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胜利阴影下,是血淋淋的罪 (第1/2页)
东鸭西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
;&
;第
章胜利阴影下,是血淋淋的罪
&
;&
;清明前后那几场大战,毫无疑问是今年大明最大的胜利之一。
&
;&
;海防问题,从元末开始一直困扰沿海百姓。
&
;&
;元也好,如今的大明也罢。
&
;&
;都没有真正如此大规模的杀过倭寇。
&
;&
;此消息传回来,那些利用僧道问题逼宫的百官都暂时放弃这个问题,彻底陷入狂欢。
&
;&
;一系列战争,有将近一万的倭寇葬身或者被俘虏。
&
;&
;至少今年之内,甚至未来几年。
&
;&
;都能大幅度减少倭寇侵扰大明边境。
&
;&
;老朱一开始确实很高兴。
&
;&
;这场战争带来的一个重大的战果就是,沿海百姓,尤其是山东沿海的百姓,对大明军队和朝廷的认可度快速提升。
&
;&
;原本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三五十年去安抚的民心,一场战争给加速了进程。
&
;&
;更不用说,玄武军的首胜,玄武大炮的杨威,都让朱元璋龙颜大悦,甚至还喝了一些小酒。
&
;&
;只是随着检校的详细报告出来,老朱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了。
&
;&
;“这侵扰胶州的百姓,起码有三成是我华夏人……
&
;&
;其中蒙古人一,色目人半成,其余全是汉人!
&
;&
;俘虏百姓中,汉人也占据三成!
&
;&
;俘虏汉人中,操持福建口音者、吴地口音者过半……
&
;&
;又,苏州府……”
&
;&
;朱元璋念着检校送上来的报告,一股怒火从心头冲起。
&
;&
;朱标能感受到,环绕在御书房中的杀气。
&
;&
;他明白皇帝的杀机在哪,劝说道:
&
;&
;“父亲,那些侵扰海防的海盗中,虽然也有我华夏子民,但儿臣估摸着,这大概还是以方国珍,张士诚的旧部居多!
&
;&
;父皇也该明白,当初您放走不少这种人,他们流亡海外,对我大明有怨气。
&
;&
;且您这些年在江南的做法,更加重了当地百姓的怨愤。
&
;&
;这些人没了根基,在海上兴风作浪是正常之事!
&
;&
;咱们把人抓住了,按照法律制裁就是……”
&
;&
;朱元璋回头瞪了朱标一眼:
&
;&
;“就你会和稀泥?这些人里边,有多少是张士诚旧部,有多少是地方上的富户养寇自重,你也心知肚明!
&
;&
;朕让检校控制着这些人,可检校毕竟没有执法权!
&
;&
;朕很好奇,如果这些人带回应天,会有多少人睡不着?”
&
;&
;朱标闻言,叹息。
&
;&
;他虽然想要安慰朱元璋,可也明白父皇并非能轻易忽悠之人。
&
;&
;如果说这场大战,是大明前所未有的胜利,那有人欢欣鼓舞的时候,也有不少人暗自担心。
&
;&
;元末,江南各地豪强地主养寇自重,海上的贸易是做得风生水起。
&
;&
;这乱世,养一些兵马乃是自然而然之事。
&
;&
;王朝兴替,各路神仙起兵造反,一番厮杀下来,朱元璋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其他豪强的势力自然也被他瓦解。
&
;&
;在陆地上,皇帝能清除的隐患已经清除了。,
&
;&
;可这大海上,沿海的地主豪强们养的兵马,却因为远离王朝兴替战争保留了下来。
&
;&
;等新朝建立了,这些人一边继续在海上做着贸易,攫取大量的财富。
&
;&
;他们养的那些人,许多人有时候也不介意做下强盗。
&
;&
;虽然这并非倭寇的主流,可也表明了一些问题。
&
;&
;那就是倭寇作乱,其实有不少内奸在跟那些倭寇里应外合。
&
;&
;这些江南富户,他们在乡里铸高墙,养乡兵。
&
;&
;就算有倭寇侵扰,他们的损失也是最低。
&
;&
;可任由这种情况泛滥下去,最终受苦的,还是沿海的百姓。
&
;&
;这些人等海盗撤去之后,说不定还能占据那些因为肆虐无主的土地。
&
;&
;他们在大明的土地上,是乡绅,是大善人。
&
;&
;在海上,他们养的人替他们完成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事。
&
;&
;不对,也许那些士绅未必亲自指挥那些人,但就算他们对那些人失去了控制,依然不能洗刷他们身上的罪孽。
&
;&
;“这些人逃税,他们的财富是依托我华夏的土地攫取的,却不曾给朝廷纳税一分一毫!
&
;&
;这也就算了,他们反过来洗劫百姓,那就不要怪朕手下无情了!
&
;&
;他们身上的的每个铜钱,都是血淋淋的……”
&
;&
;朱元璋说不下去了,他深吸一口气,道:
&
;&
;“总而言之,朕会去信胶州,苏州……
&
;&
;让人将这些人全部带到京城!
&
;&
;倭寇就不用带了,让人就地,在百姓的见证下,全部给杀了……
&
;&
;清明虽然已过,这些人的人头,却可以祭天!”
&
;&
;“嗯!”
&
;&
;朱标亲自给父亲拟旨,送往中书省。
&
;&
;他知道这道圣旨过去,就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头落地。
&
;&
;倭寇死有余辜,可另一批人引发的风雨,才刚刚开始。
&
;&
;“陛下!高大人求见……”
&
;&
;父子二人正说着话,太监进来禀告。
&
;&
;“高见贤,让他进来!”
&
;&
;朱元璋一挥手,放高见贤进来。
&
;&
;高见贤见朱元璋杀气森然,一时间也吓住了。
&
;&
;“有事说事!”
&
;&
;朱元璋语气不好,高见贤也不敢怠慢:
&
;&
;“皇上,小真人想见陛下!”
&
;&
;“张异?”
&
;&
;朱元璋和朱标对视一眼,这太阳是从西边出来了?
&
;&
;从来只有他们去找张异,张异是很少见他们的。
&
;&
;“没错,是张异张小真人,他亲自去了书局找到小的……
&
;&
;他问小的您和太子殿下在不在应天府?臣回答不在。
&
;&
;小真人的语气似乎有些焦急,但臣问他有什么事,他却不肯说……
&
;&
;只是他交代臣,如果陛下来应天,或者有渠道联系到陛下,让陛下最好找他……
&
;&
;如果找不到,他明天带一封密信过来,让臣交给陛下!”
&
;&
;“这家伙不是遇见什么麻烦了吧?”
&
;&
;朱元璋从没见过张异会这么焦急处理一件事,那小家伙无论做什么,都是风轻云淡的。
&
;&
;老朱心想,是不是张异有什么急事需要自己帮忙?
&
;&
;他和朱标对视一眼,出宫……
&
;&
;“他在哪里?”
&
;&
;“小真人在清心观……”
&
;&
;马车在半个时辰之后,停在清心观门口。
&
;&
;朱元璋父子走进道观,跟老陌打了招呼之后,被引到后院去。
&
;&
;张异并没有在他熟悉的地方晒太阳,而是在书房里。
&
;&
;老朱自己喊道:
&
;&
;“人哪里去了?”
&
;&
;张异飞速从书房里跑出来。
&
;&
;“黄叔叔,黄家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