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文武分离,宰相和老丈人 (第2/2页)
东鸭西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
;&
;“预言未来的本事……”
&
;&
;……
&
;&
;第二日,朝会。
&
;&
;李善长再次提议,让常遇春入中书省。
&
;&
;百官附议,乌泱泱跪倒一片。
&
;&
;朱元璋脸上出现迟疑之色,总是下不来决心。
&
;&
;可是如果拒绝……似乎……
&
;&
;“陛下,臣反对!”
&
;&
;刘基主动站出来,站在百官的对立面。
&
;&
;他的出现,就是同一个派系的官员,也大吃一惊。
&
;&
;常遇春和徐达虽然从出身来说,属于淮西派的人,可这二人很少参与朝堂中的争斗,属于不持立场的中立之人。
&
;&
;常遇春入中书省,从某种程度上说,浙东派的人是欢迎的。
&
;&
;就如徐达在中书省的时候,他从某种程度上,是平衡了李善长和浙东派的争斗。
&
;&
;刘基站出来,去得罪一个没必要得罪的人,属于有些过了。
&
;&
;“刘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
&
;&
;是觉得遇春抢了你的位置?”
&
;&
;李善长和刘基也是老冤家了,刘基话音刚落,皇帝还没说话,他先给讽刺上了。
&
;&
;且他这句话,有些杀人诛心的意思。
&
;&
;果然他说完,朝中其他大臣的目光也变得玩味起来。
&
;&
;从汪广洋被贬,朝中能当右相的人选,其实选来选去也就那几个人。
&
;&
;刘基作为最热门的人选,他初来反对,所有人都会觉得他居心不良,有自己的想法。
&
;&
;刘伯温面对满朝文武质疑的眼神,淡定自若。
&
;&
;“刘基,说说你的理由!常遇春为什么不能入中书省?”
&
;&
;朱元璋见刘基帮自己出头,眼里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欢喜,他压下情绪,淡然问道。
&
;&
;“陛下,臣首先觉得,常将军的身份不合适。中书省虽然军政一体,但毕竟还是处理政务的机构,常将军在战场上自然是英雄,但处理政务未必擅长!
&
;&
;所谓术业专攻,让一个人去处理他不擅长的工作,本身就不是一件好事。
&
;&
;更何况中书省右相干系重大,并非儿戏!”
&
;&
;“陛下,臣不认可!”
&
;&
;李善长见皇帝低头沉思,心想事情不妙,他主动开口:
&
;&
;“刘基也说了,既然中书省分管军务,常遇春入中书省,又何来不擅长之说?
&
;&
;以前徐达做得好,常将军自然也能做好!
&
;&
;陛下,中书省事务繁忙,臣也需要一个能帮臣分担的右相,臣想来想去,还是常遇春合适!”
&
;&
;“臣附议!”
&
;&
;“臣附议!”
&
;&
;百官再次附议,声浪直接压过刘伯温的反对声,关于常遇春入中书省的事,似乎已成定局。
&
;&
;李善长见刘伯温依然跪着不起来,眼神得意。
&
;&
;你反对又如何?
&
;&
;有些事情,终究是徒劳无功。
&
;&
;“陛下,臣还是反对,李大人说得不对……”
&
;&
;刘基跪在地上,大声道:
&
;&
;“术业专攻,让一个将军入中书省,本身就不合理,但这不是常将军的错,是朝廷制度不合理!
&
;&
;中书省乃是处理政务的机构,却节制大都督府,将主管军务的大都督府变成中书省的附庸……
&
;&
;文武不分,这是天大的隐患!
&
;&
;臣并非想要反对陛下重用常将军,而是希望陛下改革中书省!
&
;&
;让大都督府回到它应该有的位置,从中书省分离!
&
;&
;常将军入主大都督府,臣绝无二话!
&
;&
;臣非反对常将军,而是反对中书省文武不分。
&
;&
;臣请求,陛下改制中书省,文武分离!”
&
;&
;文武分离!
&
;&
;改制中书省!
&
;&
;刘基话音一落,满场哗然。
&
;&
;李善长和中书省一众大员面色铁青,这老小子哪是想要入中书省呀,他分明是要夺中书省的权力。
&
;&
;军务,也是中书省权力的一部分,这部分权柄是从龙凤年间到现在,大明特殊的外部环境造成的特殊情况。
&
;&
;李善长何尝不知道这事不合理,可到了手的权力,谁舍得失去?
&
;&
;他留常遇春,多少就是想要利用常遇春,试探陛下的态度……
&
;&
;可谁想到,出了刘基这样一个搅局的。
&
;&
;“陛下,自古以来,任何朝廷都是文武分治,可有任何一个朝廷,中书省主管军政之权?
&
;&
;以前朝廷前线战事紧张,当成权宜之计可行。
&
;&
;但如今我大明北方的局势逐渐明朗,此事往往不可再继续下去。
&
;&
;以前,大都督府没有一个能掌事之人,如今常将军回来,大都督府就该从中书省独立出去
&
;&
;臣请陛下改制中书省,拨乱反正!”
&
;&
;连拨乱反正都用出来了,李善长倒吸一口气,这老家伙该死。
&
;&
;李善长望向皇帝,却发现朱元璋的脸上,逐渐出现一丝笑意。
&
;&
;他心头一凉,知道自己的算计大概率是落空了。
&
;&
;果然,老朱转头问:
&
;&
;“李先生,你认为刘基的提议如何?”
&
;&
;朝中百官的目光,齐刷刷落在李善长的身上,李善长差点破口大骂。
&
;&
;他倒是想反对,可他太了解朱元璋了。
&
;&
;他可以花一些小心思去维护自己的权力,但如果他表现出任何恋权的意思,那就要上这位陛下的黑名单了。
&
;&
;李善长深吸一口气,强行吞下刘基送的一杯苦酒。
&
;&
;他跪下,说:
&
;&
;“中书省掌管军政大权,乃是陛下因势导利的结果,自我大明往前,却无前例!”
&
;&
;李善长先将这锅甩回去给皇帝,然后继续说:
&
;&
;“朝中制度,皆由陛下定夺,中书省目前的权柄也不是谁争抢来的,陛下如果觉得这制度不妥,自然会由陛下改制!
&
;&
;刘基此言,&#
;.
h.&#
;&#
;分明是藐视陛下,请陛下明鉴!”
&
;&
;一席话下来,李善长将自己那点小心思摘得干干净净,还反咬刘基一口。
&
;&
;刘基深深看了李善长一眼,却发现李善长也在偷偷看他。
&
;&
;两个老狐狸彼此对视,又迅转移视线。
&
;&
;底下的两位重臣的龙争虎斗,自然落在朱元璋的眼中,老朱很高兴!
&
;&
;刘基这个提议,正好替他解围了。
&
;&
;常遇春入中书省这事,朱元璋是反对的。
&
;&
;可如何拒绝此事,才不会寒了老常的心,朱元璋也犹豫。
&
;&
;尤其是那些不能说出来的顾忌,刘基也帮他扼杀了。
&
;&
;这让朱元璋看刘基顺眼不少。
&
;&
;“朕考虑考虑,退朝吧!”
&
;&
;朱元璋站起来,准备离开。
&
;&
;百官跪拜,恭送皇帝。
&
;&
;刘伯温正准备走,被太监给留下来。
&
;&
;“陛下要见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