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折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说到了师,自然就要说师的本职,也就是教育。

教育,当然,是人的教育。而且这里限定在单个的、个人的教育上。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且不说追求什么“万世师表”,单是能教导出一个真正的“人”来,就是为师的成功——而《帝师》里面,青梵的“任务”,或者确切来说应该是目标,就是培养出一个好好的皇帝,好好的风司冥。

之前已经说了对“师”的特殊情感,修齐治平立德立功,得天下英才教育之的快慰。这是非常诚实的,没有夸张也不做任何虚伪修饰的真实心理。不过,也许这更是对“帝师”的特殊推崇,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师者。但是,就算是去掉了“帝师”的“帝”字,任何教导、成就人,堪称为“师者”的言行,在心中也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地位;教育、培养、成就他人或是后辈的能力,也被视为一个人最高的能力和品德之一。曾经听过这样一种说法:“一个男人的成功,不应该仅仅在于他事业上取得的成绩,更应该看他是不是能将小孩培养成能独当一面的男子汉”。深以为然。作为完美的理想人物,青梵当然被赋予了自己所知道所认为的最好的一切能力和品质,这其中自然是要包括为人师长、善于教人的能力的。

那么,青梵真正的教育方法和教导能力如何呢?许多读者评价,青梵的教育别具一格;许多读者议论,眉毛的心思别树一帜;许多读者好奇,眉毛自己是不是就是老师;很多读者带着怀疑地肯定,眉毛一定学过教育心理学。

每次到这里,都情不自禁要得意地大笑三声——当然,青梵的教育方式、眉毛的教人方法当然应该不一样:投射了太多个人经历个人理想,充满了眉毛个人色彩的教育模式,怎么会和普通的情况相同?何况,因为把风司冥真正当成自家小孩子那样怜惜和疼爱着,“将心比心”、“感同身受”这些词语,总是在自觉不自觉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青梵带领着风司冥一点点认知这万丈红尘、大千世界时,总能够在师与弟子的相处间找到自己微笑的留影。

先说《庄子》。

《庄子》是青梵对风司冥教导的起点,也是《帝师》全文“人”的教育的开始。

前面说过,“逍遥”。一篇《逍遥游》寄托了青梵多少自知不自知的梦想追求,不过,开篇说《庄子》,并不是要让青梵格外体会这些。开篇说《庄子》,理由其实很单纯:这些故事,真的很神奇,很有趣。

还记得小时候读《庄子》,纯粹当成故事书看。九万里鹏程,八百岁彭祖,观鱼知乐,晓梦迷蝶,蜗角上争斗,云天外宗师……所谓汪洋肆意,俯仰捭阖,目光所及,从天地到芥子,视线之内,人情百态到草木虫鱼,便不说内中还有多少寓意,光是看着这些故事本身,也不能不赞叹想象神奇,无所不至。

而想象力,正是一切创造之根源,正是一切尚未被磨灭了真性真情的孩童必然拥有的天赋奇才。

所以借着《庄子》,青梵轻轻松松送给还是孩子的风司冥一个无尽奇幻的广阔天地:一个可以极细致,也可以极笼统观察的世界,一个充满了生机和寓言,任由他遨游的自在世界。

而《庄子》背后,那一种物化逍遥,无忧自在的人生智慧,则会随着孩子年纪的增长阅历的加深,慢慢展现出那种真正使人宠辱不惊、对一切艰难挫折保持从容淡定的力量——数千年来,多少士人将《庄子》作为逆境中的精神支柱,最后的心灵家园,正是因为这一股力量,支撑了我柔韧而坚强的文化的主干始终挺拔。对于风司冥那样一个注定一生面对无数艰难苦困的孩子,恬淡、通达、内心逍遥的梦想,或许是《庄子》可以给他的最珍贵的东西。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

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

煜煜吃鱼鱼
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简介: 我是正德小迷弟,我为正德洗洗地。朱寿大将军驾到,尔等速来见驾。一个明武宗开疆拓土的故事,带你认识不一样的朱厚照。
其它 完结 109万字
逆流伐清

逆流伐清

样样稀松
逆流伐清简介: 胡风南渡尽草偃,忠肝义胆王入滇。何惧转战千里路,只手欲擎半壁天。 穿越者朱永兴来到了风云飘摇的南明末世,在史书上所说清廷席卷天下大势已定的情形下,他的目光却越过了数百年的阻隔,深邃而沉痛。他看到的是禁海迁界、闭关锁国、焚书篡史、禁闭思想、愚昧落后、暴虐残忍…… 他已经别无选择,即便是逆流万里,千难万难,他也要去无悔奋斗。既是为反抗暴政、延续华夏,也是为免百多年后国人不忍卒读的屈辱
其它 连载 24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