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折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一篇,说与《帝师》有关,也无关;但若说无关,却又有极大关系。
南京大学,眉毛的母校。而这一首校歌,是入校最初的感动。
《帝师》的动笔创作,是在学业的间隙开始的。
歌词末几句,确实地符合着青梵、符合着《帝师》心情。
便为这两个理由,应该发出这一篇。
============================
【《南京大学校歌·笺释》:献给所有新同学】
【以下文字转载自
讨论区】
【原文由所发表】
《南京大学校歌》由江谦先生作词,李叔同先生谱曲。文辞华美、格调高远、涵咏深邃,曲调绵长幽远,为我南京大学深厚文化积淀的写照。今由我校历史系一同学撰写笺释,以期阐发校歌所蕴含之大义,然难免固陋,亦难免错误,谨供初入南大学友作简单了解之一助。
年
月
日·教师节
**********************************************
《南京大学校歌》笺释
【原文】大哉一诚天下动,
【笺注】
《中庸》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着,着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释解】
大哉,圣人之道,以诚为根本,至诚之心可动天下。
【原文】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
【笺注】
《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中庸》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释解】
达乎天下之大道者有五:父子、夫妇云云。而在寻常生活中身体力行者,无外乎“仁”、“知(智)”、“勇”三端。如宝鼎之三足,合而为德。所谓“庸行之德、庸言之谨”,达道、达德,知、行合一是也。
【原文】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
【笺注】
《史记·孔子世家》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
【释解】
孔子为我中华万代师表,千圣所托体,为儒者宗,号曰“大成至圣”。
【原文】下开万代旁万方兮,一趋兮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