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道门中兴,压倒性的胜利 (第1/2页)
东鸭西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
;&
;第
章道门中兴,压倒性的胜利
&
;&
;另外一件事?
&
;&
;邓仲修紧张地听着,黄老爷,不对,是皇帝老爷还有事?
&
;&
;“朕决定以朝廷的名义,举办一个药王太上的祭祀法会,这《太上》《微言录》和《药王经》,各自刊印十万本!
&
;&
;广发天下,军民共读!”
&
;&
;朱元璋的第二个诏命事情实在太大,邓仲修被惊得目瞪口呆。
&
;&
;皇帝老爷要为药王太上举办法会?
&
;&
;这对于道门来说,那可是比修元史本身更加全面的支持。
&
;&
;就朱元璋开国的时候对龙虎山和僧道的打压,但凡他不是脑子抽了,都做不出这种决定。
&
;&
;可老朱偏偏就做了,而且做得很彻底。
&
;&
;邓仲修一时半伙没办法回答朱元璋的问题,只是楞在原地。
&
;&
;“怎么,你龙虎山接不下这事?”
&
;&
;“接,接,接……”
&
;&
;邓仲修跳起来,这种事不接就是傻子了,他脸上都快笑开花,朱元璋看着好笑。
&
;&
;小邓有许多特质,看来并没有随着朝天宫多了一个主人而失去。
&
;&
;“皇上老爷,不对,陛下……
&
;&
;小道这就去信师父,让他赶紧来京城!”
&
;&
;“怎么,还没断奶?”
&
;&
;朱元璋今天牙尖嘴利的,说的邓仲修尴尬不已。
&
;&
;“朝天宫主持,也该独当一面!
&
;&
;这法会,就你来主持!”
&
;&
;“是,陛下!”
&
;&
;“对来,朕会让工部的加速朝天宫的扩建,你也看着点!
&
;&
;未来朕在那,估计会有不少事情!”
&
;&
;他说完,将邓仲修放出宫去。
&
;&
;邓仲修带着迷茫,匆忙而来,匆忙而去。
&
;&
;等他走后,朱标珊珊迟来,此时的朱元璋手里,早就有一本书卷。
&
;&
;《药王经》虽然还没有正式刊印,但皇帝想要一本,宫外的人早就送过来。
&
;&
;毕竟,朝天宫不是清心观,皇帝想要安排一些人,那是轻而易举。
&
;&
;“此书,确实不错,标儿,你过来看看!”
&
;&
;朱元璋将朱标喊过来。
&
;&
;张异这阵子的行动,父子二人其实也从检校那里知道,只不过没有邓仲修说得详细。
&
;&
;、
&
;&
;朱标拿起《药王经》,莞尔一笑;
&
;&
;“这就是张家弟弟做的那本经书?“
&
;&
;他翻开一看,一种硬核的感觉扑面而来。
&
;&
;《药王经》全名《药王太上说济世度人真经》,这与其说是一本经书,不如说是一本求生和治病的医术。
&
;&
;不过和《微言录》的深奥不同,张异似乎想要将许多东西以教义的形式《科普》出去。
&
;&
;简而言之,药王经就是微言录的简化版本。
&
;&
;而药王十训,就是药王经的简化版!
&
;&
;张异生活的那个年代,虽然宗教已经退出了社会主流,一切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
&
;&
;从教派本身而言,它是式微的。
&
;&
;可是因为不再占据主修,在传播的方式上,那种信息碎片化和简化的时代。
&
;&
;也拥有他独特的传播方式。
&
;&
;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对于不识字,且没有多少时间去学习知识的百姓,
&
;&
;天然契合。
&
;&
;系统化去学习一门学科当然是学习的主流,可做不到的时候。
&
;&
;碎片化反而利于知识传播!
