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达者为师,见证奇迹 (第1/2页)
东鸭西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
;&
;第
章达者为师,见证奇迹
&
;&
;先生?
&
;&
;萧九贤的称呼,让他一愣。
&
;&
;等等,他怎么就叫自己先生了?
&
;&
;“萧老先生,您可别跟小子开玩笑!”
&
;&
;萧九贤见张异一本正经的着急模样,哈哈大笑:
&
;&
;“达者为师,老夫确实是跟小真人学习医术,这句先生不为过!”
&
;&
;张异无可奈何:
&
;&
;“我还跟先生学习传统医学呢,这不是相互学习嘛,
&
;&
;咱们算是扯平了……”
&
;&
;“这不一样……”
&
;&
;萧九贤摇摇头,却没有继续争辩下去!
&
;&
;接下来的几日,萧九贤干脆住在道观里不走了。
&
;&
;张异也实现自己的诺言,将自己知道的关于医学的东西倾囊相授。
&
;&
;高纯度医用酒精的提取,消毒的方法,还有关于解剖学的内容。
&
;&
;两个人将炼丹房的猴子都霍霍了一遍,确定了输血的可靠性之后。
&
;&
;张异和萧九贤又尝试制作生理盐水……
&
;&
;不过让张异遗憾的是,他暂时没有原料,自制葡萄糖注射液。
&
;&
;“也许等黄英大哥从美洲回来,有了玉米,这葡萄糖才有可能大规模的提取。”
&
;&
;张异虽然遗憾,不过就算他教导的部分知识,也算是给萧九贤带来足够多的震惊。
&
;&
;可以说,除了大蒜素这个大杀器的配方,张异已经将该教的都交给萧九贤。
&
;&
;“先生大德!”
&
;&
;萧九贤整理了整整两个箱子的资料,这是他准备回去著书立作的东西。
&
;&
;当他再次给张异行了一个师礼之后,这次张异受了。
&
;&
;“我并无心思在医道上发展,就麻烦先生了!”
&
;&
;张异和萧九贤在相处的这几日里,也感觉到这位老先生对医学的执着。
&
;&
;萧九贤与他交往,并无太多的利益牵扯。
&
;&
;只有志同道合的默契。
&
;&
;“那老夫走了,这几日下来,老朱早就勉强支撑……
&
;&
;回去,好好睡他一觉!”
&
;&
;“萧老先生,您可要好好保重身体!”
&
;&
;“那是自然,不将这些著作写出来,老夫就是死也不瞑目!”
&
;&
;道观门口,张异亲自送萧九贤上车,这位神医消失在街角的尽头。
&
;&
;徐家丫头和小孟瑶,分别立在他左右。
&
;&
;张异斜眼看了徐家丫头一眼,无可奈何。
&
;&
;这丫头和孟瑶形影不离,李氏在徐府修养,她和孟瑶倒是经常来道观。
&
;&
;张异的医术,如果说萧九贤学了九成,徐家丫头起码也学走了五成。
&
;&
;她本就聪明,比起萧九贤来说,徐家丫头对于张异许多名为炼药之术的化学手段,也学了去。
&
;&
;比起萧九贤,她倒是更像自己的弟子。
&
;&
;“他要是真修道还好……”
&
;&
;小张异捏了捏山根,头大……
&
;&
;“小真人!”
&
;&
;张异正准备回去,却见一个老仆人由远及近。
&
;&
;“小真人!”
&
;&
;来人张异倒是熟悉,是一直陪在刘伯温身边的老仆人。
&
;&
;他见了张异,先是行礼,然后道明了他的来意:
&
;&
;“我家大人让我转告先生,这几日不要轻易离开道观!
&
;&
;宫里那边传来消息,应该是十拿九稳!”
&
;&
;“朱标肯出来了?”
