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匹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虽然南大毕业生未来的候缺等官,原则上跟举人候补的级别、原理相同。

但有官场见识的明眼人,还是能看出其中的细微差异。

毕竟看朝廷现在的意思,未来南京大学的毕业生,因为是理工科为主,会独立拉出一条线给他们候缺。

比如专注于户部的财务官,需要比较强的数学功底,又或者是工部的技术官僚,也有实干能力的硬性要求。

所以如果未来几年南京大学的毕业生人数少,那么授予实缺的排队压力就没那么激烈了,可能象征性稍微排一会儿就能当官。

这就等于是名义上相当于举人待遇,实际上捞到的好处却能近似于进士。

除非将来理工科毕业生人数也暴涨,也出现学历贬值,那样到时候等缺授实职所需要的年限,也会越来越延长。

然后大家才得都去考相当于进士科的后续选拔。当然在南京大学,后续这个考试就不叫进士科,改叫考研了——这也不是牵强附会,而是这个时代南大毕业后,继续考上去深造,确实可以直接成为大明科学院的“研究员”。

以后的“科学院研究员”就相当于候补等实缺的进士,在没有授予行政官职之前,也可以享受七品俸禄,在科学院搞研究工作。如果在科学院里再出类拔萃,才会变成“院士”。

所以南大毕业等效于国子监生毕业或举人,研究员相当于候补进士,院士相当于翰林。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反正“学历贬值”这种悲催的情况,肯定不会发生在南京大学刚新设的“老三届”身上,他们肯定人人都有光明的前途。

要贬值至少也是十年八年甚至更久之后的事儿了。

而眼下更值得关心的,其实是那数百名此前造谣朝廷政策的秀才、监生们的命运。

这些人毫无疑问遭到了朝廷的依法惩治,该革除功名的革除功名,该改籍进厂打螺丝的就改籍。让其他人学点教训,以后不要品评朝廷还没尘埃落定的政策。

……

朝廷的最终处置意见,很快就正式明发了,南京城里,以及周边数府的士人,第一时间就看到了结果。

最终统计,一共有两名尚未授官的、今科刚考过的进士,以及十四名举人,二百三十三名秀才,九十六个国子监生,牵涉到这次的妄抨朝政、造谣流言罪行中来。

而从人员构成籍贯来看,应天府本地的倒也不算太多,只占了几十个。江西、浙江籍的反而比较多,涉案人员都超过了百人——

或许这也是当年明清之交的战争,没有波及到江西和浙江两省,而南直隶周边好歹是被多铎的贼军清洗过的,读书望族受到的打击比较重。

所以现在抱残守缺不肯松手的“守旧势力”,也就以江西和浙江居多了,最后跳出来的自然也多些,并不存在刻意打压某个地方的问题。

天下士林一开始看到这个局面,看到朝廷又搞了一个大案,仅仅“因言获罪”就撸掉了几百人的功名,不由也是有些哗然。

一些冲动的士人几乎又想搞事情翻案,还有人私下里说,这次的事情说不定是天子年少、亲政后急于求成做出的乾纲独断决策。说不定摄政王和史阁部一开始是不支持的。

不过刚刚面对严厉处置,敢公然宣扬的人倒也不多。而且短短几天之后,随着朝廷放出另一些风声,这些反对声音就被彻底压制住了。

朝廷倒也没说别的,只是让南京周边乃至江西、浙江北部各府的官府,着力宣传两点:这次的事情,绝对不能算做是“因言获罪”,只是因为“造谣诽谤”,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有自己的政见,建议,朝廷不会以言罪人,但是如果捏造朝廷没有实施的法度,非要“虚空索敌”、“虚空打靶”,那就严惩不贷了。

这个政策细节的解读,很快就被有心人掌握了,然后那些有能量有脑子的,无不心下雪亮:

朝廷这个招数用得妙!用得歹毒!他没说不让人畅所欲言,发表观点。但唯独不让人议论朝廷还没定下来的、还在决策过程中的事情。

当然了,如果你讨论的事情,朝廷最后也做了,那就不是“造谣”,只要不是造谣,问题就不大。

可如果有喷子士人说了一些“某某某弊政绝对不能让通过,绝对不能干,那是暴君所为”之类的话,最后发现朝廷没这么干。那么这就是虚空索敌给朝廷泼脏水了。

比如这一次,一开始那些散布谣言的人就说“朝廷将来打算废除科举”,又说“朝廷未来会允许没经过旧式科举的人直接考南京大学的机会”,但最后这两点都被证伪了。

朝廷并没有打算废除科举,而且南大的入学考试资格,是要先有秀才功名的,目前既得利益阶层接受的旧式教育价值并不会被白费。如果想改行读理科,至少也要先有本事中秀才,这道门槛就卡掉了很多偏科的人,秀才举人们还有什么好不满意的?