&
;&
;朱标和朱元璋并不明白这种传播方式背后的意义。
&
;&
;可并不妨碍他们对药王经的认同。
&
;&
;这份认同,也来自对张异的信任,张异这家伙能利用任何可以利用的条件,为自己的理想推进。
&
;&
;“父皇推广药王太上,是为了此书?”
&
;&
;朱标将书放在桌面上,低声询问。
&
;&
;朱元璋点头:
&
;&
;“若是佛道二门都如张异一般改革,朕何须打压宗教?
&
;&
;僧道二门于君王而言,有好处,也有坏处!
&
;&
;它们能安抚人心,稳定民心,这是君王需要依赖他们的地方!
&
;&
;但这些和尚道士里边,出反贼的几率也极大,只要遇着事,稍微蛊惑一下!
&
;&
;它们也是祸乱之源!
&
;&
;你老子我上来打压张正常,倒真不是你爹我薄情寡义!
&
;&
;从天下稳定的角度来说,他们老张家在江西盘踞多年,光是门下弟子看家的护院,都有数百人上千人!
&
;&
;这种家族,放在哪个皇帝心里不会警戒?
&
;&
;老子不敲打敲打他,他张正常还真当自己是真的恩人呢!
&
;&
;别说老子,如果不是他生了个好儿子,朕可不会轻易放过老张家!
&
;&
;不把他们扒层皮,朕怎么稳定民心!
&
;&
;张异有句话说得没错,乱世务虚,盛世就该务实!
&
;&
;乱世呀,老百姓找不到活路,求求神仙,想想来世,那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
;&
;可这天下都太平了,一个个的都求来生去,谁给朕生产?
&
;&
;天界寺的和尚看不懂这个道理,当了那么多年的天师的张正常也看不到!
&
;&
;一个个的,都不如一个七岁,不对,今年他八岁了……”
&
;&
;朱元璋纠正了一下,重重说:“八岁小儿!”
&
;&
;朱元璋这个小小的动作,可把朱标给惹笑了。
&
;&
;朱元璋继续说:
&
;&
;“都像张异一样,把教义落在人间,落在实处!
&
;&
;朕不但不会打压他,还给他好处!
&
;&
;人间道教,发展生产!
&
;&
;这些技术通过龙虎山传播出去,那是实实在在给朕的江山谋福利!
&
;&
;朕不扶持他扶持谁?
&
;&
;且,还有哪家这么识时务,把忠君爱国给朕图墙上?
&
;&
;每个月还给道观的道士上爱国思想教育课……?”
&
;&
;朱标再也忍不住,捧腹大笑起来。
&
;&
;张异这家伙一副反贼属性,丹面上的功夫倒是做得十足。
&
;&
;他也明白龙虎山树大招风,恐惹灾祸。
&
;&
;其中最麻烦的,就是龙虎山的号召力。
&
;&
;对于一个宗门来说,办学教技术,还有关于药王太上的推广,那是龙虎山扩大影响力的好机会。
&
;&
;龙虎山的影响力越大,张异利用这个平台完成自己目标的效率就越好。
&
;&
;可他自己也明白,如果一个东西铺的太大,是很容易出事的。
&
;&
;就算老张家不想造反,你也要让皇帝相信你们不想造反才行。
&
;&
;所以思想教育这件事是不能落下的……
&
;&
;对于外放道士的再培训,控制,那是一定要落实到位。
&
;&
;一旦一地正一道的道士出现什么不好的苗子,龙虎山内部就要把它给扑灭了。
&
;&
;再退一万步说,哪怕他们管理得不咋地,至少也要让皇帝看清楚自己的诚意。
&
;&
;龙虎山这些改革,不能说效果显著,只能说立竿见影。
&
;&
;倒不是他做得多好,而是全靠同行衬托。
&
;&
;可以说,张家弟弟的每个改革,都落在皇帝心中的痛点。
&
;&
;“盛世务实!”
&
;&
;张异这句话,是真的击中老朱。
&
;&
;虽然大明此时还谈不上盛世,可新朝建立,总要朝着那个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