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我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终于,在一个不经意间,曹操随便凑了几个数,用勾五,股十二,弦十三这么一算,一加,刚好对上了,曹操眼睛就是一亮。

眼睛一亮的曹操急求证明,他拿眼四处乱看,眼睛瞄到袁绍的袖子,曹操手拽袁绍衣袖,拿刀呲拉一声把袁绍袖子割了。

袁绍胳膊一亮,他低头看了一眼被割开的袖子,瞪眼看向曹操,“你做甚?”

曹操嘿嘿笑道,“某摆个勾股……”

袁绍怒骂道,“那撕你自个儿衣服!撕老子的做甚!”

袁绍气的牙痒痒。

之后,曹操以木棍为尺,裁了五,十二,十三,三种长度的布条,把布条往一起一凑,当布条对齐之时,成角如同高墙立地,直不熘熘,勾股明显成了。

曹操快慰的笑了。

果然,成勾股之法,岂止勾三股四弦五,另有其他也,古来工术,皆谬!

当曹操得见勾股根本精义之时,他脑海中浮现了刘备的身影,他对刘备学问之精深分外感慨。

——

数算一卷的答桉曹操耗时良久终于把之看完了,特别是数算一卷最后的一部分题,方块套球,球套方块,简直是乱七八糟,对着答桉,曹操看也看不懂。

曹操已见到学问的高山,一次考试,就颠覆了曹操的认知,重塑了曹操的想法。

未考科举之前,曹操一直认为最难的是微言大义的圣人之言,现在才知道,数算一科才是最为艰难深巨,简直日了狗的一样难。

曹操与袁绍再至【律法】一科,二人试卷张贴在墙,因前边围的人多,两人便在后面昂着头先看标准答桉。

律法一科,乃太学院名儒们根据汉律所出的题目,题目五成内容,考法律条文,余下四成内容,考实际判例,判例设刑杀囚罚种种,所涉十分详细。

在此详细全面的考察之下,曹操和袁绍二人所答的称不上优异,只能说一般。

于律法最后一题,那道看似平平无奇很简单的分粥问题,曹操和袁绍都认为自己答的没什问题,没太在意。

但之后,当详看答桉时,两人惊讶了。

【若择高尚之士持勺分粥,然岂不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纵是高尚之士,亦有远近偏私,分粥于是不能尽公允。

且,人心难测,利惑人心,高尚之士,怎言不会因利堕陷?

故,择高尚之士持勺分粥,非是万全之法。】

【若,定立分粥法度,以护公均。可分粥之人若是有心倾吞谋私,其执掌分粥权柄,便可以粥笼络经营,与其伍者,多以分粥,不与其伍者,少与分粥,如此,众人为多分粥,无不谄媚勾结分粥之人。

至此时,虽有法度,勾连为伍者已成一体,虽有法,法度动摇其不能,等若无法。】

【若,使匠人制一勺,以使每盛粥,薄厚如一。此只着力于器,了无一用。

分粥者以分粥权柄,笼络经营人心,其党伍成时,纵广众之下,与同伍者分粥两勺而只言只分其一勺,旁人其敢言语,不见秦赵高之指鹿为马否?】

曹操于试中所答,乃答,定立法度,以法度确保公均。

袁绍于试中所答,乃答,择高尚之士持勺分粥,以为公平。

然,法度终有溃毁之时,溃毁之法度,与无法无异;高尚之士,又怎言无一私心,又怎言人心自始不变?

看完了答桉前半部分之时,曹操跟袁绍二人意识到,这最后一题很不简单。

曹操自思,若法度非是万全,那万全之法,又是如何,袁绍自思,若人心易变,不用高尚之士,又用何人。

他二人带着心中所想,向答桉的最后部分看去。

【若使分粥公允,只一法,制衡。

使分粥之人,尽取瓮中之粥分诸百千份,而后,令分粥之人,最后拿粥。

如此,若分粥不公,多者旁人拿走,少者留于最后,最后拿粥之分粥之人,便只能拿最少一份。

至相关己利之时,唯有公均,分粥者方能不受损害。

至此,纵是粥勺有漏,每盛必多少不一,纵是器具不精,为使己身不受损害,分粥者自会换勺;纵是无有法度,为使己身不损,分粥者必亦确保公均;纵分粥者非是高尚士,乃是卑劣之徒,为使己身不损,其亦会设法力保公均,于此时,一卑劣之徒,分粥之公均,尤胜于高尚之士。

此便为分粥之万全之法,关键只在制衡,而法度,道义,人心,器具,皆非关键。】

看完了,这是刘玄德所给的最好的分粥之法。

(妙啊!)曹操大有感悟,心中直呼高妙。

(原来如此。)袁绍若有所思。

律法科目整一卷内容,独最后的分粥一题,乃是精华要义,【制衡】二字,足可道尽律法、人心等所有根本,曹操和袁绍从中领悟了许多,多了许多感悟。

——

于后,至【水利】一科,这一科曹操和袁绍两人皆兴趣寥寥,有着前面数科经验,前边数科,每一科最后一题的答桉都令人大长见识,朝水利最后一题去看,最后一题乃问洛阳周遭水流河网分布,此题繁琐复杂,却无甚引人瞩目处。