见朝廷这方面还算做得地道,士人阶层想得到的利益,大部分还是保住了,谁还愿意当出头鸟?那就只好让那几百个被人当枪使的家伙,自愿倒霉了。

朝廷这一手,也算是分化瓦解士人,只针对脑子不清楚首先跳出来的,而且每次只改一点点,少触动一些利益,钝刀子割肉,把剩下的大部分反对派温水煮青蛙。

偏偏读书人是最自私自利的群体,想明白这个道理后,谁还燃烧自己为别人掘井。

而一旦这种认知惯性形成了,朝廷后续每次就能悄咪咪放出风声来,比如明明只要改革三个点,但是放出五个点的风声。

然后就等人喷,一旦五个点里有两个点喷得狠的,那就把那两个点撤回,最后公布正式方案时,没有那两个点,只有三个点,再反手把虚空索敌喷这两个点的人抓了革功名。

比如,朱树人打算在大学里同时使用华夏和欧陆的数学物理讲师授课(但是欧陆讲师需要配翻译,也要慢慢学汉语。可以给缓冲期,但不会允许一直用外语教学。)

毕竟有牛顿莱布尼兹这样的大数学家,不用白不用,当然要给他们亲自上课的机会。虽然牛顿的教学水平貌似很垃圾,但见识见识也是好的。

而这种举措肯定会被人反对,因为儒家士大夫阶级怎么可能放弃对学术解释权的垄断?就算他们能接受新学,肯定也希望由自己人来任教,就好比国子监的司业哪能是没有功名的人担任呢?既然学生都要至少秀才功名,那老师更要有功名底线。

这种反抗,朱树人当然要压制。所以他就用了上述的钓鱼手法,把喷得最凶狠的腐儒干掉了一批。

如是用不了几次,反对新学的最激烈的腐儒就被折腾得差不多了。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大秦: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

大秦: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

大铃铛
大秦: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简介: 大铃铛书友Q群:429537593 欢迎加入 重生到秦朝末年,眼看秦始皇就要东巡而死于途中,李肇决定先从秦始皇身上赚些快钱,再远离这个地方,殊不知,秦始皇竟然能听到他的心声,给他封爵封官,将他绑定于大秦。 秦始皇说:“你敢溜,没收你千万财产。” 李肇害怕了,说:“陛下,我不溜了,我愿意给你养生品,助你延年益寿。” “给你出谋献策,改变大秦即将灭亡局面;给你现代化
其它 连载 253万字
我到明朝开特区

我到明朝开特区

宸翕
我到明朝开特区简介: 骚年! 见到我天朝上民,还不献上你的膝盖!
其它 连载 210万字
魏小宝的强盗生活

魏小宝的强盗生活

黄石
魏小宝的强盗生活简介: ; 好汉不吃眼前亏!奶奶滴!老子就喜欢做乌龟!魏小宝发出感慨,毅然被招安。 做了清国的芝麻小官,每天混日子,不料飞来艳福,被清国公主看上,成就一段小宝与建宁的佳话...... 老子就是强盗出身,咋滴?不服吗? 莫名其妙做了现成驸马,跳梁小丑摇身变成国家栋梁,三言两语玩转朝廷,粗鲁语言顿时风靡朝廷上下,兼又有绝世美女真情投怀送抱...... 天啊,这是啥世道!小小山贼玩转世
其它 连载 115万字
唐朝九千岁

唐朝九千岁

霜之小漠
唐朝九千岁简介: 苏阳有幸见到了一名传说人物。 明天的新太子,两个月后的新皇帝,未来的天可汗。 女皇武则天的公公,玛丽苏男主Pro Max版,大唐外挂第一人。 比《薛定谔的猫》还早一千年《贞观的史书》发起者,帝国最强の天龙,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前,假宦官苏阳正式踏上了大唐之路。
其它 完结 9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