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北朝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天到商部衙门正式上班,自然是不能迟到的。依旧是很早就起床,依旧是先做完晨练。这次老赵没给大门上锁,到不是说老赵偷懒,不防备飞贼来挑鼻儿拨插了,老赵不知道是压根没睡啊,还是起得早啊,张泽羽出来的时候,他正穿戴整齐地挑着个灯笼在大门口候着呢。

还没等老赵先说话,张泽羽先问了一句,“呃?老赵,起的挺早啊。”

老赵低着头,低声回了一句“老爷,小人恭候老爷上值。”

“专门等的我啊?不用了,我一个人去就可以了。诶~~,这灯笼挺漂亮的。”说完,张泽羽仔细打量了一下老赵手里的灯笼。

这灯笼大概

厘米高,

厘米左右见方,看材质应该是红木的。灯笼的四面都用花边镶嵌着一块玻璃,每面花边都有个扇形的小花窗,分别雕有“平安吉庆”四个字,灯笼中间此刻正燃着一根大蜡烛,烛光透过玻璃照出去很远。(实物照片详见本书同名百丵度帖丵吧,这里笔者得稍微说一下,书中所描述的很多物品和地点,笔者都尽量按照当时实物来描述。例如,楔子郭瑞满的回忆章节中所述的盛京定更钟,第一章中将军府的大门和开道牌,第四章中张左邻的马队营营部,第六章中的外务部“中外禔福”匾额和第十八章中的那个颇为新潮的公文包,都是按照实物照片描述的。对这些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本书同名贴丵吧中查看作品相关的一些资料。)

张泽羽从小到大就没玩过这东西,看着感觉新鲜。虽说没有夜盲症,就算是不打灯笼、手电走夜路也没问题,可好奇心上来了,张泽羽管老赵要过了灯笼,就像小孩子得到了新玩具一样,高高兴兴地提着灯笼出了门。

站在门口看着张泽羽远去的背影,老赵把双手对插在袖子里垂于腹部,咂了一下嘴,无奈的摇了摇头,心中暗想:咱家老爷到底还是年轻啊,太轻浮了。该给老爷置办一顶轿子,雇上一两个长随了。不然哪像个五品命官啊。天下多少读书人终其一生,也没谋上个一官半职的。就算是考中了,多少人一辈子被挡在了五品这个台阶下面。旗人和武将等蒙荫得来的官职不说,汉人文官在老爷这个岁数就官拜五品的,在本朝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了。要知道五品官是官员中的第二道难跨越的门槛。多少官员谨小慎微兢兢业业,到了退休的年龄没犯过大错,才能给个五品的荣誉称号(奉政大夫)退休。自家这位老爷上来就能当上个实授肥缺的五品京官,起点不可谓不高,前途不可谓不宽广,将来入阁拜相(清朝没有丞相,军机处一把手就相当于丞相了,类似明朝的内阁首辅。)那也是很有可能的。可是老爷总是这么不稳重的话,这仕途可就不那么光明了,起点再高也是白搭。挺好的底子要是因为这举止端庄问题给影响了,就太可惜了。老赵下定决心,等下午老爷回来之后,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劝一劝老爷,哪怕老爷不高兴自己也要说。

随着灯笼的光亮渐行渐远逐渐消失,老赵刚要转身关大门,没想到张泽羽又回来了。

没等张泽羽走回大门口,老赵快步上前迎了过去,“不知老爷还有什么吩咐?”

张泽羽先是咬了一下嘴唇,略带羞涩的问“老赵啊,有个事想问问你。”

“老爷请讲。”老赵弯腰低头,候着张泽羽的问题。

“这个,你知道商部在哪办公不?”

老赵一听,先是愣了,脑袋里一片空白,因为他没想到张泽羽能问出这么一个有创意的问题,等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之后,他差点气咳嗽了,他咽了一口气下去之后才回答说,“回老爷,商部衙门在北沟沿祖家街(书中暗表,就是今天的北沟沿胡同)”

“北沟沿?在端王府附近?”后世张泽羽去过北沟沿,但是不太熟悉,只知道端王府在北沟沿。

“回老爷话,就在原来的端王府。”

“哦。原来商部衙门在那,谢谢你了老赵,你赶紧回去接着睡会吧,天亮了之后别忘了雇学徒的事就行,我上值去了。”说完,张泽羽转身,提着灯笼又兴高采烈地踮儿了。

老赵一看,眉头皱到了一起,心里暗想,咋看都像个小孩呢?

老赵在这边“愁死我了”咱暂且不管,继续说张泽羽继续提着他的新玩具在马路边上得色。

从他家北沟沿胡同到到商部衙门所在的北河沿胡同的直线距离大概是两公里半,实际走起来呢,要先顺着朝阳门内大街向东走,到了孚王府之后,顺着朝阳门南小街向北走一段就到了,中间正好拐了一个直角弯。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比例大概接近于

:

:

的样子,学过勾股定理的同学都猜出来张泽羽的步行距离有多远了吧?也就三公里半左右。可没想到就这么三公里半的的路上,张泽羽还碰上麻烦事儿了。这事还不小,要打官司的话,那可是人命官司了。

到底是怎么个事儿呢?

