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些传说 (第1/2页)
爱吃鸡亦的周星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清三境三宝天尊,道教的三位至高神。总称为“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胜境,也指居于三清胜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圣境无上开化首登盘古元始天尊、上清真境玉宸道君灵宝天尊、万教混元教主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三清三境三宝天尊之下为四御四皇上帝。四御四皇上帝为道教天界尊神中辅佐“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的四位尊神,所以又称“四辅”。他们的全称是:中天北极紫微太皇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修真十书》卷七《丹诀歌》中说:“九九道至成真日,三清四御朝天节。
《道法会元》称“三清”、“四御”为“七宝”,四御是统率天地万神者,此外,四御还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天道。
中天北极紫微太皇大帝:协助玉皇执掌天道,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又统领北斗等诸星斗,司掌众生寿命祸福。并且在幽冥界化身北阴酆都大帝执掌罗酆,统领幽冥诸事。领北极四圣节制三界群魔。为万象之宗师、万星之教主。
勾陈上宫天皇大帝:职责是辅佐玉皇权衡南北两极和天、地、人三才。协助中天北极并主持人间兵革皇权之事。
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又称后土娘娘,其职责是掌管山岳土地变化及诸山神、地祇和三山五岳大帝等大神,并节制劫运之事。
南极长生大帝:可说是元始天尊之元神分身,协助玉皇执掌和四时气候之神。能呼风唤雨,役使雷电鬼神,亦控制万物祸福生发之枢机,故号都雷教主霹雳伽助天尊。上座掌神霄玉清府号玉清真王,总揽三十二天八区,而号统天元圣天尊;于浩劫中能济度群生,普化众生,下化身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为雷霆神部之根祖。同时位列神霄九宸大帝之首。
在比较著名的道教宫观中,主要大殿除三清殿、玉皇阁外,还建有专门供奉四御的四御殿,四御神像头戴冕旒,身着朝服,雍容华贵,为人间帝王形象。三清、四御作为道教尊神群体,常被合称。此外,道教还有“六御”。他们为:统御万天的玉皇大帝、统御万神的勾陈大帝、统御万星的紫微大帝、统御万灵的青华大帝(又称太乙救苦天尊)、统御万类(雷)的长生大帝、统御万地的后土皇地祇。这种说法源于中国古代“六合”观念,所谓“六合”,指宇宙的巨大空间,即上、下、四方(东、西、南、北)。
南宋刘用光《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对此的排列顺序为:玉清上帝、上清上帝、太清上帝、昊天至尊玉皇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东极太乙救苦天尊(即青华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后土皇地祇。前三尊为三清,后六尊则构成了上(玉皇)、下(后土)、四方的“六合”布局。道教称之为“昊天六御宸尊”,加上三清,合为“九皇御号”。后来,为了符台道经四辅(太清、太平、太玄、正一)的分类。
统御万类(雷)的南极长生大帝统天元圣天尊
