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吴呸了一句粗口,赶忙追上。刚到京兆府门口,一个衙差踱步到二人面前。
“李捕头,永平县衙来禀,西山附近发现一具焚尸。这事和你在查案件相似,府尹大人让你带人去一趟”。
新的焚尸,难道是赵安?
在听过王总管的话后,李九天做出了新的猜测,怀疑赵安其实已经出了意外,不然没理由这时候离开路通商行。
要从商行中盗出这么多精铁,只靠他一个人很难做到,很可能是有同伙,如果是他的同伙杀了赵安而后又杀许小莲,那这件事就合理了。
李九天立马带着人又匆匆忙忙的朝着永平县而去。
永平县衙距离京城二十里地,等李九天几人到达时,已经是日落时分。
身穿绿色官袍的永平县令已经等候多时,看见京兆府的人终于到了,亲自迎接进县衙中。
“李捕头,事情是这样,今天上午进西山砍柴的几名樵夫,发现有三人在鬼鬼祟祟的烧东西,好奇心驱使下几人走了过去,一看不要紧,这烧的竟是人,随后这几位樵夫控制住烧尸的三人,并且来县衙报了案。现在死者和烧尸的三人都再县衙中”
县令边说边走,直到来到一间房屋中。
周遭墙壁上凝结着水珠,头上的房梁长着一块块的霉斑,角落的石砖上还覆盖着青苔。正对面的长木桌紧靠着墙,就像刚用水洗过一样。
揭开木桌上的白布,果然是一具被烧过的尸体,和许小莲不一样的是,这具尸体上有衣物的残留,应该是连同衣物一同焚烧的。李九天看着尸体的轮廓,这应该是一个男人。
难道是赵安?
李九天摇了摇头,否认了这个想法,赵安的画像在路通商行中见过。面前的焦尸不仅面部轮廓不像,身高也相差很远。
“带我去见见烧尸的人”。
县令闻言,带着李九天朝刑房走去。
三人被关在同一间牢房中,靠里墙的地上铺着稻草,一人斜躺在上面,其余两人则是坐在地上,目光看着铁栅栏外,似乎是在期待有人能来。
“嘎吱~~”
听见牢房门被打开,三人同时起身,双手抓住铁栅栏大喊:
“大人,我们冤枉,人不是我们杀的”。
李九天走到铁栅栏外,面前这三人穿着打满补丁的麻布衣,皮肤很黑,抓在铁栅栏上的手长着老茧。
“既然没杀人,为何要焚尸”。
听见李九天的问话,三人面露哀伤,其中一人说出缘由。
【死的人叫郑才,四人是同村村民,年初来到京城做活,可半月前郑才突发恶疾,本以为是小病,过几日便好。可过了几日却愈发严重,这才找来一郎中,郎中直言已经无药可医,让三人准备后事。
听完郎中的话三人傻了眼,几人的村子离京城千里路程,走一趟需要大半月时间,若是现在回乡,只怕颠簸两日,郑才就得一命呜呼。
郑才也知自己时日无多,叫来三人说了自己的想法。
“村里老人总说落叶归根,没想到如今自己却要落个客死他乡的下场。现在我也不求别的,只求三位兄长把我带回去,回乡路途遥远带着我的尸身多有不便,等我死后就把我烧了,能把我骨灰带回去也算是落叶归根了”。
昨夜郑才病逝,天不亮三人带着郑才尸身来到西山中,找到一处僻静开阔地开始焚尸,不料被樵夫撞见,还报了官。】
得知缘由后的李九天,心情复杂,历朝历代受苦的总是百姓,他没法改变,同时对三人的同乡之情,也很敬佩。
随后让两位京兆府差役去郑才做工之地核实情况,而后让县令找一个僻静之地,把尸体彻底火化掉,看着远处的火焰和黑烟,心中的五味杂陈。
不久,去核查的差役回禀,告诉李九天却有此事。
火化完后,郑才的三位同乡带走了全部的骨灰。骨灰中夹杂着柴灰、泥土足足装了五个大陶罐,为了保护陶罐,三人又在外面加了一层厚厚的稻草。
临行时,李九天从怀中掏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说:
“银子不多,你们三人每人十两,剩下二十两给郑才的家人”。
三人没想到面前的捕快不光帮了自己的大忙,还要给自己银子。
直接扑通的跪下,一人竟是流下泪来,一字一顿的说:
“多谢大人,真没想到还有你这样的好官,请问大人的名讳,以后有机会我们一定报答大人的恩情”。
李九天赶忙扶起三人,寒暄几句后目送三人离开了永平县。
来永平县时还以为死者是赵安,找不到赵安的尸体就验证不了自己的猜测,但专门去找赵安无异于大海捞针,现在只能寻找别的突破口。
处理完郑才的事,天色也黑了下来,李九天几人举着火把,借助月色回了京兆府。
彼时,春风巷。
夜幕黑沉,在巷子外很难看清里面的动静,张二胖索性带着三人直接藏在了许清平家大门正对面的房顶上。
突然,一个男人走进春风巷口,脚步声在安静的巷子里格外刺耳,几人目光看向这边,巷子里很黑,看不清来人面容,待走近些张二胖在房顶勉强能看清其轮廓。
男子身材高挑,穿着白色长袍,头带发簪,一身书生气,和许清平之前所说送信人很像。
男子前后张望一阵,发现没有来人,慢慢走到许小莲家门口,从怀中掏出被黄纸折叠包裹着的信,同时还拿出一枚银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