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回家贫6娃把家担,放牛郎来把路探 (第1/2页)
新晋说书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哟,这不是村东头老季家的娃吗?他怎么过来放牛了?老季还没回来呀……”
“对啊,瞧你这,多少年的事了?你还提,我昨个儿晌午就看到老季家的老五,就是那个到镇上去说什么学堂打杂的,回来还带了一笔钱,还听说不少哩!我可听着了,钱袋子里面那声响我在田里都听到了……”
“你没听错吧?我看他们家都快穷的揭不开锅了,还有那闲钱?我觉得应该是季小五被赶回来了……”
“哎呀呀,周大婶,这话可不能乱讲,我可亲眼看见那个季绡把一袋子的钱撂桌上,说什么家里穷,让季小六先去放牛,等家里光景好了,还要送季纠去念书呢!”
“读书好呀,读书读好了,考上了,当了官儿,一家子都能混的好,要不是家里真的没余钱,否则我也想让我家那臭小子读书考功名……”
关于邻里之间的喋喋不休,对于现在只有八岁的季纠一点儿也不好奇,他反到憧憬起来像五哥说的那样,读了书,考取功名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未来。可惜,未来即是未知。现在钱还没有,谁又能晓得他能不能读书。况且他只是一个年仅八岁,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呢?
舆论的主人公,带着一顶年事已高的小草帽,不规矩地斜戴在他的头上。身披蓑衣,内里穿着的衫早已洗得泛白,隐约能看出一抹蓝的身影。带着褶皱的白色裤腿老老实实的耷拉下来,不像他的主人一样在喜欢在风中肆意。哪怕是在江南水乡一带的初冬,这种穿着也是十分单薄的。
季小六悠闲自在地赶着两只牛,到河边肥沃丰盈的草地上。季小六晃晃悠悠地躺下来,随手掐了根草,衔在嘴里,翘着腿,看着老牛安静地吃草,呼吸间满是泥土的芬芳和被雨水滋润的花草清香。手上细细摩梭着挂在脖颈上油亮亮的铜板,由于前一晚的疲惫,眼皮开始止不住的打架。
季小六在昨晚把五哥给盼回来,季绡不仅带回了钱财挽救了被贫困打击而摇摇欲坠的家庭,而且还告诉了季小六与他相依为命的季奶奶,关于已经离家数年且杳无音讯的父亲的消息。先暂且不论这个消息对于这个家是好是坏。
而季小六,自从母亲生他难产后去世,有记忆以来他就再也没有见到过父亲。听他奶奶说,父亲早就在母亲怀孕后就离开了,而他自打他出生以来就没有见到过他名义上的父亲,而村里的人大多都认为他的父亲外出打拼早就忘记了他的老母和他的妻子儿女。而民风尚且纯朴的村民,都会或多或少的帮助季奶奶一点,让年迈的她在这些儿子离开的几年里,在这么一个本应该颐养天年、子孙满堂的年纪,颤颤巍巍的撑起这个有些破败的家。
再来数落季小六那个不称职也不孝顺的父亲,季父总共生了六个孩子,而本该是老幺的他只知道他的四姐和五哥。四姐季绱在早些年因为家里穷,又添了季小六这么一个孩子,就被卖到隔壁村你那边的小地主做童养媳。所以季纠,在很早的时候就没有见过四姐。就连只有那么寥寥几次的到隔壁村的经历,也就只有在门外偷偷瞟四姐一眼,甚至看不清楚她的样貌,只有听得村里八方的人称四姐是这边的顶好的姑娘。虽然听村里人说四姐的模样是方圆百里最可人儿的闺女,但小六还是没有真正见过四姐。
而他的五哥就是今儿早村里人口耳相传在学堂干活的小伙计季绡,是和他除了奶奶之外关系最亲密的人。五哥,事业繁忙,只有在农忙的时候,学堂里的大多孩子会放一些节假日,五哥才能得闲的时间回家来,给小六进述一些发生在学堂里的趣事儿,还会带回来一些小吃画本,或者别人不要的杂书。所以小六几乎每天都在期盼五哥回来。好有人和他玩耍解闷。
而之所以他只知道四姐和五哥是因为他奶奶告诉他,他有两个姐姐,一个大姐季纺,一个二姐季织,因为早些年村里闹饥荒,虽然不太严重,但是也算是让这几个村子都或多或少的遭了一次劫难,而他的大姐二姐便在那次饥荒中饿死或者说是牺牲掉了吧,毕竟他们当时还小,为了他的三哥季绣,当时家中的小弟。全家人几乎都省吃俭用,硬是让三哥得以在如此贫困的家境中夹缝求生,幸存了下来,成为家里的一份劳动力。但是既然三哥还活着,为什么小六没有见过他呢?
