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江孤旧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夕日欲颓,倦鸟归林。
昭亭山半山腰处的太白独坐楼上,一道挺拔清瘦的身影盘坐在蒲团上。
一道三尺余长的白练自他口中吐出,凝而不散,要有人在旁,怕不是要惊呼吐气如剑云云
一双细长的双眸缓缓张开,便见晚霞满天,横天三百里紫气东来,云蒸霞蔚,宛若仙境。
却见楼上那人嘴角微扬,清逸若仙的脸庞多了一丝温润,眉目如画,仿佛谪仙染了人间烟火,深邃的眼角顿生欣喜,那睫毛间或一阖,就像云遮了月亮。
“咱在这无灵之界也算是个人仙了啊”,撑开稍稍麻木的双腿,他站起身来掸掸衣服,伸了个懒腰,忍不住笑道。
《钟吕传道集》有云:“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信心苦志,终世不移......形质且固,八邪之疫不能为害,多安少病,乃为人仙。”
而今之世,灵机不显,别说大道了,连真法都是万中无一,藏于书山字海之下无处可寻。
又有人心复杂,什么派的“大师”们喧嚣于上,开班收徒,攫取名利,无恶不作。
庆幸的是,自从他萌生修仙之志后,遍览道藏,四处访寻名山隐胜,寻求明师益友,可谓是历经千辛万苦。
终于在某一穷乡僻壤市集收购的古丹书中觅得一门上乘真法。
然而虽是真法却缺少火候口诀。要知道自古丹道口诀都是师徒口耳相传,不著于文的。
所谓:
“圣人传药不传火,从来火候少人知。”——《还丹复命篇》
“纵识朱砂与黑铅,不知火候也如闲。”——《悟真篇》
丹道重师承,没有明师于修炼关键处指点火候,除非天纵之才,或真仙转世,否则极易走火入魔,步入歧途。
此世间丹道分三元,分别为天元神丹、地元灵丹、人元大丹。
现今传世的大多为人元丹法。
人元丹法又离不开“阴阳”二字,细分为自身阴阳、虚空阴阳与同类阴阳三家,这三家人元丹法又衍生出四派,统称“三家四派”。
至于地元灵丹与天元神丹则为神仙亲授或祖师“神传”。
世俗只知有其名,如《许真君石函记》、《铜符铁券》等。
一番询问之下,据说是村民进山采药从某个山洞中发现的。
他听闻又花大价钱让村民带他前往山洞处,准备妥当后次日清晨便入山。
两三个时辰过去,正烈日当头,晒得陈玄柯的背火辣辣的疼,问领路的村民还有多远,却也
才行得一半路程,正午太热,便吃着干粮休息片刻等日头下去。
山路崎岖,地势参差,有的地方甚至没有路可走,只得斩木劈草硬生生清出一条路来。
一路披荆斩棘紧赶慢赶,爬过不少岩壁陡崖,跨过不知数的山涧小溪,终于瞧见一个洞口豁
然远远地开在崖壁之上。
洞口草木蒙络,竟是有不少珍稀草药生长,崖壁上刻着依稀可辨的四个古篆字:抱阳洞天。
陈玄柯小心扒开洞前的草木,往里望去,只觉幽深通玄,微有寒气溢出,深处隐隐有光亮透出。
领路的村民要留在洞口采摘草药,说下山卖个好价钱,无奈陈玄柯只得自行探身入洞,初极
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洞顶透过一簇阳光将洞内照的通明。
一眼望去,山洞简陋的只见石床、石枕、石桌各一,以及一面隐约刻有字样切削过的石壁。
一番摸索,漆黑的石枕旁竟还遗有一剑簪,通体玄色,如木如玉,形制古朴。
陈玄柯见其样式古朴自然,颇为喜欢,便顺手别在了发髻上。
在检查各处并无奇异后,便径直来到石壁前。
他扶着洞中石壁,死死地盯着石壁上镌刻的口诀钩玄,口中喃喃道:
“收真一,天元立现,查二仪,龙虎野战,列三才,天人合一,分四象,采药火候,别五行,
定六气,聚七宝,序八卦,行九州。五行颠倒,气传于母而液行夫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