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离苦(11) (第2/2页)
作家1Y1ptL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僧人摇了摇头,说:“此非外物所致,一切业障,皆由心生。心中有欲,则如苦海行舟,此欲一足,新欲则生;欲之无止,苦之无涯;执念不去,轮回往生。”
老陈心中反复想了想,似乎有了些开悟,说道:“是不是说人肚子饿的时候,就想要吃东西;等吃饱了,又想喝水;等饭饱水足,就又想要舒适,有了舒适又想要欢乐……”老陈顿了一下,接着说,“便是如此,人的欲望没有止境,一个欲望满足的同时,另一个欲望就会随之而生,所以这一生都会在无法满足欲望的痛苦之中,而只要摆脱不了这痛苦的纠缠,便会坠入轮回,永世受这无尽之苦?”
僧人赞许地向老陈笑了笑,说道:“不错,所以我佛才说‘众生皆苦’。其实,他们六人不过是因外物而引出了心中的贪念罢了。这人世之间,又岂止这财帛之贪?爱、恨、情、仇皆为贪念,你我二人又何尝不是在这诸般贪念之中纠缠不休?”
“那么,如何才能化解这世俗之念?又如何才能脱离这无涯的苦海?”
说到此时,僧人眼中闪出一道光,他面含向往地说道:“我在汉地译经数十载,期间偶得一书,乃是中土春秋时期一先贤所著。书中之言甚简,其意却博大精深。我不断参悟其中妙处,并将其融入进了汉文佛法之中。可惜汉地之人久已不兴此道,至如此瑰宝而不闻不见。更甚被今人曲解,有号‘天师’者张道陵,据传此人与高祖同乡,开宗立派,广纳信徒,将此天地自然之法,演化成了长生求仙之术,实在是令人痛惜。我日夜苦思,望有生之年能将此书中之妙义,与我佛真经融会贯通,以此弘扬佛法,广度众生。其实,我已经初有所悟,我佛之无上真义,与那书中所言实多相通之处。离苦之道并非广筑伽蓝,也非念诵经文,那些不过是“静心”之术罢了。心中有佛的最终之境,便是心中无佛——心中有佛,则着于行迹;心中无佛,便可立地成佛。遗憾的是,今时日已至,我尚未达到那心中无佛的空明之境,否则必将助我脱离生死轮回,得以无上正觉。”
就在老陈纳罕着想要问什么时日已至之时,&#
;.
&#
;u&#
;夜空中忽有光芒闪耀,老陈抬头望去,只见那只神鸟不知自何方飞来,在他们上空盘旋。突然,神鸟身形一晃,竟化作一个如山的巨人,面目狰狞,金光罩体,一张巨口仿佛要吞噬这世间的一切生灵。
还没等老陈反应,只听那僧人一声慨然长叹:
“此一世因果,皆由我起;诸般业障,今日要再入轮回。”
说罢,竟口诵经文,腾空而起,化身成佛。紧接着一道金光自天而降,那巨人在这道金光的照耀下浑然失色,仿佛在熊熊烈火之上,升起了一轮红日。突然,又是金光一闪,那圣佛竟然飞入了巨人的口中。一瞬间,一切寂灭无形,天地之间又恢复了沉沉夜色,诸般景象,如梦如烟。这时老陈发现不远处,赫然有一只“金佛”。
老陈怅然半晌,看着眼前的一切,有些不知是幻是真。他想他们兄弟六人贪念之魔未除,竟再受这往生之苦,便把六人尸体在村中焚烧,又将他们尸身灰烬,和在泥土中,照着他们兄弟六人生前的样子,捏做了六个泥人。他将这六个泥人与那只“金佛”一同装到了担子中,便踏上了西行之路,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将他们埋葬于故土。
可是,他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也不知道自己走到了哪里,这一日,他来到一座山脚下,感觉自己再也走不动了,便寻找到一个山洞,将“金佛”与泥人一起埋于洞中,希望能以此化解他们的罪孽。又到附近村镇请了工匠,打造了一个石碑,将此一段传奇,刻于石碑之上。之后,他将石碑驮到山洞中,便在这里,与世长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