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回 舞乐迷人 细作行刺 (第1/2页)
游及天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作者:海国悦
女子立即梳好头发,捥成云鬓,不再烦海钺了。这下可送走了一个灾祸根源,自古红颜多祸水,父亲,海夔与海茹云都在唐帝国等他呢。一吞一招不慎全盘皆输,客死异乡,便一切都完了。海钺呆呆地望着女子背影,自酌美酒起来。
原先的乐师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年轻的女乐师,名乐煍,正是先前缠着海钺的那名女子,她披散头发,从远处的连廊姗姗而来。反弹琵琶,又是一首独曲《九歌》。自然不是屈原所做的九歌诗篇,而是经当代曹国大乐师曹乘,曹仲舆读完九歌之后感慨万千,恨不得将当年屈原对家国破碎,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悲痛,以音乐表达出来,之后果然编制成一琵琶曲。
近些年来,在西域中尤其流行,但不同于九歌诗章,此曲虽然悲壮,但是不悲伤。虽然充满了理想不能实现的抑郁,但是并没有绝望。整首曲子浑然天成,既抒发了屈原不能实现理想的悲伤,又表现了乐师对盛唐气象的喜爱,表现了苍凉壮阔,慷慨激昂,而又积极上进,雄浑的意境。在最后一章中作曲者摆脱了现实,以激昂的变徴之声表现屈原羽化飞升,这一场面表现了屈原的高大英武,也是对屈原理想不能实现的安慰。
但更多观众在乎的并不是这首歌曲的内涵,也不是它的曲调,而是单纯的去欣赏美色。毕竟,乐煍反弹琵琶,坦胸露肩,只有几条丝带遮盖大腿。乐煍本身也是有倾国倾城的美貌,虽然唐朝时期盛行以丰腴为美的审美标准,她却体状偏瘦。可美是挡不住的,她那杨柳细腰与柳叶眉相辅相成,齐肩长发更是不落窠臼,并不是一味迎合时下最流行的云鬓。说来也怪反倒是这样的发型最适合她。脸型虽不是古典美人的“甲”字脸,可在各微微丰腴脸也是迎合大众审美的,起码在当时的唐代是迎合的。再有就是那腿上,胳膊上缠着的绿丝带,红橙相间的裙子,好似从敦煌壁画上下来的飞天仙人一般。当然那个时候敦煌壁画与龙门石窟并没有完全成型,只有北魏,初唐开凿的那么一点点而已。
是那最外表的东西,反倒在乎的人越多,难道这就是曲高和寡吗?海钺对于过分外表的东西倒也并不是十分看重,他更多的是在乎乐师所弹的音调音色是否准确,它所表达的主题情感是否符合人们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更多的是音乐所带给人们精神上的享受,是其他东西无法比拟的。
春秋战国时代著名的《左传》中曹刿论战中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故而鲁国攻克齐国军队,便是有军鼓有着音乐,音乐过于自然激昂,时间久了,士气反倒会下落,这也从侧面表现出音乐的魅力。想到这里不禁想起了遗留在骆驼鞍上的《左传》,是当年临行前李垔送与的。这种书籍不如传奇小说与什么诗集之类的畅销,不好买到。
本来音乐听到这里海钺也该起身走了,毕竟剧情最后一章结尾也大概过了有一刻钟了。可大家竟然都没走,在那里呆呆的坐等着,也不知道到底在等什么,那么海钺能先行一步离开了他也跟随着大众坐那里独自喝着酒呗,干巴巴的空等着。气氛也似乎尴尬了起来,直至乐煍起身跳了舞蹈,观众大都眼又直了。虽然是几项简简单单的伎乐舞,但在她舞技已是炉火纯青,根本就不需要思考,只是肌肉记忆罢了。舞毕,她问:
“知道这额外的伎乐舞是送给谁的吗?”
众人以及议论纷纷,有胆大者站起来回答说:“当然是我!”乐煍大怒,一脚飞踢过去,虽然是赤脚。却力大无比,将那人踢飞好远。众人立刻默不作声。
海钺却在噤若寒蝉之中,大声的用酒杯撞响了面前的桌席。人立刻扭头投以奇怪的目光,更有人直接喊道:“善乐坊乐大美人美脾气也是出了名的爆,不想死就赶快跑。”反倒是大喊大叫的那个人被乐煍投以鄙夷的目光。乐煍径直走向海钺:“足下可否赏光与我一同用缮?”众人一起大叫,起哄造势。
结果在一片答应她,答应她的呐喊声中,海钺喝尽了最后一杯酒,嘣的一下把斛杯扔在了桌席上,冷冷地回答:“否,吾有要事。”乐煍失望地拿起放在他那里的剑,海钺于就在大家一片唏嘘甚至夹杂叫骂的声音中,这场乐会也是不欢而散。
出了善乐坊便又进入坊市,海钺寻思着再去买一匹骆驼。毕竟这里是曹国,不是长安,在长安坊市是分开的,并且在晚上市不会营业的。于是在这灯火阑珊的夜晚中,海钺又一个人单握横刀向坊市深处走去。刚出了乐坊不久,便碰到了几人议论刚才发生的事情。
“你说这事奇怪不奇怪,要是有这么一个大美人主动向我求婚,那我是做梦也高兴,也能笑醒!”