原是因为小六的那个混蛋父亲外出打拼的时候还带上了家里头半大的儿子,丢下他的老母亲,和已经身怀有孕的妻子。想当初村里的人众说纷杂,有的人非常抵触季父的做法,认为这种抛家弃子的做法非常不符合伦理道德。但是有一部分人却认为季父的做法自有他的一番道理,其实话说回来,原先小六家并不是很穷,季父甚至上过两年学,当了个童生。到后来也算不上家道中落,总之就是出于部分原因,季父的父亲,也就是小六的爷爷,因为在外惹出了一件不小的祸事,听说还间接害死了人,赔多了钱,家里的景况也因此开始走下坡路。
为什么在大部分人眼里看来不孝不忠的季父,会有一部分人支持?大抵还是季父不像村里大多数人一样目不识丁。相反,季父很聪明,只读几年学,看几本书,就可以引经据典,长篇阔论地同人交谈,这一点不可否置。不仅如此,他还喜欢与非读书人交流,这样子更能体现出他的学识渊博。由此可见,季父还是一个喜欢卖弄学识的家伙。
并且支持他的人甚至认为,季父可以在芸芸众生中闯荡出自己的一方天地,然后可以更好地安顿自己的母亲和妻儿。总之,有发声的言论就有反对的言论。了解季家的大部分村民都表示,季父肚子里的那点墨水和没有任何经验的经商头脑不足以撑起他白手起家创造财富价值这一理念。
言归正传,小六摊上了这么一个父亲,实属是他的不幸,更何况,小六的奶奶呢?
真正让人感到心寒的其实并不是季父一声不吭地离家出走,反倒是小六的五哥季绡带来的消息。
我们可以辩证的看这个消息,凡事都有对立面,就像道德经所写的那样“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其实消息说好不好,说坏也不坏。总之是有了季父的音讯,季父好像一个人在一处离这很远的酒楼当帮厨打工,这个消息是季绡在学堂中的人际关系网中比较讲义气,并且是最近被派出外出求学去的学生托人带回来一封信,上面写着这一则消息。
小六和他的奶奶在听到五哥带来这个消息的时候,竟然有些不知所措,小六奶奶的心情有些复杂,百感交集。而小六多的就是那一份茫然,他与父亲可以说是没有任何交集。可以说小六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孩子。
小六的母亲在她难产时去世,小六感受不到母爱;小六的父亲在他未出世之前不辞而别,小六感受不到父爱。父母的爱对于小六来说是一个飘渺不定的感情,不仅仅是因为小六没有感受到过他来自父母双亲的爱意,甚至可以说是小六就连他的父亲母亲母亲都没有带在一起过哪怕是一秒钟。所以,当他面临一个素未谋面的,并且身份是他父亲的这样一个人的时候,茫然是必不可少的。
相比于小六的迷茫,同样身为季父儿子的季绡反而信念更坚定,他不像小六一样真的对这个人毫无情感,反而他会对季父有那么一点父子情感,他在小时候还是会对季父有着深情的孺慕之情。不过大相径庭的是,两个人对季父都有怨念,对于他这种抛妻弃子的行为深感痛恨。甚至希望季父永远不要再来打扰他们,说的难听一点,就是永远别回来死外面得了。
当然,像季父那样自尊心强,自命清高的人,也许永远不会再回到那个穷乡僻壤,也许这辈子小六和他的父亲都不会再有交集了。而接下来真正和他有交集的人会是谁呢?
季纠近来有些郁闷,最近不知为何诸事不顺,让他苦恼。就在昨个清早,他碰到了有生以来最倒霉的事——他丢了一头牛。
昨日寅时,天将破晓,不同于往常,今天的小六因昨天听五哥从学堂托人带来的父亲消息,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直熬到天明,这种感觉就像是被放入蒸锅,高温的蒸汽让他迷途,两颊通红;就像是被丢入炸锅,滚烫的沸油让他痛苦,头脑发晕。也不知到底是因为那则消息,还是熬了通宵。
小六昏昏沉沉地看着因没由来的泪模糊了的旭日,不知不觉中睡了过去。一向作息规律的小六今天破例起了个大晚,奶奶因身体状况且对于六娃子的信任,完全没有管圈里的牛,直接去了家门前那一亩三分地的田里劳作。
反观圈里的牛,没有在往常应该开饭的时候吃草,错过饭点的焦虑不安让脾气十分火暴的老牛踹开了篱笆,自己跑了出去,而另一头性格温顺的牛被吓得呆站在牛圈角落,面对狠起来连同类都冲撞的疯牛,大气都不敢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