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刀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叶桓立刻想到了这门邪功的用途,毫不客气地说,作为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来客,他能想到的招数比眼界不够开阔的古人强得多,哪怕是直接颠覆整个天下的招数都有不少,其他规模较小破坏力弱一点的就更是不计其数了。
“但朕的运气还算好,拥有这门功夫的那人……不是坏人。”
“呃?此话怎讲?”
“朕和他谈过话,虽然不能完全相信他说的一切,可朕觉得他身上并没有恶意,其个人的理想虽然有些虚无缥缈,却也比现在的世道,比朕那时的世道要好得多。”
“敢问陛下,他的理想是……?”
“总结起来只有三句话:”
“第一,天下乃是天下人之天下,不是一家一姓之天下。”
卧槽!
叶桓双眼暴突,差点就要举手大喊
。
这句话的原文是“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处之。”,出自姜尚姜太公的《六韬》之一——《武韬》。原本的意思是说“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占有这个天下。”
说白了就是告诉老百姓,统治你们的那个皇帝是个好人,他道德比你们高尚,这才能统治。而你们不是好人,你们的道德败坏,所以才需要被人管着。甭管姜尚原来的意思是啥,封建时代的统治者绝对会这么理解,从而加强自己的剥削地位。
可这位无名氏改了后半句,变成“不是一家一姓之天下”,意思马上成了“天下是天下人拥有的,不是你皇帝老儿一个人的所有物”……这特么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啥区别?哦,或许更温和些,某些臣子或者世家门阀能够利用这句话来做文章……可这还不是挖皇家的墙角么?
“第、第二句话呢?”
“第二句话是‘肉食者鄙,子孙不肖,无可身居高位’。”
哎呦我去!
牛批!
自古以来,老子英雄儿不如狗的例子简直数不胜数,不过再怎么不行,到底是自己的孩子,得给他一条出路。因此,利用自家权势为孩子铺路的情况蔚然成风,甚至在本朝还形成了“有偿荫官”(就是有门槛限制的卖官卖爵)的制度。这位无名氏第二句话就砍向了这群人,简直和直接打脸没什么区别,而且抽的还是所有官员与世家的脸面,简直和杀人无异。
有了前两句振聋发聩之言,叶桓觉得第三句作为压轴,恐怕打击面和力度都要再上一个台阶才成,心情平(破)静(罐)不(破)少(摔):“最后那句……”
“百姓并非愚钝,只是不通教化,须令其读书写字,方能耳聪目明。”
系统突然疑惑地抬头:“什么东西碎了?”
叶桓:“……我的小心脏。&#
;&#
;&#
;&#
;u
&#
;
&#
;&#
&#
;m”
这第三句话最狠,直接对准天下所有的知识分子捅了一刀,把他们的君子皮剥开,露出内里的烂肉臭骨。百姓不傻,他们只是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一旦受到教育,就能知道道理。
而这个“道理”是什么呢?诗词曲赋?琴棋书画?
屁!
百姓知道的只有一条:没有人可以过分剥削我们!
都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但能在太平时节造反的前提,是你得成个秀才,得认字,能安排一二,这才有造反的资本。历史上哪次农民造反最后的领头人没有变成更高阶层的存在?就算是最“接地气”的朱元璋,他也得靠着自家老丈人的势力挖下第一桶金。一句话,读书人才能有掌控天下的底气和实力,因为他们能蛊惑人心,能让愚民为自己所用。
那现在呢,所有百姓都读了书呢?剥削?你敢剥削我一个试试?看我不挥舞着法律的大棒抽死你。什么?连官老爷都和你们站在一起?好哇,兄弟们商量商量,弄个章程出来,反了他娘的。
民众觉醒的直接后果,便是所谓的“读书人”的地位急速下降,开启民智,等于剥夺这群光会说话不会做事看似牛批实则一无是处的蠢货的权力,他们当然要闹起来。
第一句话对准皇上,第二句话对准官员,第三句话干脆怼上了整个天下……这位能把人拖进苦海的高手究竟是谁,竟然要做成当年黑衣宰相都没办到的事情,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