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爷爷的老同事 (第2/2页)
吃土老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说起广西,爷爷也有些怀念。李爷爷遂热情地邀请我们去玩儿。
爷爷皱着眉摆摆手,说:“都一把老骨头了,还能上哪儿啊。我现在在北京待着就挺好,没病没灾的。”
李爷爷笑了,说:“是啊,而且你这儿孙也都在身边儿。”
这就不可避免地谈到了晚辈。
爷爷向来很为他的孙辈骄傲,这会儿提起来,自然是要在老同事老朋友面前好好地展览一番的。哪怕说来说去其实都是普通人家那点儿事儿。
李爷爷却很是捧场,连连说:“好哇,老王你好福气啊。”被他这么一夸,爷爷反倒不好意思了。
奶奶看着爷爷嘚瑟完,问尹奶奶:“你家那大孙子呢?我记得是叫李元对吧。他小时候还上我们这儿来过,我家二宝子特别喜欢他,他走的时候还闹了好几天。”奶奶添油加醋地这么一说,还向我求证,“当时你放学回来闹着要找小朋友,我们哪儿给你找去呀,找不到你就哭。”
我连忙打断奶奶:“您别造谣,我知道元元是要去上小学。我那会儿通情达理着呢。”
有了奶奶的前情回顾,儿时的记忆也清晰了不少。
我记起来当初李元走的时候我好像的确是狠狠地哭闹了一场,但这是绝不能承认的。毕竟这两边老人挨排儿翻阅孙辈的事情,而我正好活生生地在跟前儿,肯定免不了被拿来好一顿说。要是这会儿不制止奶奶,接下来我开裆裤都得被翻出来供大家慈爱地摆弄一下儿。
奶奶一听我这话,乐了:“是,你一见面就非要捏人家小脸蛋儿。说的确是圆圆的,差点儿把他招哭了。”
我心说奶奶哟您可打住吧,在人家爷爷奶奶面前说啥呢。结果没等我开口,尹奶奶接话了:“我记得这段。当时王大哥和稚昀在里屋说话,我听外面有响动,还寻思着我这宝贝孙子怎么一眼没看住就被人给欺负了。结果出来一看,他俩已经玩儿上了”。
四个老人都善意地笑了起来。李爷爷笑罢还加了一句:“这小孩儿呀,就是猫一阵儿狗一阵儿的。李元回去以后也可想你们了。”
奶奶一听这话,乐得合不拢嘴:“我们也想他着呢。话说这孩子今天怎么没来呀?”
“现在这孩子大了,老不着家。”李爷爷笑着叹了口气,接着说,“李元从小就喜欢星星月亮的,毕业以后非要去弄什么天体研究。这会儿应该在美国呢。那边有个中美合作的项目,弄了好些年了。”他虽然是抱怨的口吻,但喜爱之情还是流露了出来。听得出来李爷爷也是很得意他的孙子。
“李元这孩子小时候就懂事儿,长大了也这么有出息。”奶奶说。爷爷也跟着点头道:“李元是个好小子。”
李爷爷和尹奶奶都笑了起来。这么听着李元简直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而且明明年龄比我还小点儿,竟然已经是能独当一面的样子了。还好他当时没一直在爷爷这儿住下去,不然我非得被比得抬不起头来。
“不像我们这个,从小儿就淘。”怕啥来啥。提起孙辈小时候的事儿,我奶奶就刹不住闸了。“你带着李元没少淘气。有一次你俩骑自行车,你非要带着他,结果一块儿摔了。你还磕掉了一颗牙。这事儿你记得么?”
我赔着笑说:“记得,哪儿能不记得啊。还好后面牙又长出来了,给了我第二次机会。”
奶奶笑眯眯地点头。见她意犹未尽还要再说,我忙给她夹了个饺子:“奶奶,您先吃饭,别回头凉了不受吃。”四位老人都看出来我挂不住了,于是都善意地笑了。
“二宝儿现在懂事了,正在读博。还拿了奖学金。”和老爱拆台的奶奶不一样,爷爷向来是帮我说话的。“心理学对人很有帮助的。等毕业以后回国工作,可以去医院给人们看病。”
爷爷这不夸我还好,这一夸我直心虚。毕竟瞒着家人从心理学转专业学考古的事儿我还一直没敢提。
我祖辈父辈都是和大地打交道的。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却是万不肯让我们小辈再从事这类工作。尤其是我三叔,基本上是毫无道理地反对我们几个搞地质,更别提考古了。
于是我没接话,只是笑了笑,努力吃饭。
饭后奶奶提出一起看看相片,李爷爷他们也积极响应了。就着李元和我这当事人的童年趣事,这场老同事的会面其乐融融地告一段落。
碰巧我今天开了车,就提出来送李爷爷他们回去。在门口话别的时候爷爷还在重申让李爷爷经常来。还说他要是身子骨允许,也过去看李爷爷。我们临走的时候奶奶补充了一句:“下次来的时候把李元也带上”。李爷爷他们一一应了,让爷爷奶奶快回去休息。
到车里以后我问李爷爷去哪儿。把地址输到导航里以后,我跟他确认:“您是要去广西驻京办么?”
