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店溪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季新瑶的预感很准确。
她是最合适的人选,杨子江的确这么想。但是,她的往事还是使一向处事果断的他有了一点犹豫。
在他们建设青枫叶家园时,杨子江就知道了季新瑶的事儿。
那个时候,随着原来那位高官因贪腐而落马,季新瑶的名字就接二连三地出现网络上,而且经常成为饭局上的“谈资”。杨子江也在席间听到人们议论过这个事儿。
看到她投递的简历后,杨子江马上猜到她就是当时人们经常议论的那个女人。要是在平时,他可能不会给季新瑶机会——她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这次来应聘的投简历的人两极分化很严重。应聘智能化养猪场管理岗位的人倒是有二十几个,大多数都是从事生猪养殖出身,对传统养猪技术熟悉和拥有相对丰富的经验。但是从产业层面和消费层面很少有人能表现出自己的系统思考力,尤其是对智能化技术在现代养殖业中的应用几乎没有什么认识。杨子江无法对这些人今后的发展空间进行想象。
只有两个人的简历给杨子江的印象比较深:其中一个叫党青青,应聘的是助理总经理岗位。另外一个就是这个季新瑶,应聘的是智能化养猪场助理场长岗位。
从季新瑶的经历和自荐信中,他感觉到她的工作经历是和岗位要求匹配度最高的一个。这次同意面试她,还有一个原因,人们在议论季新瑶的时候,他总会听到一句话——这个女人还是很有能力的。
如果没有季新瑶以往的事件干扰,凭对她的简历的好感度和这次面试所获得的直观感觉,他可能当场就会给她一个明确的答复。但这次他不能,这件事一定要和周志远再商量一下。
这时,党青青走进来。打断了杨子江的沉思。
“您好。”
杨子江示意党青青坐在和办公桌连成一体的小会议桌一侧的椅子上。“您好。请坐。”
“请用!”杨子江拧开了一瓶矿泉水递给党青青。
党青青坐在杨子江的对面。向他点头示意。“谢谢!”
“为什么会晚到了
分钟?”杨子江没有客套,开门见山。他本人的时间观念非常强。所以从党青青的简历上所获得的好感,也因她的迟到而被打了折扣。
“我在路上帮助了一个人,所以迟到了。”她非常冷静地回答。
党青青冷静的态度和她显示出一副理由正当的样子,倒是让他感到有些惊讶。
“方便和我讲讲具体经过吗?”杨子江表现出一副非常愿意倾听的样子,面部表情还是非常严肃。
实际上,杨子江已经从党青青的着装上看到了一个“细节”——他想再进一步证明一下。
“就是帮一个路人做了心脏复苏,所以耽搁了。”她非常简练地回答。看到杨子江的表情,她知道自己可能没有“希望”了。
党青青回答冷漠,并且没有主动地给他讲“为什么迟到的故事”。反而让杨子江起了刨根问底之意。
他还想继续追问。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有人给他发了一条信息。
杨子江用眼睛的余光迅速看了一眼微信内容。他脸部表情顿时发生了变化——自己的判断没有错。
如果说杨子江的脸上的表情刚才还是“乌云笼罩”,现在就是“晴空万里”。
“好。”他微笑着对党青青说,“不用和我讲心脏复苏的故事了——”他又看了一下党青青的简历,略微沉思了一下。“从你的简历上看,你应该有过做面试官的经历吧?”
“有过几次做面试官的经历。”党青青还没有从杨子江突然“不追问”的变化中反应过来。她很简单地应答道。
杨子江笑着问:“从面试官到自己被面试。角色变换后,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从面试官到应聘者,这种角色互换——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党青青平静地说,“我在做面试官的时候,时刻都在提醒自己也在被应聘者面试。对我来说,面试是双向的。我在面试应聘者,同时应聘者也在面试我。”
“能给我解释一下——你为什么认为面试是双向的?”
“对于应聘者来说,面试官代表的是企业。”党青青想了一下说,“他的言行举止,或者说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不可避免地要折射出管理团队的修养和企业文化。见一斑而窥全豹,直接影响着面试者对企业的判断和评价。甚至直接影响着面试者作出决定,是否选择企业。面试就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我赞同。”杨子江毫不掩饰自己的认同。“所以,面试官在考察应聘者的同时,应聘者也在通过你考察企业。”
“这一点,面试高级管理职位的应聘者时,尤为重要!”扬子江看到党青青露出欲言又止的样子,又特意补充说,“对面试一般员工,同样重要!”
明察秋毫、其应若响。党青青想到了这两句成语。刚才她本来想说,对应聘者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应聘高级管理职位,还是一般员工。
党青青看着坐在对面的杨子江,表现出想继续倾听他讲话的样子。
一定要明确“面试官是在提问”才能回答——这是应聘技巧。如果面试官在阐述观点,这是你调整心态的机会——也是你思考的时间。这是党青青自己总结出来的
果然,杨子江又若有所思地说:“当我们知道
+
=
的时候,我们就有了逆向思维。善于运用逆向思维,就可以找到难题的突破点。发现新的发展方向,甚至,挖掘出新的商机......”
杨子江神秘地笑了:
“面试不只是对应聘者的单项考察。它是双向的,它具有可逆性——我们来个角色互换怎么样?”
“我来提问?”党青青想进一步判断杨子江话里的意思。
“对!”
党青青用平静的目光看着杨子江。她没有说话。
“需要时间准备一下吗?”杨子江知道她不是在考虑是否接受他的提议。突如其来的变化就是放在自己身上,也需要时间让自己从适应到反应。他相信自己的判断——她一定会接受这个挑战。
“好吧。”果然,党青青认真地说,“我建议,我还是作为应聘者,您还是作为面试官。现在进入我提问的环节。可以吗?”
好一个断章取义式的偷换概念!党青青的提议让杨子江又增加了几分认同感。
如果党青青把自己转换成面试官,等于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她不了解企业的背景而且又不知道杨子江的经历,无法灵活设计问题。角色没有互换,而是聪明地选取双方认同的问答环节,巧妙的把自己从回答者变到了提问者,这样一来就掌握了主动权。她这样做,杨子江很欣赏。
“杨总。请问——”党青青见杨子江没有马上反对她的提议,不失时机开始了她的提问。“以您作为面试官的经验来看,应聘者要注意的最重要事项是什么?”
“着装!”扬子江毫不迟疑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