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我的消防兄弟 (第1/2页)
林抒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响亮而急促的警铃声,使得寂静的大队营区顿时变得紧张起来,宿舍和车库里明亮的灯光射入瞳孔,密集的脚步声和消防车发动机的轰鸣声振动着的耳膜,气氛突然变得极富张力。抒昂看到快速穿着战斗服的消防队员们面露倦色,动作却一如往常迅捷、灵动,备受鼓舞。这时电话员跑来告诉抒昂:“林指导,萧队长就在五分钟前到政府取文件去了。”他知道这意味着第一次独立担当指挥员的机会,以这样被动的方式不期而至,他稍作停顿就跑入车库,拿起战斗服、头盔、战斗靴和电台冲向消防车。
“电话员,请汇报火灾情况。”
“收到,指导员。起火地点位于冀屯镇小王庄,距大队约
公里,起火物是玉米杆堆垛,起火面积约
平方米,据报警人称现场火势很大,而且紧邻玉米杆堆垛有一个养猪场,火势正在往养猪场的方向蔓延。我已通知报警人在冀屯镇政府接车,汇报完毕。”
“收到。”抒昂听完电台里的汇报,脑子里一片空白,心脏开始激烈的跳动。
后排坐着的赵一卓,向前挪到抒昂旁边。
“指导员,你刚下队,对于车辆、灭火的战斗规程,还不了解,你别慌。先派两辆大吨位,这类火灾在我们这里很普遍,战士们都有经验,堆垛起火需要大量的水,乡下缺少水源,带三辆车去不多。”
“好的,赵班长。同志们请注意,我和一班在前面,二班、三班分别带一辆大吨位水罐车立即出发,大家注意检查个人防护装备,驾驶员一定要谨慎驾驶,确保行车安全。”
“一班收到。”
“二班收到。”
“三班收到。”
抒昂在车里一边穿战斗服,一边听赵班长介绍情况。
“指导员,到了火场,我们两个在一起,我和邓班长、贾班长都是服役超过五年的老兵,我今年是第八年了。具体怎么做,我们商量着来,灭火是需要经验的,慢慢积累,别着急,相信兄弟们。”
抒昂伸出手,紧紧握住赵班长的手。“谢谢老班长,以后还要向你多请教。”
“放心吧,指导员。”赵班长用力扳了扳抒昂的肩膀,眼神里传递着信任。
抒昂心中充满感激和敬意,他的目光掠过身后每一名战斗员,年轻的面庞显露出勇敢而坚毅的神色,默默激励着这位年轻的指挥员。这时,手机响了。
“对不住啊,兄弟,刚才走得着急,没来得及和你说,政府的机要员打电话,有一份重要文件必须要我亲自去取,没想到这么巧。你先去,我马上开车去现场。”
“萧队,如果你放心,就让我指挥这次灭火行动,我有身经百战的老班长做我的坚强后盾,我会向他们学习。”
“我相信你,抒昂,注意安全,我在队上等你的好消息。有特殊情况,及时和我打电话。”
“好的,萧队,你放心。”
放下电话,抒昂立即向赵班长提了几个关于堆垛火灾扑救的问题,一边听,一边在脑子里模拟构建场景。
大约过了二十多分钟,驾驶员告诉抒昂,“指导员,那辆面包车亮着双闪,应该就是接我们的人。”
摇下车窗,经过询问,果真就是,抒昂看到车里有两个人。
“师傅,你坐到车上来,和我说说情况。”抒昂要充分利用到达火灾现场前的这段时间,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
面包车在前面带路,抒昂让报警人详细说明火灾现场情况。报警人称,现场有四个玉米杆堆垛,由东向西平行排列,离开现场时东侧的两个堆垛在着火,因为风力强劲,火势蔓延特别快,但堆垛之间有较长的间距,西侧的两个堆垛短时间内还不会受殃及。报警人强调,紧邻西侧两个堆垛是村里的一个养猪场,这是村里主要的经济来源,养猪场存放大量的饲料,天干物燥,一触即发,还有几百头猪没有出栏,要保住这几百头猪和养猪场,必须把火势阻截在西侧两个堆垛中间。抒昂边听边想,如果火势突破了最后的屏障——西侧两个堆垛,养猪场里存放的大量饲料将再次助推火势,村子的所有建筑将彻底暴露在可怕的火魔面前,火烧连营的可怕场面将不可避免。
赵班长听完,马上告诉报警人,“赶紧召集村民,让那些身体素质好的、成年男性村民带上耙子、铁锹,到现场去,先不要动,等我们到了,听我们指挥。”
“赵班长,我认为要一边灭火,一边防止火势蔓延,尤其是防止火灾蔓延更重要,因为最重要的工作是要保护养猪场,一定要在火势蔓延到养猪场之前,阻截火势。还有就是要节约用水,而且消防车应停靠在上风方向。”
赵班长向抒昂竖起大拇指。
“同志们,请注意,我们马上就要到达火场,请再仔细检查一遍个人防护装备,驾驶员注意车辆停靠位置,一定要停靠在上风方向,距离火场不要太近,一切行动听从指挥。我和赵班长带领一班主攻起火堆垛,二班负责阻截火势,防止蔓延,三班负责现场警戒和供水。收到,请回答。”
“一班明白。”
“二班明白。”
“三班明白。”
抒昂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火。冬天旷野的风,吹起来肆虐、狂妄,堆垛上巨大的火团伸出可怕的火舌,借着风势,要把周围所有的可燃物吞噬。抒昂竟丝毫没有恐惧感,反倒兴奋起来,在张牙舞爪的火魔面前,浑身来劲。抒昂站在上风方向,最靠近火源的位置,他发现,一些带着铁锹、耙子的村民站在最西侧堆垛和养猪场的中间,形成了一道“人墙”,他知道村民这是要誓死保卫他们最重要的财产。抒昂开始调整灭火组的位置,第一灭火组主要负责东侧两个正在燃烧堆垛的扑救工作,第二灭火组站到村民排成的“人墙”前面,阻截火势的同时保护村民的生命安全。同时,把警戒力量主要放在第二灭火组的西侧方向,加强对于村民的保护。此时,火势已经开始向由东向西的第三个堆垛蔓延。
“贾班长,准备好了没有?”