“对,我们前两天刚到的。回来的急,屋子还没收拾好。”我点点头,没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匆忙。
快到驻京办的时候李爷爷让我在附近的小路停下来,说门口不大好停车。
我下车给他俩开了车门,准备目送他们进了驻京办再走。没想到下车以后李爷爷没有准备走的意思,倒像是有话要对我说。
我有点儿疑惑,笑着问:“李爷爷您是有什么东西落下了么?”
李爷爷说没有,然后就是一阵沉默。
我不明所以,只能保持着晚辈的笑脸,目光在二老脸上游移了一下。尹奶奶先开口了。她小声地跟李爷爷说:“别吓着孩子”。同时扥了扥他的衣袖,不知道是催促还是制止。
“没关系,有什么事儿您就说,要是我能办的,一定尽力给您办了。”我抓紧把话垫上。我想或许是李爷爷有什么事不好开口。毕竟他们二老自己在北京可能有诸多不方便,要是需要的话我肯定义不容辞。“您们身边要是缺个人就告诉我。我身强力壮的,整理屋子搬搬家都没问题的。”说着我假意要炫耀身上的腱子肉。
李爷爷笑着摇摇头,说:“你这孩子,现在也还这么淘气。”尹奶奶也笑了起来。她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个大美人。
“你什么时候回英国?”李爷爷问我。
“过了十一就走。”
“那也没几天了,这都快中秋了。”
我点点头。
“你出国之前哪天能有空儿?”李爷爷又问。
我想了一下儿,说明后天都可以。
“这样吧,要是方便的话明天你来这里找我们。”说着李爷爷从上衣口袋里摸出来一张名片。
我双手接过来。
“您大概是什么事儿?要是需要什么的话我好提前准备。”我试着问了一句。
李爷爷笑着跟我说,“你来了就知道了。”
目送他们走进驻京办以后我坐在车里看着那张名片发了会儿呆。名片的材质我说不上来,摸起来厚实又柔软,颜色也是让人很舒服的暖白色。
这金贵的名片正面只有简洁的两行内容。上头一行是李稚昀三个字,后面没跟着什么名头。底下一行位于东城区的地址。背面只是空白的,连英文版本都省了。
现在这局面有点儿出乎意料。
我在不同的搜索引擎里打了“李稚昀”三个字,看到了李爷爷和他一连串的履历。这时候我想起来为什么以前没有听爷爷讲过李爷爷了。其实爷爷无数次地提起过他,只是我没意识到这个人就是李稚昀。
爷爷的回忆里有一个家世优渥,年少时去苏联留学的好朋友。那个好朋友祖上是军阀头子,血倒是红的,所以建国以后坐的也很稳。他家里兄弟几个也都是人尖儿。后来爷爷因为工作调动和他分开了,再也没听到过他的消息。这种人设听起来就是那种杀伐果断的很角色,跟和蔼的李爷爷对不上号。
我又查了查名片上的那个地址。明面上虽然看着是不起眼,但谁知道这知道四九城的胡同里都有什么丘壑呢。
其实就算是明天去一趟我也不太担心,毕竟李爷爷总不能害我。我唯一担心的是他临走前说的话。
我不喜欢“来了就知道了”这种话,所以哪怕不礼貌,还是又追问了一句。
“您要不现在就告诉我吧,我这人好奇心比较强。”我摆出晚辈的那种倚小卖小的笑脸。其实我也没存什么防备之心,只是要是真有些什么没法儿在我爷爷面前提起,而又非得找我谈的事儿,我倒真的是很想知道了。
李爷爷说:“我要说的话你未必愿意听。”
“没事儿,您就说吧。早听晚听都是要听的。”
李爷爷和尹奶奶对视了一眼,跟我说:“我想和你聊聊接下来你去埃及的事儿。”
这倒是真没想到。我一惊,下意识地问:“您是怎么知道的?”
改行从事考古的事儿我一直瞒着家里人,&#
;
a
.去埃及更是没和家人透露一个字。这李爷爷怎么会知道?而且看样子,还不仅仅是“知道”这么简单。我又想到了李爷爷刚刚透露出他们刚回北京就来看我爷爷,好像就是为了去堵我似的。不过他们又怎么知道我今天会去爷爷家呢?
李爷爷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
“因为我的孙子李元也会去。”
平静地扔下这句话,二老就回去休息了。
震惊过后我很快地放松了下来。反正该来的躲不过,不如明天去当面聊聊。而且我也有不少问题想问李爷爷呢。前几天我刚收到考古队的通知,这边儿李爷爷他们二老竟然就到了北京。我虽然还不至于脸大到觉得他们是为了我而来的,但是要说这之间没有联系,我也没天真到这种程度。
不过李爷爷这为的是什么呢?
这种十好几年不见的老同事重新出现,满打满算拢共一起玩过一个夏天的小伙伴儿马上要在莫名其妙的地方重逢。怎么想也都太奇怪了。而且我一想不对啊,李元不是搞什么中美天文合作研究的么,他跑埃及干什么去?难道在埃及除了我们考古队,还有别的势力想来呛行么?
又或者....
我正想着,从后视镜里扫到有城管往这边儿来,立马开车溜了。
这时候我并不知道爷爷以前的这个老同事老朋友,和他那个在我童年时有过短暂友谊现在都快忘了的孙子,会对我接下来的生活造成多大影响。
现在我满心想的都是:艹,忘了把梨给爷爷奶奶搬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