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地书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返回北京的洪承畴,许多天都没有接到谢三木传回来的消息,就知道情况不妙,多半是

万两银子出了变故。

其实洪承畴此时的处境并不好。

投降满清后,洪承畴的仕途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虽然皇太极对于洪承畴这样级别的明朝官员的招降是极其重视的。

相传被俘后洪承畴绝食数日,拒不肯降。皇太极派所有能动用的人前去劝降,均被大骂而回。

皇太极仍不放弃,特命最受宠信的吏部尚书范文程前去劝降,看他是否果有宁死不屈的决心。

范文程至,洪承畴则大肆咆哮,而范文程百般忍耐,不提招降之事,与他谈古论今,同时悄悄地察言观色。

谈话之间,梁上落下来一块灰尘,掉在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一面说话,一面“屡拂拭之”。

范文程不动声色,告辞出来,回奏皇太极:“承畴不死矣。承畴对敝袍犹爱惜若此,况其身耶?”

皇太极接受了范文程、张存仁等的专业意见,对洪承畴备加关照,恩遇礼厚。

隔日,皇太极亲临太庙,洪承畴立而不跪。

皇太极问寒问暖,见洪承畴衣服单薄,当即脱下自己身上貂裘,披在洪承畴的身上......

但是也有野史记载,洪承畴之所以投降,是与一个女人有关,这人就是皇太极的正牌夫人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

这个女人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大玉儿了,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了。

据说是皇太极用布木布泰施了美人计,用秘药给洪承畴吃了之后......

之后洪承畴则归降了满清。

无论洪承畴是出于何种原因归降,他的归降的确是开创了一个封疆大吏,中央大员投降满清的先河。

但是洪承畴投降之后,皇太极对其十分忌惮,属于严加防范形式。

虽然对洪承畴礼遇有加,但也只是作为一個咨询的参谋而已,从未授予其任何实质性的官职。

直到皇太极死后,顺治登基,多尔衮监国,才重新启用洪承畴,被放出来后的洪承畴,丝毫不念旧情,打压农民起义军、镇压南明军等等,比满人做的还勤快。

洪承畴宣导儒家学术,针对顺治皇帝不崇信孔孟,提出意见,为满汉的合流打下基础。洪承畴也建议清廷采纳许多明朝的典章制度,献计甚多,大多被清廷信纳,加以推行,用以完善清朝的国家机器。

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承畴建议满洲统治集团也须“习汉文,晓汉语”,了解汉人礼俗,淡化满汉之间的差异。

钱默《华夏论》中的许多主张其实是非常对洪承畴胃口的,洪承畴本身也是这样主张的。从这点上来说,他们还真是颇有“师徒渊源”。

所以尽管对钱默的真实意图深表怀疑,洪承畴还是欣然接受了钱默的拜师,并将这《华夏论》通过邸报宣传出去,试试各方的反应。

本次回京也是为了看看朝堂上的反应,有没有机会一起推动钱默“民族融合,华夏一统”的主张。

这些日子洪承畴已经和范文程,宁完我这些老牌的降臣,以及陈明夏和冯铨这样的“新生派”领袖都做了些简单的沟通,这些人都明里暗里表示支持。

毕竟这是可以为他们这些汉奸洗白的机会,反正又不是自己出头,他们也是乐见其成的。

到时候只要多尔衮没有明显表示反对,他们就会顺水推舟,促成此事。

当然在没有搞清多尔衮的真实态度之前,他们是不会轻易表态的。

这种涉及大清国策,又事关满汉关系的事情,他们可不敢轻易沾边,搞不好就得把自己给赔进去,断送自己大好的“汉奸生涯”。

洪承畴身为明清两朝重臣,也是朝堂上的老狐狸了,背着主子私下串联搞逼宫的傻事他是不可能去做的。

也只是借着钱默的名义随口小范围的提两句,试试几人口风罢了。

没有得到多尔衮的首肯前,他是万万不敢提议的。

顺治和孝庄对洪承畴还是非常信任的,凡事都喜欢征询洪承畴的意见。

就连顺治继位也是洪承畴暗示孝庄后才取得了多尔衮的支持,所以顺治继位后洪承畴才会得到重用,被任命为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

