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九章 小日子欠收拾,预言成真 (第1/2页)
东鸭西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
;&
;第
章小日子欠收拾,预言成真
&
;&
;“陛下,出事了……”
&
;&
;洪武二年,春。
&
;&
;老朱从年十五维持的喜悦心情,伴随着一则消息传入宫中,烟消云散。
&
;&
;“皇上,我们派去日本的使臣,被杀了!”
&
;&
;御书房。
&
;&
;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登时脸色大变。
&
;&
;他手中批阅奏疏的笔,被他用力捏断。
&
;&
;“你说什么?
&
;&
;再给朕说一遍!”
&
;&
;从中书省回来的太监,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
;&
;“奴才也是从中书省的大人们那里知道的,如今左右二相,各位大臣都已经准备入宫,觐见皇上!
&
;&
;奴才先来一步,给陛下报告!”
&
;&
;“让李善长他们赶紧过来!还有,把刘基也给朕叫来……”
&
;&
;御书房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一般。
&
;&
;就连太子朱标,一时间也不敢劝说皇帝。
&
;&
;朱元璋等太监出去,暴怒。
&
;&
;他手上折断的笔,登时被他丢在地上。
&
;&
;朱标默然,眼中同样充满杀气。
&
;&
;作为明朝的太子,帝国未来的储君,他同样被这个消息点燃怒火。
&
;&
;“这日本,朕还没去找他麻烦,它竟然敢杀朕的使臣!”
&
;&
;朱元璋站起来,在御书房来回踱步。
&
;&
;朱标劝说:
&
;&
;“父皇,您稍安勿躁!”
&
;&
;“你让朕怎么稍安勿躁?笑话,天大的笑话!
&
;&
;我华夏自古,都是那边远小国的宗主国,那些舔着前朝的蛮夷,也敢杀我大明使臣?”
&
;&
;朱元璋颇有种恼羞成怒的意思。
&
;&
;老朱对日本的印象本来还不错,这个国家自唐朝以来,都是华夏王朝的藩属国,最忠臣那种。
&
;&
;且元朝灭宋之后,这个国家也和元朝的关系恶劣。
&
;&
;加上老朱御书房那张世界地图里,这个国家拥有老朱最缺的白银资源。
&
;&
;所以在今年天下平定之后,皇帝马上派出使臣,出使日本,
&
;&
;他想要让这个国家的国王重新给朝廷纳贡。
&
;&
;如果运作得好,朱元璋还想跟日本国王谈谈开采白银的问题。
&
;&
;可是,现实给了他一记重击。
&
;&
;两国交战,尚且不杀来使,更何况是正常的使臣往来。
&
;&
;李善长、杨宪等中书省和六部官员,陆续赶来皇宫。
&
;&
;刘伯温接到宫里的消息,也提前来了宫里,但有个人不请自来,却是出了其他人预料,来人是章溢,御史台另外一个御史中丞。
&
;&
;朱元璋看了章溢一眼,却没有多说。
&
;&
;他直接开门见山:
&
;&
;“关于日本杀我国使臣之事,尔等可知?”
&
;&
;在场诸位大员点头,这消息本来就是过中书省,才传到皇帝这边来。
&
;&
;李善长和杨宪自然知道。
&
;&
;而御史台的两位御史中丞,在路上也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
;&
;“陛下,臣等知晓,这日本国人猖狂,确实缺乏教训!‘
&
;&
;他们的国王管教无方,倭寇侵扰我国海岸!
&
;&
;如今国王杀我国使臣,由此可见这上梁不正下梁歪!
&
;&
;臣建议,要给日本国王一个教训!”
