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折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像是突然升起的兴趣,战事结束后的盘点。
年
月
日,《帝师》第四卷下卷第三十六章,《芳华易损》发出。
年
月
日,第四卷下卷第四十一章,《辟乱昔时路》发出。
年
月
日,第四十五章《愤英雄怒》发出,《帝师》第四卷全部完成。
从《芳华易损》到《愤英雄怒》,七个月,十章,
万字。
统计,数据,数字,直观的反应,让自己都由衷感叹:一场战争,仅仅是一场战争而已,竟能砸下偌许多时间,耗费偌许多笔墨,付出偌许多心思。
当然,东炎北洛,真正最后大战,战争确实的发动、北洛大军正式由国中开拔前线,应当从四十一章《辟乱昔时路》计算。但,风司冥为妻子复仇的那场历时四个月的战争,从整体战略来看,理当也归属在最终的炎洛大战。
因为,这并不是一场简单的战争——大陆两强的命运由此走向最终结局,不是偶然的结果。尤其,对于北洛,这绝不仅仅是缘起于草原一时天灾的战事爆发,而是经过了多年周密的准备筹谋。
而所谓盘点,事实上,真正值得整理的也就在这里——筹谋,计划,准备。
《孙子》开篇首以《计篇》论庙算,第二篇《作战》述用兵之利害,第三篇《谋攻》则点明谋攻用兵之道与知己知彼之要。就内容,此三篇皆是阐明用兵法则规律,从战略高度的提纲挈领,与后面《火攻》、《用间》等更近于实战战术的篇章颇有差异。而以其至理精要,历来为兵家学者所重。而在我看来,“庙算”也好,“兵者诡道”也好,“因粮于敌,贵胜不贵久”也好,“不战而屈人之兵,上兵伐谋”也好,统而归之,都是要求清楚地了解战争的利害,看明敌我形势,掌握彼此的信息,为战事做充足的准备,并在战前便首先制定完整周密的作战计划——兵家之圣所言“慎战”,其实是要求真正将战争放到国家命运生死存亡的高度,郑重待之,对战场整体把握,而契合《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基本原则。生长在和平年代,只能通过微薄的历史、文学、现代军事科普知识去假象曾经的冷兵器战场,挂一漏万乃是必然。虽有些东西都算是公理常识,一旦顾及,才知内中辛苦。而为炎洛这一场大战,自数月前开始伏笔埋线,仔细回想,做的,其实多半便是这一个“预”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