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我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在马背上朝下看了看,对众人道,“这回,稍微往左一点。”

得了吩咐,弓弩手们重新开弓搭箭,箭失嗖嗖飞射而出。

李孟羲忍无可忍的指着队中某人,“说了往左,哪是左,你不认识左右啊?”

忍无可忍的李孟羲,伸出左手,做了比划,“这边是左!看清没有?”

队伍中那人唯唯诺诺不敢直视李孟羲的眼睛。

“再来一回,还是稍往左,预备,射!”

李孟羲就留意着队列中那家伙,结果这回,这家伙又把方向弄反了。

一波射完,李孟羲忍无可忍又把那人训斥一顿。

李孟羲还是好心,训斥完,认真指导,“这回,跟着我手,看我手往哪,你就往哪射。”

“预备,射!”李孟羲手向右挥去。

这回,有李孟羲挥手作为指引,那个疑似不识左右的家伙,这回射对了。

为防止那个士卒又或是队列中其他人弄错方向,李孟羲在后边就都加上了手势动作。

弓弩手们抛射的箭失仍然散乱,李孟羲仍然不满意,在一次次调整命令时,李孟羲下意识的拿手比划着。射的远了,他手就下意识放低一点,射的偏左了,他手下意识的就偏右一点。

士卒们大多都注目于李孟羲,他们下意识的就跟随李孟羲手臂的动作,李孟羲手高一点,他们下意识的就把弓弩抬高一点,李孟羲稍微往左或往右偏,他手往哪偏往哪指,士卒们就跟随着同样方向调整。

双方暗有默契,却谁都没有发觉。

李孟羲渐渐的发现,不知怎么搞的,抛射精度好了许多,箭雨越来越集中于靶子区域了。

李孟羲只当是士卒们手感熟悉了缘故,他回头夸赞道,“不错啊,咱们射的越来越齐了。再来一回,预备,射!”

射完了,李孟羲没有用手指示方向了,士卒们再一次射的乱七八糟。

“刚夸过你们,你们可又乱了。”李孟羲无奈的说着。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李孟羲自己都没意识到问题,旁观的关羽,他看着人群当中李孟羲用手调度的动作,关羽若有所思。

——

演练结束,关羽找到了李孟羲,与李孟羲谈起调度之法。

听关羽讲完,李孟羲茫然不解,“手?什么手?”

关羽便解释用手调度之法。

关羽对这种调度之法甚是高看,关羽觉得,这种方法又简单又容易看懂,想往拿射,手指一下就是,士卒一看就知往哪。此法还要比所谓的日晷指向法更精确,毕竟,日晷只能指十二个时辰的大致方向,不够精细,而用手指挥,径直指向的就是目标。

李孟羲越听越觉得,这怎么跟指挥钢琴演奏一样?

李孟羲挠了挠头,他看着关羽,“要不,手里拿个旗子,或者拿个棍子?手不够直,也不够长,不显眼……”

关羽眼睛一亮,“甚好!”

李孟羲跟关羽立刻去找了一根枪杆,然后,重新召集弓弩手,还是在墙后隔墙抛射。

“都看着我这根棍子,我棍指哪,你们就射哪,我棍指多高,你们弓弩就抬多高。”

交代完,李孟羲举起手中长棍,长棍在他手中如同一根指针一样,斜斜的指向靶场所在。

弓弩手们一边拉弓一边瞅着李孟羲的手里的棍子,有样学样的跟着所指方向把扬起弓弩。

“预备——放!”

一声令下。

弓弦震响。

箭雨嗖嗖飞出。

这次,一群新集结的弓弩手,他们根本就不知靶子在哪,隔着墙,他们只是跟着棍子所指方向射过去,第一波箭雨,估计有十分之一直接落到了靶子区域。李孟羲看见,有好多个靶子同时被箭失射中了。

射击近了点,李孟羲压低了棍子的高度又指挥了一次,这回,弓弩手们也压低了射击高度。

又一波箭雨,箭雨范围把所有靶子都笼罩了。

这才是抛射,这才是集火射击。

一个战术改进,直接使箭雨集中与精准了二十倍不止。

只有精准且密集都箭雨才称得上是有杀伤力的箭雨。

——

至这日夜晚的时候,李孟羲把“指挥棒”引导箭雨的战术又改进了许多。

首先,是“指挥棒”的问题。

普通枪杆不够醒目,红色枪杆才醒目,所以,弓弩队指挥官最好是拿一杆红杆长枪。

还有,指挥位置也不对,指挥官站在一侧,有角度差,士卒们不容易看清。所以,指挥官应该是在弓弩队列正前位置挥枪指挥。

还有,指挥官在马背上,弓弩手在地上,有高度差,最好是,指挥官在马背上指示方向,下边,前排放精锐弓弩手,前方的精锐比照着指挥官指示的方向调整好射姿之后,后排的士卒就跟着有样学样,第一排的人弓朝哪个方向,第二排的人弓也朝哪个方向,第一排的人把弓举多高,第二排也举多高。