绕城又走,至【商政】,无甚精彩。

再走,见【农政】,无甚精彩。看答桉的时候,曹操想到刘备所进献的曲辕犁,再联系前边经学一卷最后一题给出的解决土地弊病根源的方法,工农一法,改革农具,使不可耕不可垦之荒滩乱丛尽化为良田,便可使天下田亩大增,大解田地之缺。

曹操便想,曲辕犁足堪社稷重器,有此一物,不知四海之内,可多扩田多少,不知可多养多少百姓,进献曲辕犁的刘玄德,身名将垂青史。

至,走至西城,至科举第七科,【兵略】。

到此,曹操也好,袁绍也好,旁边其他围观的人也好,都精神大涨。

兵略一卷,卷中题目先考诸子兵法,再考,诸如阵法类目,兵械类别,古今战事,军伍编成,等等实际内容。

在这前两部分基础内容之中,曹操答的最好的是诸子兵法,袁绍也是如此。

诸多阵法、兵械、军伍编成等内容,因所涉太多,太过详细,曹操多有未答,袁绍亦然。

再往后,题目渐难,至有一题,题问,【以重赏励士,可足以激勇?】

曹操记得当时所答,当时所答乃是,【士不励不勇,重赏可励士】,曹操自以为所答无错。

太阳高挂了,阳光有些刺眼,曹操眯眼朝答桉看去,答桉写的乃是,【只重赏励士,不足激勇。】

这第一句,就驳斥了曹操所想,曹操不由皱眉,他不明白,为何重赏不足励士。

及往下看,【若有一脏污狼藉之军,其军之中,&#

;.u

&#

;&#

;&#

;平日粮饷尚有克扣倾吞,临阵,虽是以重赏励士,可,人活之时,粮饷便已不可保全,待人死,又怎信死后重赏可依言下发?】

【作战之时,只赏功,只言有大功者可有大赏,而不言战死如何,士卒盼功而忧死,十分之勇,不能尽十分;故,尚需恤死,每战赏功,亦重赏战死之时,士卒盼功且不惧死,然,士卒或忧亲卷,或忧亲族夺财,或忧万一身死家中虽有钱财却不足守护,此时,士卒心有忧虑,纵大功、没亡皆有重赏,然士卒忧虑身后之事,十分之勇,仍不能尽十分。

故,尚需抚后。抚后者,使士卒不忧恤金到家,不忧亲族夺财,不忧家失男丁有财难支,至此时,士卒忧虑尽无,十分之勇,可尽十分。】

本还不是很服的曹操,他看完这一题的答桉,他彻底心服了。

如所言,只有激赏,还真没用。试问,一法度不严之军,其军中,将官平日肆意克扣士卒钱粮,士卒敢怒而不敢言,及战,纵是将官以千金重赏,士卒又怎信,怎不疑死后一赏也无?

曹操思量,(养信千日,用信一时也!)

曹操又学到了。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一品唐

一品唐

二二卑斯
一品唐简介:
其它 连载 244万字
从在三国当土地开始

从在三国当土地开始

马儿的摩天轮
从在三国当土地开始简介: 东汉末年,诸侯争霸! 这里文臣武将各领风骚,好一个战神辈出,群雄逐鹿的时代...... 这里有战神吕布,单枪匹马,以一当万! 这里有妖孽诸葛,呼风唤雨,改天换地! 这里有天师张角,撒豆成兵,雷霆万钧! 这里有曹操,刘备,孙权..... 这里有土地,聚香火...... 等等,土地? 我去,这是神话还是历史? 陈锋魂穿汉末,凭借土地符箓,从一村土地开始,聚香火,建天朝,集气
其它 连载 28万字
兵锋无双

兵锋无双

沧海煮成酒.yw
兵锋无双简介: 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两个职业,男人和女人各占一个。 女人卖肉,男人卖命。 有人称呼这些卖命的男人为战争猛犬,有人称呼他们军事承包商,但是这两种人也会用同一个词来描述这群人,雇佣兵。 各种各样的雇佣兵回到都市泡妞的故事传开时,这些男人对我说,嘿,你不能老让我们和烂货呆在一起。 于是,2016,让雇佣兵,重返战场。书友群398386135
其它 连载 134万字
十国战图

十国战图

一了伯和尚一
十国战图简介: 五代十国末年。 神州板荡,狼烟四起,田地荒芜,荆榛蔽野,民生苦不堪言。 汴京城的郭荣,才登九五,就争朝夕,要用诸般颜色作将来。 草原上的萧绰,薅羊毛,拾牛粪,直腰之际,双眸中尽显峥嵘。 这是名臣武将云集的时代: 有才比诸葛亮,策胜隆中对的王朴。 有史上最牛岳父符彦卿。有号“无敌”的金刀杨业。 有策马纵横的北地双大王耶律休哥、耶律斜轸。 有向训、曹彬、潘美、王全斌、王景、刘仁赡、林
其它 连载 80万字
孤岛风云

孤岛风云

乌鸦与麻雀
孤岛风云简介: 革命、政党、阶级…凶杀、绑架、黄金大案… 边缘化的跨性别者、侦探、舞女、流浪汉… 看似边界清晰,却又犬牙交错、正邪难辨… 妄图复辟的白俄军团、日谍机构井上公馆、决意收复山河的东北军、军统前身蓝衣社、中共特科… 汇聚在鲜血与玫瑰同在的租界里进行着殊死决杀!
其它 完结 4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