南极长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为元始天王九子。中国民间信仰的神仙之一,六御和四御之一。言南极星自旋转而不动移,发奇明之光芒(极明之红光),位南极吸引众星之力。全称“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统天元圣天尊”,居高上神霄玉清府,简称神霄玉府。南极长生大帝。为上帝之长子,主南方,执掌人间寿福之事。下有南极上宰广寿仙翁;南极六司延寿星君;南极福星天德星君;南极禄星天佑星君;南极寿星老人星君等神仙。
在道教典籍里:南极长生大帝,居神霄玉清府,号玉清真王,而于九天界化身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居玉枢府统御雷部。
全称“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统天元圣天尊”,居神霄玉清府,简称神雷玉府。南极长生大帝并非民间百姓供奉的南极寿星老人星君南极仙翁(老人星)。北极紫微大帝统御万星,有众星辰围绕着。而南极长生大帝号玉清真王,雷部众神之力皆出于他,为众神法源。
南极长生大帝是元始天尊之元神分身,统御万灵。执掌和四时气候运化,能呼风唤雨,役使雷电鬼神,亦控制万物祸福生发之枢机。上坐掌神霄府号玉清真王,总揽三十二天八区,而号统天元圣天尊。于浩劫中能济度群生,普化众生。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为其化身,为雷霆神部之根祖。同时位列神霄九宸大帝之首。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统天元圣天尊、九天采访使应元保运妙化天尊、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九天雷祖大帝消灾利物天尊、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上清紫微碧玉宫太一大天帝保制刼运天尊、六天洞渊帝君伏魔太一天尊、六波天主帝君普施法润天尊、九天青城可韩丈人朱陵度命天尊,为神霄派雷法本尊,总号“雷霆九宸高真”,南极长生大帝是神霄九宸上帝之首。九宸,即元始九气化生也,故号九宸上帝,代天以司造化,主宰万物。
南极长生大帝的来历
对于南极长生大帝的来历,有两种说法:其一为元始天王长子。据道经《高上神雷玉清真王紫书大法.序》载:“昔太空未成,元炁未生,元始天王为昊莽溟律大梵之祖,凝神结胎,名曰混沌。混沌既拆,乃有天地。中外之炁,方名混虚。元始天王,运化开图,金容赫日,玉相如天,陶育妙精,分辟乾坤。乃自玉京上山下游。遇万炁祖母太玄玉极元景自然九天上玄玉清神母,行上清大洞雌雄三一混化之道,生子八人,长曰南极长生大帝。亦号九龙扶桑日宫大帝。亦号高上神霄玉清王。一身三名,其圣一也。”这位真王,凝神金阙,思念世间一切众生三灾八难,一切众苦九幽泉酆,一切罪魂受报缘对。又因牿劫相求,无量众苦,不舍昼夜,生死往来,如旋车轮。故真王以神通力,悯三界一切众生,即诣玉清天中元始上帝,金阀之下,礼请殷勤,乞问紫微上宫紫玉琼蕊之笈,于九霄宝箓之内,请《神霄真王秘法》一部三卷……元始上帝即敕太皇万福真君以《高上神霄玉清真长生护命秘法》传付下世。
其二为元始天王第九子。据道经《高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称元始天王“第九子位为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专制九霄三十六天,三十六天尊统领”。同时,《高上神雷玉清真王紫书大法》卷一《元始八子封职》中对南极长生大帝的神职亦有记载,谓南极长生大帝任高上神雷玉清王,职太阳九炁玉贤君、玉清保仙王,讳棍洞,字曜华。同卷《八帝封号官职位》中亦称:“第一子任神霄玉清天王,绰霄太平应化道主大帝,遥领扶桑太阳九炁神君。《高上神霄玉清真王紫书大法·卷一》:“太阳之日帝九阳扶桑君者,积炁成神霄真王也。又领南极之职,与韩司陶铸天民,咸证九天,乃得神霄禁文天篆云章,克日升霄。”
南极长生大帝本迹
南极长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全称“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统天元圣天尊”,居高上神霄玉清府,为神霄九宸大帝之首,同时也被奉为统天执(地)四御之一,功德之大,叹莫能穷!
