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1人修史,报仇我是认真的 (第2/2页)
东鸭西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为今之计,贫僧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赶紧将修元史的事情落地。
&
;&
;你帮贫僧送个信,宋先生好久也没来寺里做客了!”
&
;&
;宋濂是负责帮皇帝修史的主要负责人,且此人跟喜欢结交朋友,跟慧昙也是君子之交!
&
;&
;慧昙终于忍不住,想去找宋濂打听消息。
&
;&
;而此时,慧昙念叨的宋夫子,正在皇宫中跟朱元璋汇报。
&
;&
;“陛下,这修元史的准备工作尚未就绪,臣请教陛下……”
&
;&
;朱元璋摆手:
&
;&
;‘史书最重要一点,就是求真!
&
;&
;朕为君王,就不问询和干涉修史的具体工作,你只要记得,朕不会给你多少时间!
&
;&
;这朝廷有太多事要处理,没必要为蒙古人的事情浪费太多时间!
&
;&
;宋濂,朕最多给你半年时间……’
&
;&
;宋濂闻言,登时脸色大变。
&
;&
;半年时间,未免也太过仓促了。虽然元朝和明朝之间的改朝换代也算顺利,大量的典籍遗失不算严重。
&
;&
;可修史哪有那么容易,如果时间太仓促,修出来的东西也不会好看。
&
;&
;身为史官,能够主持修元史,宋濂觉得与有荣焉,
&
;&
;如果元史修得不好,那不是打他脸?
&
;&
;只是皇帝的命令他暂时不敢反驳,宋先生只能郁郁寡欢出宫。
&
;&
;出了宫,他才知道章溢家出了事,又匆忙往章溢的府邸去。
&
;&
;……
&
;&
;“杨宪去了天界寺?慧昙没给他出谋划策?”
&
;&
;等宋濂走后,有一份密奏也送到皇宫。
&
;&
;朱元璋看了一眼,问送件的凌说。
&
;&
;凌说道:
&
;&
;“应该是没有参与,不过属下看见慧昙法师给宋先生府上送信……”
&
;&
;“这个慧昙,他是急了!”
&
;&
;朱元璋放下笔,笑起来。
&
;&
;一边的朱标闻言接话:
&
;&
;“父皇这是不想在天界寺修元史了?”
&
;&
;朱元璋道:
&
;&
;“不在那,还能在哪?
&
;&
;只是朕先晾晾他,杀杀他锐气再说!”
&
;&
;“不过……”老朱想起另外一件事,他先让凌说出去,才对太子朱标说道:
&
;&
;“章溢的事,比较难办!
&
;&
;现在他母亲走了,朕要不要准他丁忧?”
&
;&
;老朱脸上有些愧疚,百善孝为先,
&
;&
;按照道理,他此时应该准许章溢回去守孝才是,可是朝廷现在的人手缺失缺乏,这让他非常为难。
&
;&
;且,张异那个臭小子,不小心也给他上了一个眼药。
&
;&
;他前脚才说张异妖言惑众,后脚章溢的母亲就走了。
&
;&
;这一巴掌打得老朱有点难受,也让他多少显得有点薄情寡恩。
&
;&
;虽然他知道章溢昏迷之后,第一时间派了太医过去。
&
;&
;可他能想到,等章溢醒来,肯定是第一时间向他辞官的。
&
;&
;“父皇,百上孝为先,如果您不许章先生丁忧,恐怕会背上骂名!”
&
;&
;朱标并没有因为老朱是亲爹而给面子,直接反对朱元璋心中的打算。
&
;&
;“儿臣知道,章先生这种有文武双全的臣子,确实能给朝廷添加助力,且父亲对他已经有所安排!
&
;&
;可这孝行,同样是大事,就算父皇不准,那章先生没有心思处理政务,不也一样?
&
;&
;且,最关键的是……”
&
;&
;朱标顿了一下,说:
&
;&
;“张家弟弟去年因为孔府的事闻名京城,除了中山狼之事,另外一件事,就是预言章大人的死期……”
&
;&
;朱元璋打了一个寒颤。
&
;&
;张异说你发财你不见得会发财,但张异说你倒霉,那大多数还是要倒霉的。
&
;&
;朱元璋明白朱标的意思,如果张异预言成真,章溢恐怕也活不了多久了。
&
;&
;如果老朱给他留下,恐怕也是无用功。
&
;&
;“正好有日子没见过他了,去见他一见,朕关于日本的事,也想问问他……
&
;&
;那小子在哪?”
&
;&
;朱元璋终于下定决心,去见见张异。
&
;&
;年后,张正常得皇帝恩准,暂时没去北地,而是回龙虎山整顿正一道教务。
&
;&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天下道观推广简体字。
&
;&
;将道教接地气这点,作为未来正一道和佛门争夺香火的手段,张异所谓的平台化和以现世利益勾牵的法子,被老张开始推广下去。
&
;&
;一本《农政全书》,张异结合古书和添加了许多现代的农业知识分发下去。
&
;&
;成为道门作为入世,指导百姓生产的关键。
&
;&
;加上龙虎山刊印的一副巨大的粪丹制作图录,基本都刻在正一道每一个道观的墙上。
&
;&
;这种接地气的传教方式,迅速收获了许多民心。
&
;&
;老张也因为教派改革,声望水涨船高。
&
;&
;因为有朝廷暗中的支持,推广简体字的事,居然因为龙虎山这个平台变得非常顺利。
&
;&
;一开始,那些读书人本来也看顺眼道士办学的事,可张正常将简体字推广的内容,基本定格在一切奇技淫巧的事情上后。
&
;&
;大多数人嗤之以鼻之余,也不再关注这件事。
&
;&
;老朱对这份改革是持欢迎态度的,因为至少推广简体字确实变快了。
&
;&
;张异也完成了一部分他当初的打算,降低文盲率,推广技术。
&
;&
;至于所谓的圣贤学说,他反而不太关心。
&
;&
;老朱一开始对龙虎山失控的事情,张异也未雨绸缪。
&
;&
;现在正一道的人,三句话不离皇帝,五句话必提玄武。
&
;&
;龙虎山的道士但凡有一点功劳,都往皇帝身上推,这让老朱就是想警戒,都有些不好意思。
&
;&
;不过老张离开京城,以前的永寿宫,现在的朝天宫主持邓仲修失了撑腰的人,目前还在努力适应自己的角色,树立他的权威。
&
;&
;张异也知道这位小邓师兄年轻,镇不住场子。
&
;&
;所以他以龙虎山嫡传的身份,&#
;.
.经常留在朝天宫。
&
;&
;但他拒绝了邓仲修将他请来朝天宫的主意,依然住在清心观。
&
;&
;所以老朱一时间也摸不准张异此时在哪,得知他在清心观后,老朱父子的车马,半个时辰后已经停在清心观门口。
&
;&
;老孟接替了邓仲修,成为看守道观的人。
&
;&
;“你在做什么?”
&
;&
;去了后院,朱家父子见张异在书房奋笔疾书。
&
;&
;老朱凑过去一看,脸色微变:
&
;&
;“你在写元史?”
&
;&
;朱元璋跟见了鬼一样,虽然知道张异能窥未来,
&
;&
;可见他一人写元史,也太那个了……
&
;&
;且,他没事写元史干嘛?
&
;&
;朱元璋自己开口询问,张异见是自己人,嘿嘿一笑:
&
;&
;“当然是报复天界寺那些和尚!”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