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十天前,一道八百里加急飞驰进城。
已是夕阳西下时,天边仅存一丝红光,西桂宫内少有的烛光闪烁,宫内的御使堂内是大殿之外臣子合议国事的地方。
皇帝已一月没上朝,监国与另外三位王子、多位重臣神色凝重。与大殿的设置不同,这里没有显眼的龙座般主位,各人基本上是平位起坐。
大家话不多,因为事态严重,加急军报边境东平城外郦国大军聚集,对于太平已久的琪国众臣来说一时没有了主意。
皇帝不在,大家都把最重的担子压在监国太子上,此刻沉默就是无形的施压,尤其是二王子淮王,他眼睛始终没有离开太子的方向,他看的是太子还是热闹?
太子手里紧紧的捏着汤手的军报帖子,看着似乎没有人有决定,想了半天也算是作出个下错的举措,以平常皇帝临朝的口吻说道:“急书七里山庄,告知圣上情况。”说完立马把军贴收回到原来的盒子上,红烛滴下蜡水,取下身上一个小印鉴压封上。
送信人急促的脚步声还在耳边,太子向御使大夫问道:“肖阁老,你是这里唯经历过与郦国的战事,当下你的意见如何。”
御使大夫肖祎当年曾经皇帝征战过,当然最有发言权,但这也是二十多年前的事,边关太平已久,他已经是暮年之人。
“东平城是军事重镇,常年备有六千守军,历水城也有五千守军,可使历水城守军调往三千至东平城以北小城东可,两城成倚角之势,当年圣上也是这样布置,若敌军来袭,两城可成合击御敌。”
老臣子两眼放光,这是他少有的精神表现,当今的朝堂,早已成了四个王子角力的场所,几个重臣,包括御使大夫、丞相和太尉以及其他大臣,都成了他们身后的影子,基本上可以归类为太子党、淮王党和骑墙派。
御使大夫肖祎以其背景来看声名巨大,但他不愿归属于哪个派别,而是以一个老人家自居,即是表达老迈将退的意思,如果不是皇帝来问事,基本上是糊糊涂涂的过,王子之争渐炽烈,老人家这是明志之举,王子们看在眼里,将退之人既然是无法争取也就不想成为敌人。
三王子东平王激动的说道:“东平城是我的封地,没有人比我更熟悉那个地方,兵临城下,国之存亡之时,我愿一马当先,率兵抵御。”
太子应道:“率兵迎敌三弟最是合适,更不用说事情就在东平城。”
淮王与东平王同出一气,是淮王党的主心骨,太子一万个不愿意由东平王领兵前往,但这个切是个最为合理的做法,一者会有大多数人支持,二者反对的确于国之不利。
太子同时向丞相方皓问道:“丞相有何看法?”
丞相方皓是当朝实力派也是少壮派,他的出身与淮王有很大关系,他的姐姐是个三级嫔妃,当年求淮王党的一个郡令在举荐孝廉时推举他的亲弟。举荐孝廉是主要的人才推举方式,经过举荐后还要多番考试,重要人才任命甚至要经过殿试,由皇帝过目所举荐的人才。这也是党派通过故吏门生种种的关系,网罗人才构建关系的主要途径。
等于方皓当时是投入了淮王党,个人的能力也过硬,各种复试中过关斩将直达殿试。
皇帝在当年突感身边臣子已渐老去,特意的意栽培年轻人才,于是方皓在淮王势力扶持加自身能力,十年官场从小官做做到丞相之位。
方皓说道:“我认为以郦国当前的情况,其帝久病,大王子虽把持大权,但许多方面仍不支持大兵犯我境,但凶险是迫在眼前,不得不防。”
淮王心想着这个方皓官是越当越老练,虽然是自己一派系的人,但也没有全力支持东平王的主意。只是现在这个局势对自己是难得的机会,东平城是三王子的地方,基本上没有第二选择,父皇不在朝,这个太子的魄力不足以做出其他大胆的做法。
现在是得到兵权的最好时机,东平城扼地之咽喉处,这个三弟沙场上的战力在朝中是有目共睹,只要兵力粮草足够,郦国若是真的进犯,也有信心守住边关,到时自己一派的功勋亮丽,如果再得到父皇的赞许将对自己大大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