据《高上神霄玉清真王紫书大法》载,昔太空未成,元炁未生,元始天王,运化开图,金容赫日,玉相如天,陶育妙精,分辟乾坤,乃自玉京上山下游。遇万炁祖母太玄玉极元景自然九天上玄玉清神母,行上清大洞雌雄三一混化之道,生子八人。长曰南极长生大帝,亦号九龙扶桑日宫大帝,亦号高上神霄玉清王,一身三名,其圣一也。
南极长生大帝为众神法源,雷部众神之力皆出于他。他执掌四时气候运化,能呼风唤雨,役使雷电鬼神,亦控制万物祸福生发之枢机。他上掌神霄府,总揽三十二天八区,号统天元圣天尊。于浩劫中能济度群生,普化众生。
南极长生大帝所居“神霄之境”,道经中载“无为无形,不有不无,万化之门。积云成霄,罡气所持,履之如绵,万钧可支。玉台千劫,宏楼八披,梵气所乘。虽高不巍,内有真土,神力固维。太一元精,世不能知。”
神霄雷法之主尊
神霄九宸上帝,是神霄派雷法本尊,总号“雷霆九宸高真”。《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载,九宸即元始九气化生也,故号九宸上帝,代天以司造化,主宰万物。神霄九宸上帝分别为:
居“神霄之境”
高上神霄玉清真王南极长生大帝统天元圣天尊
高上碧霄青华太乙寻声救苦天尊青玄九阳上帝
高上青霄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高上玉霄九天雷祖大帝除灾济物天尊
高上琅霄太乙大天帝保制劫运天尊
高上太霄六天洞渊天帝伏魔上上天尊
高上紫霄六波天主帝君溥施法润天尊
高上绛霄青城山韩司丈人真君朱陵度命天尊
高上景霄九天采访使者应元保运妙化天尊
南极长生大帝为九宸上帝之首,自神霄派雷法出世以来,功德神威大行于世。神霄派雷法的创始人是北宋高道王文卿真人,王文卿真人得火师汪君之传,获万雷总司高上神霄玉清真王符法,可以驱使风、雨、雷、电,斩魔除妖。道典载,王文卿真人曾以此法击死妖狐、黑鲤,名声大震,四方纷纷来向他学法。
宋徽宗知道后,请他驱治宫中之祟,筑雷坛三层缚鬼,大有灵应,遂封为“冲虚妙道先生”,并诏将当时福宁殿东所建之玉清和阳宫,改名玉清神霄宫,诸州之天宁观改名神霄玉清万寿宫,中祀长生大帝君、青华大帝君像。由是,神霄派声势益盛,神霄雷法遂大行于世。
徽宗末年,王文卿真人见天下大势将乱,恐有兵灾战乱之祸,数以修政练兵为请,可惜徽宗不纳,自知天数,于是乃拂袖辞宋徽宗南还。后果发生靖康之变,及至南宋高宗即位于江南,闻文卿犹在世,累遣使征召,然王文卿真人皆不赴。
传至南宋时期,金丹派南宗亦兼传神霄五雷法。白云蟾《翠虚陈真人得法记》称,火师汪真君命其弟子辛忠义传法给陈楠,陈楠传之白玉蟾。
《海琼白真人语录》卷一曰:“真师(指白玉蟾--引者注)告元长曰:······向者天真遣狼牙猛吏雷部判官辛汉臣授之先师陈翠虚,翠虚以授于我,今以付子,子宜秘之。”
《道法会元》卷一百四《高上景霄三五混合都天大雷琅书》所列师派即为:玉清圣境元始法王,玉清真王长生大帝······火师真君汪康民,辛忠义,陈楠,白玉蟾。
《道法会元》卷八十三《先天雷晶隐书》所列师派稍有不同,为:李亚,汪守真,王文卿,白玉蟾、金逵······说明南五祖之陈楠、白玉蟾确系神霄雷法的重要传人。
此后神霄雷法历代传承不绝,如元代莫月鼎真人和邹铁壁真人皆为一代之宗师,及至有清一代,高道施道渊继承神霄道脉,并开神霄派穹窿山支派,从而使神霄派的历史延续至清。
施真人晚年游历闽中,也曾传法演科,故神霄雷法亦有分支传入福建与台湾,惜乎事迹今不可考。
南极长生大帝非南极寿星老人星君,亦非南极仙翁
在民间信仰中,人们常常将南极长生大帝与寿星老人或南极仙翁相混淆,其实在道教神仙信仰中,南极上宰广寿仙翁、南极六司延寿星君、南极福星天德星君、南极禄星天佑星君、南极寿星老人星君等神仙同为南极长生大帝之下属,故寿星老人属于南极长生大帝的下属神仙,并非同一尊。
查考道教经典,以“南极仙翁”为名的神仙,并未查到。其出处或许是源自于《封神演义》等小说。由于《封神演义》等小说,在民间流传颇广,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故而人们常常将“南极寿星老人星君”等同于“南极仙翁”,进而与南极长生大帝画上等号,实际上这样并不准确。