&
;&
;张异闻言大喜,他让刘基去说动朱标出行,本身就没有抱有太大的希望。
&
;&
;如果此行能成行。
&
;&
;朱家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三个皇子,他都能扯上关系了。
&
;&
;“请老先生回复刘夫子,贫道就在道观中等候!”
&
;&
;张异算了算日子,稻谷的收割,也就在这几日了。
&
;&
;“那老仆就回去回报老爷……“
&
;&
;……
&
;&
;此事,东宫!
&
;&
;朱标有些头疼,他眼前站着的两批人。又因为浙东的民变争吵不休。
&
;&
;关于税法改革的事,惹得地方上反弹的声音不断。
&
;&
;作为始作俑者的刘基位置尴尬,而李善长等人,自然也不会放过他。
&
;&
;“殿下,这浙东民变,不得不处置!
&
;&
;要么您给个意见,要么咱们八百里加急请教陛下!
&
;&
;臣弹劾汪广洋,陛下当初因为他不作为而拿了他宰相的帽子,可他去行中书省当平章政事,却依然如此!
&
;&
;此人辜负陛下的信任,不但臣等中书省同僚对他不满。
&
;&
;就是下边的官员,也都告到中书省来了……”
&
;&
;李善长一番陈词,先将汪广洋说得一文不值。
&
;&
;朱标眉头微皱,这个汪广洋的表现,确实有些过分。
&
;&
;朱元璋身边的老臣有许多,但称得上没有派系,且为他信任的人只有两个。
&
;&
;杨宪和汪广洋。
&
;&
;这两个人仿佛是走了两个极端。
&
;&
;一个跋扈至极,一个却宛如石佛。
&
;&
;这两个人,确实深深伤了朱元璋的心。
&
;&
;但老朱还不死心。
&
;&
;将汪广洋从宰相的位置上撸掉,却将他放在改革前线的浙江,就是希望汪广洋能做出一点事。
&
;&
;如果他再和稀泥下去,皇帝的杀意恐怕要抑制不住。
&
;&
;朱标忍不住问:
&
;&
;“那李先生认为,应当如何?”
&
;&
;李善长道:
&
;&
;“换掉汪广洋,并处置挑起民变的士绅……
&
;&
;该杀的杀了……”
&
;&
;他这一番话,说得杀气腾腾。
&
;&
;刘基的眉头挑了一下:
&
;&
;“李大人,您这是要杀谁?
&
;&
;是杀那些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
&
;&
;李善长冷笑:
&
;&
;“无辜,如果这百姓无辜,不显得刘大人您特别无能,这民变的根源是什么,是刘大人您提议的税改法案……
&
;&
;本相要是你,都该躲在一边,还自己跑出来丢人现眼?”
&
;&
;众人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刘基身上。
&
;&
;刘基默然无言。
&
;&
;“说起来,老夫还是帮你刘大人擦屁股!”
&
;&
;李善长说完,转向太子朱标:
&
;&
;“殿下,陛下监国不在,您就是拿主意的人,这件事真的不能再拖了,若是民变变成造反,那就来不及了!”
&
;&
;李善长说得情真意切,朱标也陷入犹豫之中。
&
;&
;他没有朱元璋那般定力,这阵子中书省送上来的奏疏,实在太多了。
&
;&
;浙江各地的官员,都纷纷上书请朝廷给个说法。
&
;&
;要么弹压民变,要么就妥协算了。
&
;&
;最严重的一个地方,百姓甚至已经冲入县衙,县太爷夺门而走。
&
;&
;他自己承受的压力也非常大。
&
;&
;“刘大人,您怎么看?”
&
;&
;朱标转向刘基,刘基道:
&
;&
;“臣以为,汪广洋的做法,乃是对的……
&
;&
;他在中书省的不作为,是懒政,是明哲保身!
&
;&
;可在浙江的不作为,却是贯彻陛下的做法!
&
;&
;民变并非在陛下离京之后发生,陛下走之前,此事就有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