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夺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可许峥对这个世界的情况还不了解啊,怎么能做出好的判断呢,无奈之下,他只能向兵部大司马求救道:“那以爱卿之见,如何才能护住许国?”
此话刚出,所有人的目光就都集中到了兵部大司马身上。
兵部大司马深思片刻:“依臣之见,唯有集中全国兵力,在醉青郡包抄苍澜大军才有一线生机。”
京城向西四十八里是醉青郡,醉青郡再向西则是慈宁郡和九庭郡,再向西就是函谷郡。
许峥疑惑道:“为甚么不派兵支援函谷关?”
兵部大司马解释道:“我国兵力分散在十七个郡中,要把十七郡的兵力都调到函谷关的话,不仅路途遥远,来不及支援,兵马也会因为长途奔波劳累而不能立刻应战。”
“为甚么非要调动全国兵力?仅调与函谷郡相邻的九庭,慈文和将善三郡的兵马过去不行吗?”
“九庭,慈文,将善三郡各有六万大军,和函谷合起来也不过二十三万大军,跟一百八十万的苍澜军比起来如同螳臂当车。再说了,函谷关乃天下第一铁城,苍澜国未必就宁愿消耗大量的兵马去攻打函谷关而不选择从梁林两国突破,倘若是那样,我们就等于拱手把将善郡和九庭郡送给苍澜国啊!”
“可若苍澜国从梁林两国突破,就等于一下子得罪了三个国家。”
“天下利为先,倘若苍澜国在事前或事后为梁林两国准备了一份见面礼,谁还会为了那点无足轻重的小事而撕破脸皮呢。”
“看来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啊……”许峥暗自感慨。
“诸位爱卿可还有其它方法?”许峥看向百官,问道。
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偶尔低声交谈几句。
十多秒后,一个面容清瘦,穿着红色官袍的七十岁老者出列,朝许峥作揖道:“臣认为此举不妥!”
“这又是谁?”许峥上下打量台下这为虽已年迈,但皮肤依旧嫩白的矮大臣。
跪在桌子边辅佐许峥看地图的小太监低声道:“这位是尚书省的徐应尚书。”
徐尚书看着兵部大司马道:“臣想问大司马,倘若我们把全国的兵马都调到了醉青郡,而恰在这时林国也出兵,我们该如何应对?”
兵部大司马被问得哑口无言。
许国从建国开始,林国就一直不怎么待见许国,倘若林国闻到许国动兵的风声,加急出兵,最终留给许国的只有亡国一条路。
徐尚书面向许峥道:“陛下,依老臣之见,京城以北及以东部的兵马不可调动。”
“高尚书此言差矣!”站在百官前方侧边的靖康王走到大殿中央。
许峥错愕,这是要来一场百家争鸣吗?
“林国若有意趁机攻打我许国,他必然会提前准备,而我们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收到林国准备的消息。试问这天下,谁人攻打他国都是即刻调兵?噢,历史上倒是有一个,不过结局不是很好,林国应该还不至于狂妄到认为自己比那场历史优秀。”靖康王心说老不死的好计算,本王的兵都在西南部,这是要折掉本王的羽翼啊!本王岂会让你如愿。
徐尚书问道:“靖康王怎么能保证林国不会铤而走险呢?”
靖康王反问道:“许尚书又如何保证林国一定会经过许国?”
徐尚书咂咂嘴,似乎被靖康王的反问给噎住了。
太后显然不是很喜欢这种场面,温声打断道:“调兵乃是重中之重,爱卿不妨先回去细想一夜,旦日食时再将折奏递给陛下。待陛下审阅了折奏之后,自会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