南极长生大帝统天元圣天尊宝诰
志心皈命礼
高上神霄府,凝神焕照宫。会元始祖炁以分真,应妙道虚无而开化。位乎九霄之上,统理诸天。总乎十极之中,宰制万化。宣金符而垂光济苦,施惠泽而覆育兆民。恩溥乾元,仁敷浩劫⑺。大悲大愿,大圣大慈。玉清真王,南极长生大帝,统天元圣天尊。
南极寿星老人星君
寿星又称南极寿星老人星君,星名,是中国古代道教和民间中的的长寿之神。也是道教中的神仙,本为恒星名,为福、禄、寿三星之一,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长安附近杜县建寿星祠。明朝《西游记》写寿星“手捧灵芝”,长头大耳短身躯。《警世通言》有“福、禄、寿三星度世”的故事。画像中寿星为白须老翁,持杖,额部隆起。古人作长寿老人的象征。常衬托以鹿、鹤、仙桃等,象征长寿。
民间认为供奉这位仙神,可以使人健康长寿,这位仙神其实是道教追求长生的一种信仰。福、禄、寿三星中的南极寿星老人星君,是一身平民装扮,慈眉善目,和蔼可亲。但在古代,他却曾经是地位崇高的威严星官。
寿星即老人星,西方天文学里的名字是船底座α星,位于南半天球南纬
度左右,在中国北方地区其实很难看到。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中记载,秦朝统一天下时就开始在首都咸阳建造寿星祠,供奉南极老人星。但供奉他的理由,却与
年大不相同。大意是说见到寿星,天下太平;见不到就预示会有战乱发生。早期星相著作中,也讲到如果老人星颜色越是暗淡,甚至完全不见,就预示将有战乱发生。
中国古代的太平盛世的确短暂而稀少。几十年一乱一治。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这颗时隐时现的老人星恰是这种动荡局面的绝好象征。但仅仅是象征还远远不够,古人观天象,占星气,都是有很强的实用功利目的。那么南极老人星的实用价值在哪里呢?或许就在于他的老年人身份,和他能够承载一种重要的伦理价值观念——那就是尊老、孝道。
东汉明帝在位期间,曾主持一次祭祀寿星仪式。他亲自奉献供品,宣读表达敬意的祭文。同时还安排了一次特殊的宴会,与会者是清一色的古稀老人。普天之下,只要年满
岁,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都有资格成为汉明帝的座上客。盛宴之后,皇帝还赠送酒肉、谷米和一柄做工精美的手杖。
这件盛事记录在《汉书·礼仪志》中,同时敬奉天上的寿星和人间的长寿老人,是汉明帝的一大创举。
《史记·封禅书》“寿星祠”《索隐》,“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见则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寿也:”宋楼钥《玫瑰集》四《叶处士写照》诗:“更添松竹作寿星,我已甘心就枯稿。”后借喻长寿之人。元方回《桐江续集》二十《戊戌生日》诗:“客舍逢生日,邻家送寿星。”
尊老敬老,是善良天性的体现。而汉明帝借此机会展示自己尊老美德。不仅仅是提倡,汉明帝还赋予老年人特权。宴会上颁发的王杖就是证明。
王杖,也称为鸠杖,因为手杖的顶端是斑鸠鸟的雕像。皇帝赠送鸠杖给老年人,据说因为斑鸠是不噎之鸟,意思可能是祝愿老年人饮食安康,健康长寿。那么这柄手杖代表怎样的特权呢?
年甘肃武威发现一批汉代竹简,上面记载了若干刑事案件,其中几桩就涉及持王杖的特权老人。第一桩说的是汝南平民王姓男子殴打持杖老人,后来被判斩首弃尸于闹市。第二桩说的是一位汉朝基层小官,因一位持杖老人有触犯法律的嫌疑,擅自扣留老人。虽然没有殴打行为,结果也被处以极刑,斩首示众。
而另一些竹简上记载的汉代商业法令中我们还发现,在生意场上,持杖老人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公元前
年汉成帝颁布的诏令中规定:老年夫妻无儿女供养者可获准经营酒类生意,并且一律免税。有自愿照料孤寡老人的生意人也可获得免税待遇,免税开店卖酒。统观两汉典章制度文献,类似的诏令时有记述。为什么仅仅因为年老就可以拥有特权,又为什么两汉政府从严立法,来强制推行尊老孝道呢?