话说张泽宇正跟个快乐的小

似的,提着他的新玩具,清末平安吉庆玻璃窗绣狮四足红木雕花方灯笼(不是作者故意凑字,这物件在古玩界的叫法就是这样)在街上不紧不慢的向前走着,一边走,一边玩这个灯笼。大家都知道,就算是他走的再稳,这灯笼也是会随着他的步伐会左右摇晃的,区别只是摇晃的幅度大小的问题。那么张泽宇是怎么玩这灯笼的呢?说出来大家可能会感觉他有点

:他抡灯笼玩。

大家都记得上学的时候学校大扫除时候的情景吧。一般情况是这样的,女生扫地、拖地、擦玻璃,男生打水、倒垃圾、清扫操场上自己班级分担区。男生们打水的时候,经常喜欢把水桶抡起来。有横着抡的也有竖着抡的。相对来说,横着抡比较简单,只要人也一起转圈,水桶里的水就不会洒出来。竖着抡相对来说要困难一些,因为横着抡还可以俩手拎着,竖着抡只能用一只手,这对臂力有一定要求,同时呢,也对这水桶的坚韧程度有要求。

张泽宇最开始就是横着抡这灯笼的,转了几圈之后,发现蜡烛没灭,好玩是挺好玩的,可就是不那么过瘾,他就想竖着抡一下。前边说过了,竖着抡不光考验臂力,更考验的是要抡的这东西的坚韧程度。

大概走到东四十条和东四北大街这个十字路口的时候,他的试验失败了。

不但失败了,而且还惹祸了。怎么着了呢,他这灯笼杆劈裂了,灯笼就像似颗流星一样飞了出去。说来也巧,这时候正好从这十字路口的南边来了一顶轿子,顺着东四被大姐向北走。飞出去这灯笼不偏不倚的砸进轿子。为什么说咋进轿子里,而不是咋中轿子呢?因为这灯笼正好顺着轿窗飞了进去。时值冬天,这时候出来的轿子都是暖轿,轿窗上是有棉帘的。正常来说棉帘是应该在里边系着的。可今天轿子里的暖炉太热了,轿子里这位把轿帘解开了,就让这棉帘在这自然的垂搭着。

飞火流星一样的灯笼就这么进了轿子砸在了轿子里这位的大腿上了。轿子里这位也没看清楚飞进来的是个什么物件,只见一团火光飞了进来,误以为是炸弹,本能反应喊了一句:“抓炸弹啊!”他也不在轿子里坐着了,没管轿子停没停下来,直接就从轿子里跳出来了。

轿子里这位除了轿夫,还带了两个长随和两个保镖。他从轿子里这么一跳出来,俩保镖是都听明白他那句“抓炸弹啊”是什么意思了,马上就把短刀从身上掏出来了。可俩长随反应就没那么快了,想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是有人扔炸弹,自己家老爷让抓刺客。什么?炸弹?想到这俩长随才才想起要躲,其中一个转身或许明白炸弹怎么躲,直接就趴地上了,另外一个转身想跑,正好撞到俩保镖中的一个人怀里。前边咱说了,俩保镖已经把短刀掏出来,这短刀正好扎进这个长随的肚子上。

一看扎到人了,而且还是自己人,这保镖下意识的向后躲,这下坏了,他又把插进那长随肚子里的短刀给拔出来了。

刀这一拔出来,伤者八成是没救了。张泽宇刚要喊别拔,可是已经晚了。

张泽宇灯笼杆也不要了连忙跑过去,口中解释着:“误会,误会,不是炸弹,是灯笼。”

经他这一说,从轿子上跳下来这位愣住了,看了看张泽宇,和自己一样的正五品官服,他放心了不少,看来是场虚惊,刺客行刺不会穿套官服来行刺吧,这就跟跑一百一十米栏不会穿双人字拖一样。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散养大乾

散养大乾

香榭路双刀王
散养大乾简介: 21世纪精英人士魂穿古代成了乾朝河间王之子方阿狗,便宜老子是开国皇帝救命恩人,可惜太不低调,被安排了。漂亮小媳妇是南州豪族曹家长房千金,可惜曹家意图谋反,被安排了。 洞房花烛夜刚过,生活还得继续。 方阿狗望着狼藉不堪的方家,哀嚎道:开局给条狗也是好的啊.....
其它 连载 8万字
我在南宋搞事情

我在南宋搞事情

曲三宵
我在南宋搞事情简介: 咸淳七年,陨石天降长江以北二十余城,民舍山石皆穿,人物值之多毙,后丧尸疫起,肆虐华夏。时值攻打襄阳的蒙军损失惨重,残余退回漠北,来自游牧民族的威胁无限期消失。 天降的穿越者,自带领导力光环,在南宋灾变世界招兵买马,为世界新格局展开部署!
其它 连载 52万字
超级兵工帝国

超级兵工帝国

龙魂在华夏
超级兵工帝国简介:
其它 连载 10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