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折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一篇,说与《帝师》有关,也无关;但若说无关,却又有极大关系。

南京大学,眉毛的母校。而这一首校歌,是入校最初的感动。

《帝师》的动笔创作,是在学业的间隙开始的。

歌词末几句,确实地符合着青梵、符合着《帝师》心情。

便为这两个理由,应该发出这一篇。

============================

【《南京大学校歌·笺释》:献给所有新同学】

【以下文字转载自

讨论区】

【原文由所发表】

《南京大学校歌》由江谦先生作词,李叔同先生谱曲。文辞华美、格调高远、涵咏深邃,曲调绵长幽远,为我南京大学深厚文化积淀的写照。今由我校历史系一同学撰写笺释,以期阐发校歌所蕴含之大义,然难免固陋,亦难免错误,谨供初入南大学友作简单了解之一助。

日·教师节

**********************************************

《南京大学校歌》笺释

【原文】大哉一诚天下动,

【笺注】

《中庸》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着,着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释解】

大哉,圣人之道,以诚为根本,至诚之心可动天下。

【原文】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

【笺注】

《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中庸》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释解】

达乎天下之大道者有五:父子、夫妇云云。而在寻常生活中身体力行者,无外乎“仁”、“知(智)”、“勇”三端。如宝鼎之三足,合而为德。所谓“庸行之德、庸言之谨”,达道、达德,知、行合一是也。

【原文】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

【笺注】

《史记·孔子世家》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

【释解】

孔子为我中华万代师表,千圣所托体,为儒者宗,号曰“大成至圣”。

【原文】下开万代旁万方兮,一趋兮同。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抗联薪火传

抗联薪火传

老哲
抗联薪火传简介: 是谁在漫漫寒夜中点燃了一枚火种,在十四年间虽然有时大火燎天有时只是火星点点,可是火种未断永远相传! 是哪支部队以四万没有支援没有补给的武装在白山黑水间与几十万日本侵略者缠斗,最后只剩下区区几百人? 有一种精神叫不屈,有一支队伍叫抗联! 别人都叫他雷小六,他从十六岁加入抗联,当抗战胜利他已人到中年,可是已经没有人知道管他叫雷小六了,因为知道这个名字的人都已魂系白山黑水间。 抗战老
其它 完结 629万字
北朝汉月

北朝汉月

元祀
北朝汉月简介: 为什么要写北魏,因为我自己有一个观点:南朝承汉晋,北魏开隋唐。而按照西方史观,大汉与大唐,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 就连北魏末年攻下洛阳的陈庆之,逃回南方之后,也感慨于北方人文之盛,说“吾始以为大江以北皆戎狄之乡,比至洛阳,乃知衣冠人物尽在中原,非江东所及也”,而当时,北方屡遭大乱,南方的梁朝正处于南朝四代中的文化极盛时期。 我觉得,这样一个朝代,是值得尊敬的。尤其是孝
其它 连载 71万字
烽火江山情

烽火江山情

斯莫龙
烽火江山情简介: 一场意外,让周廷琰重生在了民国,这一年也是中原大战时期,这场大战也彻底的改变了他本想安逸的过着少爷的生活。 本书以真实人物与战争场地为背景改编,讲述抗战的十四年内,发生在皖南一带的故事。
其它 完结 21万字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

风口上的珠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简介: 李源穿越到影视融合世界,以军艺退校生的身份前往702装甲步兵团报道。 别人都是在操场上挥撒汗水才能慢慢成长,李源只需要写写歌,当一名文化搬运工就能变强。 高城:“钢七连是702装甲步兵团王牌连队,请到我们钢七连来吧!” 李源:“你有什么能教我的吗?不去。” 袁郞:“老A是真正的王牌特种部队,能进入老A的全都是真正的兵王,到我们老A来吧。” 李源:“你们那么弱还叫兵
其它 连载 8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