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阿龙出世 (第2/2页)
作家1Y1ptL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说来也怪,恰在此时,采石场中此起彼伏的轰鸣声在这一刻突然安静了下来,就好像一部交响乐突然演奏到了一个集体的休止音,在这电光火石的一瞬间,“哇”的一声,大家第一次听到了从这个婴儿弱小的身体内发出的强烈哭喊,而紧接着所有机器同时开动,惊雷般的轰鸣声集体爆发,将这场交响乐推向了高潮。
这瞬间之中一系列的变化,让所有人的灵魂都出了窍,过了好半天才恢复过来。小张的目光慢慢从婴儿身上移开,向大家逐一扫了一眼,最后落在了老王身上:
“老王啊,这他妈到底是咋回事啊?”
老王此时已经把背心儿完全包裹在了婴儿身上,一只手把婴儿托在胸前,另一只手下意识地想比划着说出事情的经过,可是嗫嚅着一句话也说不清楚。这时四周路过的工人发现了这边的情况,开始陆陆续续围拢过来,七言八语的又开始乱了起来。
“回头再说吧!”小张打断了老王支支吾吾的话头,让大家帮他披上工服,便转身向四周的人群喊道:“行了啊,没事了,老王这儿刚出了点问题,都解决了,接着干活儿去吧!”
他向远处望了望,见前去通知上级的人还没有回来,再往老王怀里一瞥,便向同来的几个人说道:“你们留几个人在这里等着,别让人胡说八道,然后去一个人,告诉上边,让他们直接去卫生站找我们吧,不能跟这儿耗着了。”说完,又拉过几个人低声交代了些什么,然后便急匆匆地拉着老王,快步上了车,向卫生站飞驰而去。
关于阿龙来历的传言,到此为止是基本统一的。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如果你想调查,这些传言到底是从何时而起、何处而来,所有人都会茫然地摇一摇头,但却没有一个人对此有所怀疑。只是其中一些具体的细节,经过大家相互讲述、印证,然后才慢慢确定了下来。
可是,就和这世上很多总是虎头蛇尾的传言一样,关于阿龙来历的传说,随着飞驰而去的汽车,便戛然而止了,仿佛是上天在他的伟大剧作中故意留白,好让世人也能参与到其中的创作。于是,在阿龙躺在老王怀里上车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便成为后来的人们非常热衷探讨的话题。
据说还是阿龙自己,通过大量散落的信息,用心汇总出大概三种不同类型的传言,而每种类型之中,又都拥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版本。这些版本在阿龙脑海中逐渐演绎、完善,最终形成了所谓“关于阿龙的三种传言”。
(三)
第一种类型的传言最为“朴实”,但这种类型的版本反而最少,其中有一个版本是这样的:
阿龙躺在老王的怀里上了车,来到采石场的卫生站,站里的护士给阿龙擦了身子,做了简单的检查,发现孩子还很健康。采石场的领导经过一致讨论,都认为这就是个普通的弃婴事件,为了最大程度降低影响,&#
;&#
;.&#
;&#
;
h&#
;&#
;希望老王能够收养这个孩子,并答应给老王放两个礼拜的假,然后再给他一笔“抚养费”。老王起初很高兴,觉得平白捡了个儿子,还能领一笔钱,便痛快地答应了。可是当他抱着孩子刚一到家,他的媳妇显然早就听说了此事——凡是在这村子里有什么热闹事发生,就没有媳妇们不知道的,这似乎是唯一可以称之为“神力”的事情——这一次,是一个清早送男人去上工的媳妇,在前线“亲耳目睹”了这桩奇闻异事,之后便似流星赶月,飞奔回村,悄悄地、高度概括地宣布了这个“事实”:
“老王在外边有了个孩子”!
然后,她又满怀同情地安慰起王家媳妇来了——老王还没等反应过来,疾风骤雨的哭喊、叫骂便劈头盖脸而至。这种哭骂之词,虽然从古至今都没有什么变化,且来来回回就那么几句同样的话,但以其中蕴含着的饱满、不间断且可无限、无序重复之神秘力量,再加上周围女人们边安抚边投来的责备、鄙夷的眼神,可以直击你的心魂。老王在此种情境下,竟不由自主地感到有些惭愧。经历了长时间的压倒性攻势,这场闹剧最终以老王承认错误,媳妇收下抚养费,孩子老王自己想办法而收场。无奈之下,老王就把孩子送到了离本村很远的一个亲戚家收养了下来。
这就是有关阿龙完整传言后半部分的第一种类型之代表,虽然阿龙自己并不太喜欢这个版本,但还是如实地在脑海中记录了下来。而讲述这种类型传言的人,听到其他类型时,总是笑着说:“那都是不可能的,怎么会有那种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