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塞上地主 (第2/2页)
木子蓝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要是能够收获千个棒子,一个棒子脱得干粒约五两(唐两,
克左右),那就得有三百多斤,这产量太高了,要知道曹雪芹的亲戚苏州织造李煦在苏州试种,以江南良田,还是试验田,也不过是亩产四百来斤。
而民国时山东孔府家的玉米亩产,仅有一百三十多斤。
怀玉估计这里的条件,种一千株,估计到时能剩下一半多就不错了,可能结的棒子也会小的多,但只要产量能达到个七八十斤,就很不错了,要是有百斤,那更是意外之喜。
毕竟这里没灌溉,以往种荞麦也才七八十斤一亩。
那种能引水灌溉的才能达到一石左右。
怀玉让尽量种稀一点。
“想办法多弄点粪肥、草木灰等增加点地力,”
至于水,那就真只能看天赏饭吃了,真要遇到天时不好,旱死了也没办法,但正常情况下,只种一季,除非特别倒霉,一般还是能有收成的,就看雨水好不好,不好的话收成不高。
武家在长安先前种的玉米,就产量挺不错,能达到亩产四石水平,但也都是水肥管够,还精心伺弄的情况下才有的小田产量。
一个棒子能脱五两,两个棒子作种,在这里可以稀种一亩了。
五娘她们拉来了千多个棒子,可以种上五六百亩。
怀玉打算十一个庄子,每个庄子种上五十亩的玉米,再给豆卢怀让、韦思仁、李德奖他们送个二三十个,让他们也种个十亩八亩的。
相比下怀玉倒更看好在这里种土豆,毕竟据说后世中国土豆最好的生长环境在张家口和大凉山,那两个地方成中国土豆品种的繁育基地,土豆好像在寒凉气候下更好长。
老家在山南安州的樊家姐妹,来了塞外觉得哪都新鲜,毕竟安陆那也算是水乡了,甚至经常还能遇上长江汉江发大洪水。
哪里想到过,这还会有这么缺水这么土的地方。
江汉平原的水田,跟这塞北的旱地,差别太大了。
江汉用老黄牛甚至水牛耕地,而在这里,居然还用马和骡子耕地。
几个女人也要跟着来地里,还换上了自以为觉得简朴的衣裙,花布包了头,提个篓子,也要来播种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