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见小光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学生时代,我向来都是一个人走夜路回家。幸亏有城市的灯光照耀,才没那么的孤单。到了高中,有了晚自习更是如此。
在我上学往返的途中,一条小巷是走捷径的必经之路。
这条巷子本是片野草杂生的荒地,被想省时间的人们硬生生踏出一条路来。后来在城市规划下,填了砖瓦,铺了水泥,做成了一条巷子。不过墙不是很高,顶多两米,距离能过并排两辆车,也算宽敞。
春夏秋冬,我光走这条巷子就十年。时过境迁,城市发展越来越快,这条巷子却随着旧事物被遗忘,能经过的车屈指可数,也就剩些附近的住户能经过这条巷子。
被遗忘的巷子里,除了剩些老住户经过,还“收留”着不少流浪猫。
流浪生活让它们不再像宠物那样可爱,干净。也不会主动靠近人类,除非在饥饿的时候,恰巧你身上带着味道大的食物。
对于脏兮兮的猫来讲,人们避而远之,没人想去抚摸,甚至有时还会被从车下面窜出来的它们吓了一跳。
这条巷子,是它们的庇护所,也是它们这些“流浪人”的天堂。
常听老人说,猫在半夜叫的时候,是特别瘆人的,尤其在四下无人,寂静时分,说明有什么脏东西在附近。
但有现代生活常识的人来讲,只不过是未绝育的猫,到了发情期而已。更何况这些流浪猫,没有主人的照顾,不可能有绝育之类的经历。
我家以前住在五楼,也没切实听到过,我也从未相信猫叫的迷信故事。直到后来我家搬到了一楼,才不由得我对夜半猫叫产生了恐惧。
父母卧室居南,我的卧室居北。正对着马路,视野开阔,即使晚上屋内不开灯靠着月光也已经很亮了。
那天,我复习功课到了深夜,刚收拾好东西钻进了被窝。
突然一阵猫叫惊起了我一身冷汗,不同于平常的宠物猫的叫声,而是一种很长很沉闷的声音。
即使知道是猫的发情期叫声,却还是让我感到害怕。
那种声音仿佛不再是求偶,而是一种不甘的悲鸣,一声声叫得我的心一直在打颤,后脑勺开始像打了麻药一样缓缓发木。
我没敢动弹,心里又想起了老人常说的话,泛起了嘀咕。
一段低沉且平缓的猫叫后,紧接着传来一阵声嘶力竭的哀嚎,就像被踩到尾巴一般的惨叫。
当恐惧降临的那一刻,自己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做下一步。想去开灯,却更畏惧黑暗中隐藏些什么。只能祈求这只猫尽快地离开。
通过薄薄的窗帘,能通过月光模糊地看到外面。
只听扑通一声,有什么东西落在了窗外的台子上。是只猫的影子,这一刻,我屏住了呼吸,望向窗户,紧紧地盯着影子的一举一动。
还好,那只猫来回踱了几步,便从窗台跳下,没了踪影,随之消失不见的还有那段瘆人的猫叫。
不过,即使没了那声音,我也没敢轻举妄动,等了十分钟,才以喝水的名义,开了灯,到客厅缓解一下。
当亲身体验到那个时刻,有些东西不由得你不信,思绪往未知的存在上靠拢。这远比看恐怖电影来得更加真实,没有背景音乐,没有惯用套路,却能将最原始的那种恐惧挖掘出来。
从那以后,我对夜半时分的猫叫有了种强烈的排斥感,备了盏台灯,再有此类事情发生,方便第一时间打开。黑暗中,哪怕一丝光亮,往往给人带来了巨大的希望。我想第一个发现火的人类,他的内心一定充满了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