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张天师爷们,有事他真上 (第2/2页)
东鸭西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
;&
;有些人也暗自担心,如果宫里真的来人,或者里边修书的官员告到宫里,说他们聚众闹事,那可就不好了。
&
;&
;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
&
;&
;老张爷们就让他爷们去,他们什么都没干,可不该被老张牵连。
&
;&
;所以一行人马上离开原地,朝着朝天宫大门走去。
&
;&
;刚出走门不远,这些人跟宫里来的队伍不期而遇。
&
;&
;见这些人进入朝天宫,僧道大军心有余悸。
&
;&
;谁还敢说老张装病,他们肯定要跟对方说道说道。
&
;&
;都搞出这么大的动静,证明龙虎山上那位爷是真上。
&
;&
;“以后不管立场如何,至少龙虎山上的真人,贫道是服气的!”
&
;&
;“贫僧回去,给张真人祈福!”
&
;&
;虽然没有完成他们想要的结果,可是众人对龙虎山上的张真人也无半点怨言,他们带着敬佩且庆幸的心情离开清心观。
&
;&
;似乎是怕被牵连,脚步都快了几分。
&
;&
;刘渊然回头,他隐约觉得不对劲,但又说不上其他。
&
;&
;抗议的事没有头绪,让他心情焦虑……
&
;&
;而和他们的的复杂不同,
&
;&
;张正常的心情倒是不错。
&
;&
;朝天宫一个僻静的小院中,抱病在床的老张,正在跟儿子下一种叫做五子棋的玩意。
&
;&
;“圣旨到……”
&
;&
;外边传来王公公的声音,老张马上跳起来,往床上躺去。
&
;&
;张异收拾下自己的衣服,赶紧出去接旨。
&
;&
;“奉天承运,皇帝制约,龙虎山天师张正常,目无法纪,攻讦上官!
&
;&
;此等无良之行,实在有失道人风范,朕责令张正常闭门思过十五日,钦此!”
&
;&
;老朱的圣旨很有他个人的风格,不说废话,情绪很多。
&
;&
;张异代父亲接过圣旨,反而松了一口气。
&
;&
;闭门思过,这不是睡觉有人送枕头?
&
;&
;跟他猜想的一样,朱元璋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太过为难老张,尤其是父亲装病的情况下。
&
;&
;送走王公公,老张从病床上起来。
&
;&
;张异将院子的门关上之后,此地就再无外人。
&
;&
;“你这臭小子,邪门歪道果然有你一手!”
&
;&
;事情尘埃落地,老张的心情也好起来,他重新走到棋盘前坐下,安心品茗。
&
;&
;“有这件事顶着,至少爹你的风评不会被害,但同样没有坏陛下的好事!
&
;&
;虽然得罪了宋夫子,但这件事无关大雅!
&
;&
;陛下这罚你闭关半个月,您;连应付那些和尚道士都免了!”
&
;&
;老张叹了一口气,张异让他主动去找宋濂麻烦,故意起冲突,也不知道是对是错。
&
;&
;不过宫里的责罚不痛不痒,又隐约帮他解围。
&
;&
;似乎皇帝也认同他的做法。
&
;&
;既然皇帝是铁了心要削僧道的权柄,他作为道教领袖,自然不开心。
&
;&
;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听张异的话,给龙虎山留条活路也好!
&
;&
;“接下来,就只是等了,贫道被皇帝这一禁足,清明都过了!”
&
;&
;“没错,有十五天,足够这场大辩论进入白热化阶段,我龙虎山合法置身事外,就看那位刘道长,还要不要冒险……”
&
;&
;张异呵呵笑,将问题转到刘渊然身上。
&
;&
;“刘道长想要留下影响力,他就要自己去争才行,总想搭着龙虎山的便车,那可不行……”
&
;&
;张异落子,然后大声叫:
&
;&
;“爹,你输了……”
&
;&
;……
&
;&
;“看来,只能贫道入宫求皇上了!”
&
;&
;张正常与宋濂的冲突,仿佛就是油锅里浇了一瓢冷水。
&
;&
;应天府内,关于僧道纳税的事,越演越烈。
&
;&
;不过外边已经快打起来了,皇宫之内,依然风平浪静。
&
;&
;深宫中的皇帝,仿佛并不曾听到外界的风风雨雨,就连百官上的奏疏,也如石沉大海。
&
;&
;朱元璋不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
;&
;不说百官的奏疏,检校这种半公开的监察机构,朝廷也是人尽皆知。
&
;&
;皇帝的暧昧,让文官们的心越发焦虑起来。
&
;&
;朱元璋不表态,他们不自觉的加大力度。
&
;&
;龙虎山的道观,因为皇帝的一道勒令闭门思过的圣旨,在这场风波中置身事外。
&
;&
;可是其他佛道二门的人,却能感受到天空中越发凝滞的空气。
&
;&
;刘渊然也是这场风波中,承受着压力最大的一个人。
&
;&
;他是当朝宰相杨宪带过来引荐给皇帝,还被皇帝赐予道观的人。
&
;&
;其他寺院的高僧名道,已经逐渐感觉到来自官僚阶层的压力。
&
;&
;最明显的就是,许多人再也无法随意出行。
&
;&
;僧道们出门的权力,来自于他们认识的达官贵人的权力,当这些人的态度暧昧的时候,就是大家都按照彼此的立场站队之时。
&
;&
;刘渊然已经感受到这种来自于官和民之间的差异。
&
;&
;他出行的权力,一来自于杨宪,二来自于那位陛下的特殊对待。
&
;&
;事已至此,他似乎觉得,只能冒险一行。
&
;&
;刘渊然虽然不比邓仲修,也不如张正常,但理论上,他是可以求见皇帝的。
&
;&
;“师兄,你这样很冒险……”
&
;&
;“可是,终归有人要站出来!”
&
;&
;刘渊然拿着那份血书,出了道观,他一路走向皇宫,在门口跪下。
&
;&
;“贫道刘渊然,求见皇上!
&
;&
;贫道代表天下僧道,求皇帝给我等一个发声的机会!”
&
;&
;他这一跪,让应天府上下震惊。
&
;&
;这阵子热热闹闹的事件,虽然吵得震天响,但确实没有一个僧人道士,去闹到皇宫去。
&
;&
;刘渊然这一跪,仿佛导火索一般。
&
;&
;一股情绪似乎在所有人心中爆开。
&
;&
;这一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逼着皇帝摊牌。
&
;&
;甚至,朝中某些大员们,也期望这场争论能爆开。
&
;&
;朱元璋把他们晾在一边的感觉,让人实在太难受了。大家都需要一个宣泄口。
&
;&
;刘渊然从早上,跪到晌午。
&
;&
;他整个人都快虚脱了,&#
;宫里依然没有消息。
&
;&
;等待的人,心都沉了。
&
;&
;此时,宫里走出来一位公公,宣布:
&
;&
;“将血书交上来!”
&
;&
;皇上回复了,刘渊然激动万分,他试图站起来,却因为腿脚麻木,跌倒在地。
&
;&
;但他顾不得自己满身狼狈,他爬起来,双手捧着万言书交给太监。
&
;&
;“好了。你回去吧!”
&
;&
;太监收了血书,打发刘渊然走。
&
;&
;这一盆冷水泼下,
&
;&
;刘渊然傻眼了,其他在暗中观察的人也傻眼了?
&
;&
;事情都酝酿到这种程度了,皇帝还准备装死?
&
;&
;朱元璋没有装死,现在的他压根不会理会朝中的纷争,
&
;&
;清明将近,他在准备他的诱饵,
&
;&
;等待着猎物来临。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