推后,预计正常的话今天就可以正式更名为了。届时发现找不到书的情况,还请不要惊讶。最关键得,是不要忘记订阅啊,亲们!

……

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对于现代时空来说,大唐时空里的年味则要重上了很多。

眼瞅着离新年越来越近,都不用李安然吩咐,身为管家的王有德就已经开始指挥着下人,为过大年做起了准备工作。

唐时还没有贴春联的习俗,往往是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个名字,挂于门首,称为“仙木”或“桃符”。

传说神荼、郁垒乃兄弟,“性能执鬼”,居桃树下。五代时,后蜀孟昶于桃符上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是第一副春联。以后“桃符”成为春联的别名。

其实在贞观时期还没有春节的说法,按照大唐当时的节日传统,是将每年最后一天和每年的第一天分开。年末叫做除岁、年初则叫做元旦。

除夕之前,人们尽量往家赶,以求与亲人团聚。除夕夜全家团聚欢宴,喝驱寒去湿的花椒酒,即把花椒放于盘中,饮酒时撮一点放入杯中。宴后全家人围坐火盆到天明,称为“守岁”。

杜甫曾有诗云:“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董思恭诗云:“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储光羲诗曰:“阖门守初夜,燎火到清晨。”写的就是欢宴和守岁的情景。

除夕还有一种驱除瘟疫的迷信仪式,称为“傩”(,音若挪)或“大傩”。这是从远古传下来的活动,而在中就有“乡人傩”的记载。

唐人于此日选男童,戴可怖的面具,着红黑衣裤,击鼓舞蹈以驱鬼。领舞者称“方相氏”,伴舞者称“侲子”,另有执事十二人。唐诗中的“傩声方去疫”(姚合)。“更为乡傩羡小儿”(徐铉),即说的是这类活动。

而大唐的皇家在此日则要举行规模盛大的“大傩”仪式,人数达五百多人。沈佺期诗云:“殿上灯人争烈火,宫中侲子乱驱妖”。而王建则有更详细的描写:“金吾除夜进傩名,画裤朱衣四队行。院院烧灯如白日,沉香火底坐吹笙。”

与后世过年同样得是,在除夕的晚上,全家老少要聚在一起吃喝玩乐不睡觉,这就是一直流传至今的“守岁”风俗。

唐朝人喜欢大家族聚居,如果有辈分高的老人在。那么不但老人的直系儿孙。可能连已经成家的弟弟、侄儿、出嫁的妹妹、外甥都聚在一起团圆守岁。在唐代的风俗之中。长者要后饮,而最后饮者被称之为“蓝尾”。

子时一到,辞旧迎新。“守岁”人们纷纷起身,晚辈给长辈行礼。奴仆给主人叩头,大家要说拜年吉祥话。而男性则以双膝跪倒叩头为主,叩头时间、次数、身体姿态取决于行礼双方的身份地位。

女性正式礼节叫“肃拜”,初唐时“肃拜”是先双膝跪地,然后在胸前抱拳拱手或者合什,身体和头部也跟着微向前低伏一下,动作幅度不大。武周后,唐妇女“肃拜”礼比以前更简便,不用跪地。站着往前弯腰一拱手就行。

等到了第二天,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俗称为元日。唐朝人特喜交际、爱热闹,正月初一长安城里家家户户都设着酒宴,邻居们相互拜年。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走到谁家吃到谁家。这还有个专门的名目,叫“传座”。

元旦之后不久就是“立春”,此日要吃“五辛盘”又叫“春盘”,是由五种有辛辣气味的蔬菜拼成,以发散五脏中的陈气。此外还有胶牙饧,柏叶酒,屠苏酒也是传统的食品和饮料。

在立春之日唐人还有佩戴彩绸剪成的燕子和在门上贴短语的习俗,称为“宜春字”。而腹中有些文采的人,则会写上一首诗贴在门楣上,寓意和后世的春联是一样一样的。

对于王有德王老管家介绍的这些个习惯与传统,李安然并没有半点的不耐烦。相反,这种带着浓厚历史与人文气息的传统,越听越觉得有意思。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抗联薪火传

抗联薪火传

老哲
抗联薪火传简介: 是谁在漫漫寒夜中点燃了一枚火种,在十四年间虽然有时大火燎天有时只是火星点点,可是火种未断永远相传! 是哪支部队以四万没有支援没有补给的武装在白山黑水间与几十万日本侵略者缠斗,最后只剩下区区几百人? 有一种精神叫不屈,有一支队伍叫抗联! 别人都叫他雷小六,他从十六岁加入抗联,当抗战胜利他已人到中年,可是已经没有人知道管他叫雷小六了,因为知道这个名字的人都已魂系白山黑水间。 抗战老
其它 完结 629万字
北朝汉月

北朝汉月

元祀
北朝汉月简介: 为什么要写北魏,因为我自己有一个观点:南朝承汉晋,北魏开隋唐。而按照西方史观,大汉与大唐,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 就连北魏末年攻下洛阳的陈庆之,逃回南方之后,也感慨于北方人文之盛,说“吾始以为大江以北皆戎狄之乡,比至洛阳,乃知衣冠人物尽在中原,非江东所及也”,而当时,北方屡遭大乱,南方的梁朝正处于南朝四代中的文化极盛时期。 我觉得,这样一个朝代,是值得尊敬的。尤其是孝
其它 连载 71万字
烽火江山情

烽火江山情

斯莫龙
烽火江山情简介: 一场意外,让周廷琰重生在了民国,这一年也是中原大战时期,这场大战也彻底的改变了他本想安逸的过着少爷的生活。 本书以真实人物与战争场地为背景改编,讲述抗战的十四年内,发生在皖南一带的故事。
其它 完结 21万字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

风口上的珠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简介: 李源穿越到影视融合世界,以军艺退校生的身份前往702装甲步兵团报道。 别人都是在操场上挥撒汗水才能慢慢成长,李源只需要写写歌,当一名文化搬运工就能变强。 高城:“钢七连是702装甲步兵团王牌连队,请到我们钢七连来吧!” 李源:“你有什么能教我的吗?不去。” 袁郞:“老A是真正的王牌特种部队,能进入老A的全都是真正的兵王,到我们老A来吧。” 李源:“你们那么弱还叫兵
其它 连载 8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