但是此时满清朝堂的话语权其实更多的掌握在“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手中。

其实洪承畴和多尔衮的关系也不错,不然只有皇上和皇太后的支持,洪承畴断然无法总督南方。

不过对于多尔衮态度,洪承畴还真是没有把握,他也不会傻到自己主动去试探多尔衮的反应。

其实对于洪承畴来说,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自然就是钱默和他所献的

万两银子。

借着钱默献银

万两的事,来试探多尔衮的反应。如果摄政王不高兴,就不会对钱默大加封赏。

如果摄政王对钱默大肆封赏,则表明了对其背后言论的态度。而后再由钱默来上书“民族融合,华夏一统”的主张,朝堂上的阻力就会小很多。

反正横竖有钱默这个“背锅侠”冲在前头。如果钱默真能得到摄政王的赏识,洪承畴自然愿意为这个爱徒在政治上背书。

反之,钱默则只能用来“背锅”了。

洪承畴之所以愿意冒一定风险来推动钱默这个言论,一方面是出于为自己洗白以及纠正“剃发令”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转移矛盾,保全自己的政治利益。

虽然洪承畴负责招抚南方以来,为打击南明不遗余力,招抚了大量前明势力,为稳定江南局面做做出了不小贡献。

但他一个汉臣权柄过重,遭到了各方势力的不满。

八旗贵族早就对洪承畴早就颇有微词,认为一个汉人不应该权柄过重。

而洪承畴身为南方人,在朝堂上自然遭到了以冯铨为首的“北党”攻击。

但洪承畴这样一个资历深厚的重臣,自然不会去投靠一个后生晚辈的“南党”领袖陈明夏。

于是本无意党争的洪承畴,反而遭到了朝堂上南北两党的同时攻击。

之前任命马国柱为两江河南总督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朝廷要开始收回其权柄了。

故而洪承畴顺水推舟,借着钱默献银一事,提出“民族融合,华夏一统”的主张,来和南北两党缓和关系,重新达成政治默契。

谢三木的音信全无,让洪承畴深感情况不妙。

今天的朝会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清朝突出礼仪的朝会,分大朝、常朝两种;

大朝,即元旦、万寿、冬至三大节皇帝要亲临太和殿,接受官员上表庆贺的朝会;

常朝则次数较多,每月初五日、十五日、二十五日举行,地点及内容与大朝类似。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大秦: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

大秦: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

大铃铛
大秦: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简介: 大铃铛书友Q群:429537593 欢迎加入 重生到秦朝末年,眼看秦始皇就要东巡而死于途中,李肇决定先从秦始皇身上赚些快钱,再远离这个地方,殊不知,秦始皇竟然能听到他的心声,给他封爵封官,将他绑定于大秦。 秦始皇说:“你敢溜,没收你千万财产。” 李肇害怕了,说:“陛下,我不溜了,我愿意给你养生品,助你延年益寿。” “给你出谋献策,改变大秦即将灭亡局面;给你现代化
其它 连载 253万字
我到明朝开特区

我到明朝开特区

宸翕
我到明朝开特区简介: 骚年! 见到我天朝上民,还不献上你的膝盖!
其它 连载 210万字
魏小宝的强盗生活

魏小宝的强盗生活

黄石
魏小宝的强盗生活简介: ; 好汉不吃眼前亏!奶奶滴!老子就喜欢做乌龟!魏小宝发出感慨,毅然被招安。 做了清国的芝麻小官,每天混日子,不料飞来艳福,被清国公主看上,成就一段小宝与建宁的佳话...... 老子就是强盗出身,咋滴?不服吗? 莫名其妙做了现成驸马,跳梁小丑摇身变成国家栋梁,三言两语玩转朝廷,粗鲁语言顿时风靡朝廷上下,兼又有绝世美女真情投怀送抱...... 天啊,这是啥世道!小小山贼玩转世
其它 连载 115万字
唐朝九千岁

唐朝九千岁

霜之小漠
唐朝九千岁简介: 苏阳有幸见到了一名传说人物。 明天的新太子,两个月后的新皇帝,未来的天可汗。 女皇武则天的公公,玛丽苏男主Pro Max版,大唐外挂第一人。 比《薛定谔的猫》还早一千年《贞观的史书》发起者,帝国最强の天龙,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前,假宦官苏阳正式踏上了大唐之路。
其它 完结 9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