“笑醒了那不就没有了,而且你肯定也没那福分,就你这长相。你说这也奇怪,这个奇怪的男子到底是应该说他坚定还是……”
“一个字傻,四个字愚蠢至极!”一个衣穿红袍的人拍了拍刚才那二人,那人。相貌极佳,看起来像是乐师之流。开着的那个,两个人看见了个这么穿大红袍的英俊男子也来了兴趣。
“我说哥们你行啊,长这么帅!比刚才乐煍当众追的那个人强多了。”
“就是就是,就算是那个人与他与我三个人加起来连你十分之一都不到。”
“也不知道乐煍吃了什么,竟然能看上那个人。”
“各位不要抬举我,吾此次而来还是有要事,还请二位劳驾,随我走一趟。”
“那我们就走,也不知道仲舆先生有什么事,要我们两个人去做。”
“二位一听就知,走吧走吧。”说着,曹仲舆拉上两个人向坊市深处走去。海钺见到曹仲舆也来了兴趣,也不知道当代著名曹国善才能到坊市里去密谋着干什么呢,想想都是叫人兴奋的。自己本来也需要去坊市购买骆驼干粮之类,那么何乐而不为,为何跟上前面那三个人呢?乐煍也对这个外表冷漠的外乡人来了兴趣,不久前就跟上了他,想要暗中跟上一探他的底细。说不定就是那个国家的探子呢!
海钺一路跟着三人,他装作无所事事,信天游览的样子,先是趁着他们向前走的时候,在远不远处的一个茶楼上盯着他们。这个茶楼是开放着的,不会有什么小二问他要什么茶,要茶也都是自己去点的,不用担心有人在这里怀疑,也有许多人像他一样在茶楼上,不过多是望月赋诗,对酒行歌,甚至有会览美色的。见几个人在街尽头向右拐了去,海钺马上加快速度追了过去,不久在街边一个角落里隐藏了起来。
看见三个人最终进了一间药铺,名叫济乖堂。海钺在周围一间染房里停了一会儿,去欣赏那些染布,不过都是女子衣裳。这样三个人没有在从药铺中出来,海钺放心的跟了进去。
进了药铺,掌柜的果然是经典的一句:“先生别来无恙,不知要抓几味药?”海钺连忙搪塞几句:“当归,龙眼,黄连!”那抓药的气的连着吐了几句:“先生果然有趣,居然到药店里抓龙眼?你可知龙眼在药店里怎么会有?何不去长安朱雀大街上去找?”海钺连忙改口:“芍药,对!芍药,各抓十两。”掌柜的又笑了笑:“先生抓的这三味药,那可都是治不同病的!”这下换到海钺怒骂道:“我说了要这三种药!快点去抓!别在这里唧唧歪歪婆婆妈妈的,你要是抓不了我就换别的药铺。”
曹仲舆也听到了外面的动静,走出了里面,来到外面的柜台。看了一个陌生人前来抓药,便试探地问了问:“先生别来无恙!”海钺回答:“打扰了仲舆先生的雅兴,实在抱歉,实在抱歉。”曹仲舆来了兴趣:“先生是来抓药的?还是来找我曹乘的?”海钺笑了笑:“钺素来钦佩足下的乐章,特别是那九歌,听得我如痴如醉,几乎就要重返战国时代!”曹仲舆似乎来了兴趣,想要邀请进里面听他弹几曲。海钺欣然接受,若是不接受,那岂不是愚蠢到家?
突然想想起什么的,海钺扭头又来了一句。
“再给我抓点还魂草,二钱就行。”
曹仲舆又笑:“这种东西基本上在市面上很难买到,属于名贵药草,不过足下到这里算是来对了,我伯父开的药铺那可是应有尽有。”
海钺伸手:“先生请进。”
曹仲舆也伸手:“请。”不过海钺观察到他,他捏紧了自己的左手,只伸右手。或许是太紧张的缘故?不善交际所以紧张的?算了,仔细去欣赏曲子罢。
正当海钺浮想联翩,以为自己有幸可以听到曹仲舆亲手弹琵琶,可没想到一进内室竟是当头一棒,得亏海钺身手敏捷闪了过去,但随之就是两个拔刀的人杀了过来。别看药铺外面挺小,但是内室还是挺大的,能施展得来的来刀剑。海钺立刻拔刀跃起,退到有利地形,俯身向下,以确保自己不会腹背受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