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之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按照华夏军功制度,列侯封国不是虚封,而是实封,虽然地点在都护府区域之外,但那也是完全受自己掌控,世袭罔替的基业啊!而且边长
公里,那就是
平方公里面积,
万顷的土地。就算地处苦寒的域外,那也是赚的。
可以说,从关内侯到列侯,是人生质的飞跃。
虽然林冲指挥大军拿下了东北
万平方公里土地,晁盖只赏赐给他域外
平方公里荒地作为封国,但这其中的意义非同凡响。
既体现出陛下愿意跟兄弟们共享富贵的态度,也打破了自秦汉以来,不实封的桎梏。
秦汉之前实封,奠定了华夏千年版图;秦汉之后不再实封,华夏版图越来越小。
因为都去内耗了。
既然向外扩张也无法受益,自然也就失去了开拓的动力。
既然内斗就可以获得荣华富贵,何必冒险去陌生的域外探索。
但是现在,华夏汉军在晁盖带领下,在民族复兴的激情下,收付了东北故土,林冲也因功获得实封,进一步刺激了众将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冲,感激涕零,必誓死以报陛下恩德!”
林冲偌大的汉子,眼泪瞬间流出,自己何其有幸,能遇陛下,才从一介配军草寇成为如今封疆第一人!
晁盖微笑着将林冲扶起,道:“好,既然你不嫌弃,那就正式将此处分封与你。赐名兴安侯。希望你将来再接再厉,再获封赏。”
侯爵,赐
*
=
平方公里土地;
公爵,赐
*
=
平方公里土地;
王爵,赐
*
=
平方公里土地。
封国只是开始,封国土地世袭罔替,但是需要按照推恩令分给儿子。也就是说林冲如果将来有两个儿子,则需要将
平方公里土地分给两个儿子,儿子在继承遗产的同时,爵位降低一格;如果后代不能建立新的功业的话,封地只会越来越小,爵位越来越低,兴安伯、兴安子、兴安男、兴安民.....
所以
想要给后代留下更多基业,一是自己继续努力获得更多封赏和爵位;二是教育好子女,让他们再立新功,稳住爵位,甚至升格。
就算获得王爵,区区
平方公里的土地,只有郓城县一半大小,也养不出真龙,等他域外的荒芜封地开发成了熟地,也该分家给几个儿子了。
世袭罔替的爵位看似是封赏,又何尝不是诱饵呢?
............
将东北事务托付给林冲,晁盖在麒麟、陷阵、浮屠、猛安四支部队的护卫下,带领会宁之战的两万俘虏从会宁府一路南下。
抵达黄龙府之后,又带领麒麟军在通辽俘获的三万金兵继续南下。
抵达辽阳府时,再带领辽阳羊磊山之战俘虏的四万金兵继续南下。
至此,晁盖携带的俘虏已达九万之数。
之所以要辛苦的将这九万金兵俘虏带回中原,明面上的原因是需要他们去中原修桥铺路赎清杀戮罪孽;私下的理由是,关外女真族人口本就稀少,再把九万壮年男子迁走,可以有效的减缓关外女真部族恢复速度。
这九万壮年男子只要进入广阔的中原,干上十年苦工,学会汉语,再分散到数千万的汉人之中,很快就会被同化。就当是为华夏基建做贡献吧。
九月五日。
从会宁府一路南下,跋涉一千五百里,到达了锦州。
晁盖心中忽然一动,询问卢俊义道:“你可知鲜卑龙城所在?”
卢俊义常年到北地买马贩马,对此了解较多,道:“陛下容禀,鲜卑慕容龙城,正在此处东北
里处的兴中府。汉时属辽西郡,称为白狼城;东晋时,鲜卑慕容部占据此地,先后建立前燕、后燕、北燕,因此也被称为慕容龙城。”
“辽国的兴中府吗?”
晁盖沉吟了一下,忽然扭头对陷阵、浮屠、猛安三营道:“我欲取辽国兴中府,你们谁为我攻破此城?”
“陷阵之志,攻城破寨,易如反掌,我陷阵营愿往!”
石秀闪身而出。
“铁浮屠,无涅槃,我浮屠营愿往!”
山狮驼大声说道。
“扎合猛安,所向无敌。请陛下将此任务给我。”
完颜娄室也不示弱。林冲封国也深深的刺激了娄室,&#
;.u
&#
;
h.&#
;&#
;让自诩才智过人的他生出了自己也可建功立业封国一方的野望。
“好,我便给你们三人一个机会。围三阙一,独留西门,谁能率先破城,我便把镇守辽西走廊的重任交给他!”
辽西走廊上方就是辽国,虽然辽国已经衰落,中间更有山脉阻隔,但这条通往关外的细长辽西走廊太过重要,不能允许头顶存在辽国兵马。
所以,拿下兴中府,镇守辽西走廊,就显得尤为重要。
陷阵、浮屠、猛安三营兵力虽然不多,但都是当世精锐,他们抽签决定好各自进攻的城门后,便立刻上马出发。
晁盖押送一批物资,后续跟进。
九月九日。
晁盖抵达时,兴中府已经被攻破。
过程其实不复杂,辽国整体衰弱的情况下,除了上京临璜府、中京大定府集合重兵之外,其他各州府城池都兵力薄弱。兴中府也只有四千兵马驻扎。看到陷阵、浮屠、猛安抵达,立刻缩回城内,关闭城门固守。
兴中府作为曾经的三燕古都,城墙异常高大坚固。浮屠、猛安二营的女真人勇则勇矣,论攻城技巧,还是差了精于特种作战的陷阵营一头。最后被陷阵营率先半夜爬城攻入城内。
石秀、时迁、李逵、鲍旭一通厮杀,很快打开了城门。奠定了胜局。
城内辽军见城池已破,士气崩溃,立刻从刻意留出的西门遁逃。
未能取得头功的浮屠、猛安二营恼羞之下,把怒火都倾泻到了出城的辽兵身上,一路追杀十五里,将他们击杀大半,俘虏两千余辽兵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