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折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对于《帝师》,这是一个不能不说的话题。
不仅仅因为,将领,是主角风司冥第一个立得起来的身份。
或许,说到朝廷、政治,就不能不提到军队,说到国家和统一,则更离不开战争和主持战争第一线的将领。所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军队作为至高君主手中最坚强有力的一支力量,作用当然是无可忽视。在一个诸国林立列强争霸的环境和时代,又以其中一国的朝堂作为最基本的舞台,想要不说军事,不说将帅,实在是很不现实,也很不符合逻辑的。
即使对战场厮杀的本身并不存在多少好感,甚至有排斥厌恶,但所谓“出将入相”,对于想要充分铺展开描写的朝堂,头脑中其实早有这样人们早已惯定了的次序,结果笔锋不受感情本身的转向,也是非常自然的。
又或许,说到将帅,大肆宣扬主角配角们各自的军事才华,根本只在于,在这一部以塑造人物尤其是理想人物的虚构世界,对“文武兼资”的完美的人的理想和追求。
所以要写,当然要写——写军争,写战略筹谋,写将官兵士,尤其是写主导战场的最高统帅。
虽然,这些人物,将领,仅仅是他们多种身份中的一种。但除了柳青梵外,可以说,《帝师》里面所有在战场上出现的人物,军人,始终是他们所有身份当中最重要的一种。
军人——其实总觉得,那些应征入伍集结、构成一国大军主体的普通士兵,并不适合称之为真正的“军人”。这与爱国、忠诚、勇敢、善战等等无关,因为更愿意将他们看成在国家有需要时接受了朝廷政府的召唤,肩负了重要而特殊的使命、为国家出力的普通百姓:他们想法应该最直接,战场上的各种反应也最单纯,他们肩负国家赋予的重任,承担自己对于国家的义务,但绝不以杀戮、以征战为职业。如果换一种更简单一些的说法,至少在我的认识里,军人,绝不等同于军队里面的士兵。军人,应该有一种特殊的理想,有对自己之于国家的角色、对自己肩负的使命职责的清醒认识,对战争本质和国家命运前途理性的思考和把握。
从这个角度来说,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具有真正军人的素质。而将帅,则应当是军人当中的精英。
很爱看《三国演义》。很喜欢很喜欢,小说也好,电视剧也好,尤其是赤壁鏖兵的一段。其中“草船借箭”一回,虽是小说家言的虚构,但作为文字章节,实在精彩漂亮,而且关于将帅之道,说得极其透彻。小说中诸葛亮言:“为将者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这是对为将者好坏优劣的评价,但也点明了作为一个真正将领必须具备的素质。电视剧(央视八十三集版)里演绎得更清楚——
孔明问鲁肃:何为将帅?
鲁肃答曰:统兵、陷阵、征讨、封疆耳。
孔明道:此其一也。将帅乃道也,非勇悍之武夫所能通晓。平庸之将所着重者,乃兵力多寡勇猛如何,此类比比皆是不足挂齿。高明之统帅,不仅要知己知彼,善用兵将,还要观天时,明地利,懂人生。料事如神,熟读兵法,统帅万军,游戏自如。然此亦未明将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