&
;&
;杨宪能感觉到朱元璋心中的愤怒,率先开口顺着老朱的话。
&
;&
;他这个提议,正中朱元璋内心深处的想法。
&
;&
;去年张异跟他提起海禁的时候,老朱接受张异的说法,北方战线的压力太大。
&
;&
;哪怕去年山西大捷,蒙古人的威胁依然存在。
&
;&
;但他估摸了一下,如果从南边抽调军队,也许可以给那些小日本一点教训。
&
;&
;“很好,让朱亮祖回来……”
&
;&
;朱元璋话音刚落,刘伯温却站出来:
&
;&
;“陛下,不可……”
&
;&
;刘伯温在老朱下决定之前,站出来反对。
&
;&
;杨宪看刘基,满脸不爽。
&
;&
;“刘基,你有什么话说?”
&
;&
;朱元璋正是怒意上头之时,刘伯温打断了他发泄的想法,满脸写着不高兴。
&
;&
;刘基低下头说:
&
;&
;“臣觉得,去伐日本,并不是上上之策!”
&
;&
;“难道,你要让朕忍下来?”
&
;&
;朱元璋的怒火,已经盘旋在刘基的头上,只要是他应对不好,恐怕就要发泄出来。
&
;&
;刘基神色不变,说:
&
;&
;“如果陛下只是想出气,想做个像隋炀帝一般的君主,臣自然不会劝说陛下,只让陛下快意恩仇!
&
;&
;但陛下说在臣心中,是位知进退,懂得隐忍的英雄,臣才有这番话!
&
;&
;这日本杀我国使臣,确实大逆不道,可这也是事出有因!
&
;&
;南宋灭亡之后,日本和前元之间,有过两次血战!
&
;&
;蒙古人二次出征,皆是遇见风暴而折戟沉沙。
&
;&
;所以,这中原和日本的仇恨,已经延续百年,陛下得了天下,也还来不及弥补两地之人心!
&
;&
;且对方虽然杀我方使臣,但从前边回来的人报告,至少杨大人和吴大人暂时没有性命危险!
&
;&
;这件事未必没有回旋的余地!此为其一!
&
;&
;其二,就算陛下想要远征日本,且不说我大明北境的压力尚未解除!
&
;&
;就是咱们要攻打日本,咱们有水军吗?
&
;&
;只靠福建那些水军,咱们连倭寇都解决不了,如何打到日本去?
&
;&
;咱大明有点家底,但也不多!
&
;&
;不下就算想要报仇,也该徐徐图之!
&
;&
;北方的蒙古人,才是我大明的心头之患!
&
;&
;陛下英雄人物,如何不懂取舍?”
&
;&
;刘基一盆冷水泼下,朱元璋心头郁闷的紧。
&
;&
;他倒是很想发火,但正如刘基所言,他终究是个枭雄。
&
;&
;如果意气用事,派兵去攻打日本,那大明捉襟见肘的军费,就更加紧张了。
&
;&
;更不用说他大明的水军,有一部分其实已经被他抽调,成为平安和沐英的出海班底。
&
;&
;这就算是想要打,也打不成呀。
&
;&
;老朱深吸一口气,硬生生将这口气给咽回去。
&
;&
;“陛下,您难道真的要忍下去?臣记得去年,陛下让人组建玄武军,这玄武军难道不能用?”
&
;&
;杨宪见刘基居然说服皇帝,不由气急败坏。
&
;&
;他试图让朱元璋再改主意,朱元璋却不再理会他。
&
;&
;“那刘基,你认为该怎么办?”朱元璋问。
&
;&
;“等!”
&
;&
;刘伯温说:
&
;&
;“既然杨载和吴文华二人没有被杀,那对方的留着他们,肯定还有机会回来!
&
;&
;我们最好等到他们带回日本的消息,再制定接下来的策略!”
&
;&
;“李善长,你有什么要说的?”
&
;&
;一直没有说话的李善长等皇帝问起,他才低声说道:
&
;&
;“臣也认为应该等等,但咱们可以做两手准备!
&
;&
;陛下既然组建玄武军,证明陛下对海患也有自己的想法!
&
;&
;臣以为,咱们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对玄武军的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