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 战败的影响,预言战局 (第1/2页)
东鸭西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
;&
;第
章战败的影响,预言战局
&
;&
;岭北之战,明军大败。
&
;&
;朱标是明白这一战的份量,洪武三年之后,大明基本收回了历代中原王朝的传统土地,完成了自己的战略布局。
&
;&
;但接下来应该怎么做,朝廷中有两种不同的声音。
&
;&
;其中有文官主张的,依托长城,和北方游牧民族长期周旋……
&
;&
;这是历朝历代王朝的选择,也是最为保守的选择。
&
;&
;朱元璋一开始,本来也倾向于这种选择,可是徐达的坚持,让他改变了主意。
&
;&
;老朱自己的心思,也有以攻代守的意思,加上明军过去几年,一直百战百胜。
&
;&
;“这些年也是大伙过得太顺了,所以该有此一拜呀!”
&
;&
;朱元璋让其他人退下,转身走进御书房。
&
;&
;他第一时间让朱标将所有的战报都拿出来,然后比对着地图复盘这场战争。
&
;&
;“原来,一开始,我大明的军队就落入王保保的圈套……
&
;&
;你娘家舅舅的两场大胜,不过是人给我大明设下来的套!
&
;&
;徐达的失误,就是从这两场大胜开始……”
&
;&
;朱标最为佩服朱元璋的一点,是哪怕面对一场大失败,老朱依然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到理性的状态。
&
;&
;“蓝玉的两次胜利,看似大胜,其实并没有拿到什么实在的好处!
&
;&
;我大明的军进入漠北,无论是天时地利,其实都不太行!
&
;&
;大意了,大意了……
&
;&
;好在徐达终究没有昏了头,王保保也忌惮他,这才让他有了全身而退的机会。
&
;&
;可是……”
&
;&
;朱元璋吐出一口长长的气,这一战带来的影响,很有可能是未来大明二百多年的国策改变。
&
;&
;连老朱自己,都怀疑他是不是错了。
&
;&
;为什么要深入漠北,是因为自己被远迈汉唐的理想给迷惑住了吗?
&
;&
;“父皇,事情还不到最坏的时候!
&
;&
;至少徐将军稳住阵脚,还有反击的机会……”
&
;&
;“战争哪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徐达犯下的最大的错误,是让朕一开始定下的三正二奇的战略丢弃不顾!
&
;&
;他的冒进,让保儿那边,也承受巨大的压力!
&
;&
;三路大军,相互呼应,才是最重要的。
&
;&
;中路军的冒进,也害到保儿了……”
&
;&
;朱元璋口中的保儿,正是他的外甥,大明的曹国公李文忠。
&
;&
;李文忠的东路军,失了中路军的照应,加上东路的敌人远超大明的预期,李文忠虽然能维持胜局,却都是惨胜。
&
;&
;这并不是朱元璋期望的结果。
&
;&
;“要是遇春在就好了……”
&
;&
;朱元璋此时,无比怀念常遇春。
&
;&
;徐达最佳的伙伴,还是常遇春。
&
;&
;东路这种局势,常遇春在的话,也许还能打开局面。
&
;&
;李文忠和常遇春,并不是一个风格的将领,也终究差了他一筹。
&
;&
;常遇春虽然没死,但常遇春也等于死了。
&
;&
;……
&
;&
;夜,深!
&
;&
;岭北战败带来的影响,却不仅仅局限于皇宫。
&
;&
;李善长的相府,这位老宰相在皇帝得知此事的不久,也受到了前方的战报。
&
;&
;“徐达竟然败了!”
&
;&
;李善长死死盯着那份战报,写满了不甘心。
&
;&
;“遇春要是在就好了……”
&
;&
;他和皇帝一样,念叨起常遇春。
&
;&
;如果有常遇春在,徐达也许就不会孤军冒进。
&
;&
;就算徐达犯了错误,常遇春也有能力稳住东部的局势。
&
;&
;“天不佑大明,我大明终究不能远迈汉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