然后,第三排再比着第二排,第四排再比着第三排,依次向后。

这样的指挥方法,适用性极强,只需模彷就行,猴子都会模彷,更勿论人。以此方法,新兵也能做到集火抛射。

所以结合这个战术,弓弩队的伍长什长之类的军官,应该在排头第一排的位置。

还有,白日测试发现,虽是指向同样位置,虽是弓弩都抬到同样高度,但是因为弓弩力道不同,同一个射击高度,箭失射击距离根本不一样,这就使得,箭雨总是乱七八糟。

由此,凸现了军备统一的重要性,只有当弓弩力道统一之时,箭雨才能精准覆盖。

由此,得出了弓弩编成的方法,从大规模阵战这一点,大规模列阵作战,弓弩队难免要缩在阵后隔阵抛射,要隔阵抛射,弓箭和强弩最好单独编队,这二者若是混编,难以统一调度。

李孟羲在兵法中郑重记下【立马引枪】指挥之法,立马指的是,弓弩队有必要每百人配一匹战马,因为弓弩射击视界很重要,一匹战马,就意味着良好的视界。引枪指的是,用枪杆,最好是用特制的朱红色的有特殊标识的枪杆来指挥箭失射击方向。

考虑到夜间作战,夜间之时,枪杆就瞅不见了,所以此时,得有火,不仅得有火,还得有如同激光剑一样能指示方向的火。

李孟羲思来想去,不好弄,灯笼不好弄,火把也不好弄。

灯笼除非绑在枪杆上,绑一熘,才能满足指向效果。火把也得绑一熘才行。

桐油是不错的东西,夜间若是突然遇战,立刻用桐油把枪杆上半截一浇,再点上一把火,烘的一声,枪杆就着火了,就有一根燃烧的枪杆了。

这样一根枪杆,在黑夜当中,宛若明灯。

所以,弓弩队百夫长人等,应该身上带着桐油和火种,以在夜战之时快速做出反应。

再考虑到,万一下雨,点火也没用了。

李孟羲便想,要是有不怕雨的发光物多好啊。

有“火枪”夜间指引箭雨这一法,推而光之,李孟羲另得到了夜间骑战之法。

以前,&#

;&#

;.&#

;

m夜间指挥靠的是火旗,火旗乃是绑着火把的长杆,火旗于步战可用,可于骑兵作战时,骑兵拿着一根笨拙的火旗都不能作战了,浪费一个人力。

所以,骑兵夜间作战的火旗指挥法,可以换成“火枪”指挥法。

将领往枪杆上涂一点桐油,再点上火,枪就成了一杆带火的枪,这样,火枪不影响继续作战,还兼有旗帜作用。

鉴于,桐油淋在枪上燃烧不了多久,可以做特殊的骑枪,比如,在枪头镂空,留出放引火物的地方。

再考虑到,就为了能在夜间点火,把枪头上加了冗余物,影响作战,这有些得不偿失了。

所以,最好的选择是,不在枪头做什么改进,换用添加配件。

可以用松木或者什么东西做成配件,在需要之时,把配件套在枪头,点上火就能用。

这种基于“火”和“枪”的战术,关羽将之命名为【火枪】。

李孟羲不由嘴角咧了咧。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假如我是约翰威克

假如我是约翰威克

过程的家
假如我是约翰威克简介: 假如我变成《疾速追杀》里的“约翰·威克”,我绝不会向“高台桌”摇尾乞怜!我将让那些自以为是、伤害我朋友和家人的家伙连做梦都害怕梦到我! 没错,这就是一篇化身“约翰·威克”血战杀手世界,比憋屈的第三部《疾速备战》更加惊险刺激畅快的枪战爽文!
其它 连载 1万字
终极商人

终极商人

村头乞丐洪七
终极商人简介: 圣僧,此去西天十万八千里地,买个飞机吧。 什么?你恐高? 那么我推荐你这辆越野车。 什么?晕车? 猴子,你过来,一棒子抽晕他! QQ群: 562672322
其它 连载 60万字
经济大清

经济大清

笔韵随风
经济大清简介: 这一年,美洲土着经受着残忍的掠夺,大清沉醉在康熙盛世中,俄国的彼得大帝东征西讨,英国光荣革命峥嵘初现! 这一年,一个累死在工作中的小审计员穿越到了大清皇子——胤祚的身上。 一片小小的蝴蝶翅膀能否吹动大清的资本主义战舰扬帆起航? 朱三太子打算反清复明?胤祚说:“推翻大清可以,但只能采用君主立宪制。” 沙俄要犯我边境?胤祚说:“给它经济制裁,把他们制裁回原始社会去!” 朝鲜吕宋日本等
其它 连载 248万字
明帝国

明帝国

黄昏前面
明帝国简介: 曹越穿越来到明末的崇祯十四年七月,正好赶上了悲壮的松锦之战。松山城被满清建奴军队团团包围,作为一名军中将领,是逃跑还是跟着洪承畴死守松山,然后血溅沙场,为国捐躯? 曹越不想死,更不想当建奴的俘虏,既然来到了大明,即使自己是挡车的螳臂,他也要努力抗争一次,在这个山河破碎的年代,以热血谱写一曲驱逐鞑虏,复我大汉山河的壮歌。 热血与信念,铸就铁血的军魂,马蹄踏处,皆为华夏之国土,一个无比
其它 连载 85万字
生存争夺之战

生存争夺之战

夏日凉白开
生存争夺之战简介: 天马星,一颗人类居住的星球,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星球内部矛盾需要转移,天马星人开始了向外星球的扩张,在扩张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与自己相同的科技文明星球,也遇到了修真星球,还有...... 他们结合对方的优点发展自身,也发现了来自自己星球内部的阴谋......
其它 连载 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