这是因为尊老不仅是一种美德,它所派生出的孝道伦理还是封建王朝的治国之本。孝道的核心是服从父权。在儒家提倡的天地君亲师五伦中,君臣关系等同于父子关系。那么提倡孝道实际上就是褒扬忠臣品格。
既然南极老人星承担如此重要的教化任务,古代星象家说他是关乎国运兴衰的寿星,也就不足为怪了。但浓重的政治色彩却使他偏离祈愿长寿的本义。普通人更关心的是自己如何才能长生不老。于是道教提供解决之道,方法是塑造一位长寿有道的成功实践者。
寿星彭祖的传说
四川
市彭山镇,《华阳国志》记载是彭祖的故乡。对彭山人来说天上的寿星就是人间的彭祖,因为他保持着最高长寿纪录——
岁。这种说法来自东晋葛洪的道教著作《神仙传》。
《史记·楚世家》记载了他的显赫出身,他是五帝之一颛顼的孙子。算起来从夏朝至商朝统共活了近
岁。而有关他的长寿故事早在秦汉以前就已流传。屈原的长诗《天问》中就曾提到他,孔子和庄周在自己的著作中也都将他视为长寿的典范。
彭祖虽然不是天上星官,但人们确信他掌握了一套养生的方法,是真实生活中靠修炼获得长生不老的成功者。这也是人们将他与寿星合二为一的原因。
可以活到
岁,这是怎样一种长生不老的养生术?《庄子·刻意》中有记载:吐故纳新,熊经鸟伸,导引之术,彭祖寿考者好之。吐故纳新是说用意念调节呼吸,熊经鸟伸和导引又是怎么回事呢?
所谓熊经是指模仿熊攀援的动作,所谓鸟伸是指模仿鸟类尤其是鹤展翅引颈的姿态。由此可知,彭祖的导引术实际上是一种模仿动物形体动作的健身体操。
先秦道家认为天地是不朽和永恒的。天地化生万物、孕育生命,这是天地至仁至善之大德。人们认为天是仁慈的,本来在赋予生命的同时也教给人们长寿之术。可是后来人们沉浸在各种物欲功利带来的肤浅快乐中不能自拔,于是渐渐失去了长寿本能。但还是有补救办法,那就是道法自然,向自然界的动物们学习。
模仿熊,是因为他能在冬眠期长达数月不进食,养生家认为这是因为他通晓食气辟谷之术。模仿鹤的理由似乎是看中他的优雅,和扶摇升空时自在逍遥;或许人们想象自己得道成仙那一刻,也应当像仙鹤那样优哉游哉。
道教经典中早就谈到人的这两种生理需求“食、色,性也”,认为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欲望。与儒家视之为洪水猛兽的态度截然相反,彭祖养生术不避讳谈食谈色,并将其作为重要的修炼内容。
所谓食,是指饮食烹饪术。过去厨师行业将彭祖作为祖师爷,在每年农历——相传彭祖生日那天,全国的烹饪大师齐聚徐州城东门外的彭祖庙,拜谒祖师爷彭祖。因为彭祖是有记载以来的第一位美食家和技艺高超的厨师。早在屈原的《天问》中,就提到彭祖调制野鸡羹献给尧帝的著名典故。
彭祖烹饪手艺之高超,居然可以治愈厌食顽症,那么吃出健康长寿的观念也就很容易被人们接受。
饮食烹饪术随即被纳入养生理论,并与导引健身相辅相成。模仿长寿动物的形体动作可以长生不老,而另一种更直接的方法就是把它吃下肚去。于是所谓长寿动物如乌龟,鹿,鳖都成了长寿滋补品,借助导引体操和烹饪美食达到健身长寿目的,可谓是双管齐下。
寿星的形象
由于道教养生观念的融入,也使寿星形象发生相应的改变。最突出要数他硕大无朋的脑门。这是山西永乐宫壁画,可能是存世最古老的寿星形象。在永乐宫中上千位神仙中,我们一眼就能将他认出,就是因为他那超级的大脑门儿。
关于大脑门的来历,有多种猜测,有人认为大脑门来自返老还童现象,老人和小孩有诸多体貌特征上的相似。比如初生婴儿头发稀少,老年人也是一样。而头发少自然额头就显得很大。
南极寿星老人星君的大脑门,也与古代养生术所营造的长寿意象紧密相关。比如丹顶鹤头部就高高隆起。再如寿桃,是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上特供的长寿仙果,传说是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食用后立刻成仙长生不老。或许就是因为这种种长寿意象融合叠加,最终造就了南极寿星老人星君的大脑门。
南极寿星老人星君的手杖的变化则显示他政治教化功能的削弱。原来象征特权的雕有斑鸠的王杖,换成一柄桃木的手杖。据说桃木能祛病强身,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