就在抒昂在前方观察火情,寻找最佳进攻方向的时候,贾班长已经带领战士们将水带铺设完成,一车出两支水枪控火,二车出两支水枪堵截火势,三车向一车供水。
“指导员,下命令吧。”
“出水!”
赵一卓时刻陪在抒昂左右,一来保护指导员;二来在灭火过程中告诉抒昂要不断调整进攻和防守的位置,并根据火势变化,调节出水量和出水方式。
抒昂和赵一卓首先来到第一灭火组的水枪阵地,第一灭火组的两支水枪分别位于燃烧堆垛的西北侧和东南侧,呈夹击之势,水枪的出水方式在开花和直流的模式之间转换,部署完成第一灭火组的任务后,抒昂把主要精力放在阻截火势的工作上。第三个堆垛,已有一半的面积过火,抒昂和赵班长经过快速的分析研判,立即确定最佳扑救位置,把水枪阵地设在堆垛的下风方向,一支水枪设在堆垛的西北侧,一支水枪设在堆垛的西南侧,水枪的出水方式以直流为主,两条水龙在围绕堆垛上下左右盘旋,与火魔进行着顽强的搏斗。
火光照在消防队员的脸庞,这让抒昂更加清楚地看到每一个队员脸上坚定、无畏的表情,青春之火的色彩比堆垛上火的颜色更加绚丽、夺目,堆垛燃烧释放的热量烤得队员们的脸通红通红,但他们依然坚守阵地,没有一个人向后退缩一步,队员们不断把水泼到脸上、身上,以此降温,寒冷的冬天,队员们的战斗服早已湿透,就着火光可以看到战斗服表面散发的水蒸气。
抒昂观察到第二灭火组的扑救工作开始奏效,立即调整水枪阵地,他指挥位于西南侧的这支水枪,继续向西移动,把最西侧的堆垛打湿后,随即调转枪头,在第三个堆垛的西侧向火魔发起猛烈攻击,火魔嚣张的气焰在第三个堆垛中间被阻断。照在村民脸上的火光,越来越暗,他们的脸上开始绽放笑容,因为他们明白养猪场保住了。
十五分钟后,火势得到有效控制。就在这时,赵班长告诉指导员停止灭火,先停止出水。
“为什么?”
“堆垛表面的火是看不到了,但是,指导员,实际上堆垛的里面,甚至更深的位置还在阴燃,继续采取这种方式灭火,就是把三辆车的水全部打光,也无法彻底阻挡堆垛深处的燃烧。我刚才在心里面计算了一下用水量,三辆车的水最多还有一半,这里没有室外消火栓,没有水源,我们必须节约用水。”
“所以,你刚才让报警人通知村民,带上耙子、铁锹
?”
赵班长点点头。
抒昂立刻用电台通知各战斗单元停止出水,同时找来村长商量。
“村长,你好,我是负责此次灭火行动的指挥员,现场火势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堆垛里面还在燃烧,如果我们还是往堆垛表面射水,三辆车里的水肯定不够,所以,我们现在必须要调整灭火方案。”
“队长,那现在怎么办?”
“让村民们带上铁耙、铁锹,我们的队员用火钩,一起把堆垛挖开,边挖边灭火,效率高,也能减少损失。但是,必须告诉乡亲们,注意安全,你先清点人数。”
“好的。乡亲们,带上工具,我们和消防员一起把玉米垛扒开,这样我们都能早点回家休息,开始干吧。”
抒昂拿起身边的一个铁耙,第一个跑到堆垛前面,赵班长见状,向后面赶紧挥手,战士们操起火钩、耙子、铁锹冲了上去。村民们看到消防员这样的举动,纷纷上前,三四十个人包围堆垛,小山一样的堆垛几分钟就平摊在晒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