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继续围着树林转,寻找白色日本车。已经有游客进村,村口没有当地人,我在心里默默记录了时间。
我在确定信日本车没有下来之后,往回走。路上有卖早点的,我买了两个人吃的包子、鸡蛋和袋装奶。
她还在睡着,我有正事要办,只好在外边喊她。
她迷迷糊糊地探出头来,眯着眼睛,批头散发,说她还想再睡一会,我告诉她我要进村了,把早饭递给她。
她伸手接了,说声谢谢,就拉上了帐篷拉链。
我去车上换了件户外
恤,拿出相机挂在脖子上,又翻出一顶帽子戴上,想了想又找了一个户外包背上,这样看起来很像游客。
我顺着村道往里走,按照资料显示,我要找的人应该在北三巷第四户,家门口有颗洋槐树。我没有直接过去,假装旅游,边拍照边往里走。
这个村子很有特色,每一户的院子都是长条形的,面积很大,有六七分地的样子。进门是门楼,多数门楼用砖砌了面,有的砖上还有浮雕,看门兽、门槛一应俱全,两扇木门多数斑驳,进了门是两边的厦房,都是土坯结构,房顶有木椽,用糜子杆和混了麦草的泥浆蓬了顶,上面溜了瓦。屋顶房檐向里突出,显得前院很狭窄。后面有小门,穿过后是后院。后院建筑很少,一般是牛房、猪圈和鸡窝。厕所是和猪圈连在一起的,在猪圈外挖一个坑,放两块石板,就是一个简易蹲便。后院多数都种梧桐树,有些还开了菜地。
这样的房子现在已经不多见了,我是在这样的房子里长大的,&#
;.&#
;
&#
;
&#
;&#
;小时候觉得屋子很大、院子很宽广,在大城市住久了,觉得这样的屋子狭窄憋屈,但还是很亲切。我一时有些恍惚,如果不是进进出出的游客,我觉得自己像回到了家乡。
屋子里都住着人,有些卖土特产,有些卖一些不知道真假的古董,我随便买了几样,拎在手里,看着我很想是个游客。
慢慢的我靠近了她家。
她家和村里多数人家一样,房屋低矮逼压,门楼居然是土坯,可以看出家庭情况一般。一个男人坐在条凳上抽烟,两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在屋里招呼人,应给是公公、婆婆和他男人,没有见到她。
我在她家买了几件东西,一家人都很高兴。
我要上厕所,男人殷勤的帮我打开后门。我装作不知道厕所的位置,要进牛房,被男人拦住。我听见里面有响动,我猜她应该被关了起来。
我在脏臭的厕所里想,他们应该有准备。这件事看来没有委托人说的这么简单。
从后院出来,我问男人,能不能找到袁大头。
他说能,问我要多少。我说越多越好。
两人谈妥一块五十元,互相留了电话。我又照了几张相,离开这家,又往前走了几户,走到这个巷子的头,出了村。
远远的向出村的大路上望去,有人上去,有人下来。车辆熙熙攘攘,上去的人带着疲惫,或是回归单调的生活,或是踏上新的旅途;下来的人充满希望,或是期许不一样的生活,或是带着回归原生态的梦想。
无论来或去,车轮总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