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圣人气象,各方争抢,0官震惊! (第1/2页)
大明国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圣明宫巍峨高耸的殿阙之上。
璀璨金云缓缓散去,残余的光幕如同朝霞,挥之不去。
国运玄鸟从天而降,遁入圣明宫之中,消失不见。
龙椅上的楚瑶脸上难以掩盖心中的惊骇,因为她察觉到大周国运焕发出了一股昂然生机。
自己身为帝王,一举一动都与国运息息相关。
人间帝王,身负一朝气运,凝聚万民香火,兴则凝聚国运,镇压邪魔,衰则战乱四起,民不聊生。
明君英武,百姓兴,则盛世太平。
昏君无能,百姓苦,则饿殍万里。
“苍天降气运于大周,我大周未来必昌盛于诸国之林!”
楚瑶神情振奋,眸子精光顿显。
同时她发觉有一缕玄鸟之气似乎活了过来,吐出一道灵明之火,飞向杨牧。
“气运反哺,玄鸟为其凝练文气,这真是天大的机缘!”
朝廷百官见此一幕,皆是羡慕不已。
儒道第一境养气,需要很多文气积累,除了积累,还要淬炼,十分的困难。
而如今杨牧身上太多文气加身,难免繁杂,身体会受不了。
现在玄鸟用神火帮其淬炼,凝实巩固,打造根基,不正是大机缘吗?
杨牧只感觉一股玄奥强横的火焰灵力进入体内,蒸腾气海的文气,境界瞬间从养气境入门的层次攀升至养气巅峰。
文气不断浓缩,被神火淬炼,渐渐变成了一堵泉眼。
文气之泉。
凝练了天道赐下的所有文气,宛若真正的灵泉一般。
文思泉涌。
意味着,他入品儒道得到的文气磅礴如海,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养气境儒修都不能比拟的。
一般的第一境儒修,实力不显,若是文气耗尽,就如同一个普通人,手段尽失,只能任人宰割。
但如果是杨牧这种,气海生出文泉的儒修。
就根本不怕这种情况。
有文泉不断输出文气,远超了九成九的儒修。
并且他感觉,自己距离第二境修神已经触手可及。
修身养性,是为儒道第二境,修神。
这第二境主要是对于儒修精神力的修炼,以三寸不烂之舌,可以做到驾驭外物,虚空御笔。
甚至影响他人的意识和价值观,能讲能输出,说的话让人百口莫辩。
所以只需知一点。
儒修不像武夫和练气士那样,用肉身力量,法术神通,匹敌妖兽,镇压不祥。
而是用自身浩然正气,牵引天象,诛杀违逆大道之人。
正当朝廷诸公眼睁睁杨牧儒道入品的时候,天空中降下数道身影,伴随各大异象傍身。
尤其那一朵金色神莲,宛若太阳,普度众生,照耀万灵。
大殿中一时间气浪翻涌,群臣怔怔的看着这一幕。
不知何人前来。
楚瑶凤眸镇定自若,并不慌张。
既然国运神鸟没有反应,说明不是妖魔邪道前来,而是大周内部之人。
“哈哈哈,好一个‘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让我看看是何人,居然有如此气魄!”
一道爽朗笑声从异象之中踏出。
一位深蓝色儒衫,两鬓斑白的老者出现在大殿内,引起众人注意。
王卿觉着眼前这人颇为眼熟,尤其是这一股洒落爽朗的气势。
忽然间,他突然想起。
“这是...梁文公!”
“文公来了!”
王卿一脸震惊,如同见到偶像一般,好歹也是一介四品大员,居然急匆匆的上前拜道:
“学生见过梁老!”
此言一出,朝廷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梁文公,可是‘恰似孤雁万仞山’的梁伯雁?”
“这可是盛京书院的大儒啊!”
“见过先生!”
很快,一个个官员连连问好,只为混个眼熟。
梁伯雁作为盛京书院的大儒,谁不知晓,他老人家可谓桃李满天下,这朝堂之上,好多官员都是他的学生。
杨牧见到这位慈祥的老者,则是既惊讶又奇怪。
惊讶的是,这些大儒神龙不见摆尾,只有在书院里讲课的时候才能有幸看到一面,而且绝大多数的时候,这些大儒都不会亲自讲课,而是亲自挑选可塑的弟子。
如今,他居然在朝堂上,看到了一位天下闻名的大儒?
这就很奇怪了,他一介大儒,跑到这里来做什么。
难不成是被儒道异象引过来的?
杨牧心中猜测。
梁伯雁见众人如此欢迎自己,抚须笑道:
“今天来的人,可不止我一位,老夫是陪同其他人前来,其中一位,即使是老夫,也不能夺了他的面子。”
见梁文公如此谦虚的话语。
朝廷百官纷纷好奇的看向圣明宫之上。
一位素衣儒袍,白发白眉的儒雅老者脚踏文字金莲,一个个锦绣大字,缓缓从大殿上的穹顶走了下来。
神圣的青紫文气傍身,化作青莲、紫桑树虚影,即使站在百官之中,被官运冲刷。
也不能掩盖其身上无可匹敌的圣气。
只见这些看似高人一等的官员全部惊喜不已。
“圣人之气,半圣亲临,半圣亲临啊!”
“居然是季青临老前辈!他的新学理念我近来才在读,今日就见到本人了!”
杨牧听到这个名字,意识到此人的身份不简单,呢喃一句:“半圣,难道说...”
这位老者居然是一位半圣?!
要知道,如今中土神洲古往今来的王朝之中,统共就出了四位圣人,半圣也没有多少。
圣人,五百年难得一见。
半圣,百年一出。
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加之时代的各个天之骄子一同逐杀,才能脱颖而出。
要是一个王朝出了一位圣人,可延续至少六十年的天命。
其中大周正好占了那其中一位,就在大周立国第七年。
那一天,金色的雨,照耀在了大周的每一片国土上。
中土万千妖魔,止步于大周边陲,不敢冒犯。
万国朝拜,来拜大周。
自此儒道正式跻身天下第二等,超越了武道!
因为在开国之前,天下修行者暗中分四等。
练气士高人一等,排在第一列。
武修第二等,儒释道第三等,术士为第四等。
但是近十年来,中土出了第四位圣人,儒道成了第二等,武夫变为第三等。
这位半圣,所以才显得尤为不容易。
乃是女皇登基之时,突破的半圣之境,地位无比崇高。
他的名号,杨牧也知道。
倒不是因为他喜欢追星,而是原主对于这些拜师的事情,很是热衷。
基本上有名有姓的大儒,原主都拜访过。
不过很显然,书院的大门都进不了。
这位半圣,名为季青临。
崇尚至圣祖师第一位圣人的有教无类那一套。
提出了新学,核心观点为“格物致知”。
大体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
他略有耳闻,凭借格物致知这一理学,被天道认可,顺利迈入了半圣之境。
说实话,他不是很感冒。
他比较反感理学。
存天理,灭人欲,此乃扼杀人性之举。
除了半圣之外,还有多道身影一同出现在了大殿之中。
最为显眼的,乃是一位墨绿儒袍的中年,还有一个气质素雅的年轻女子。
“快看!是白鹿书院的大贤,唐夫子!”
“果真是一位女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唐言蹊唐先生,她就是,近三十年以来天资最高的儒修,年轻一辈的领军人物。”
“还有苏大儒,湘南书院山长苏照南!”
“我听说今年湘南书院出了一百多位进士,占大周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