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清照归来 (第2/2页)
止剑花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倒是第二日赵佶走后,李清照跑过来埋怨李师师道:“你与官家的动静也太大了些,害得我一晚上都没睡好。”
李师师羞红了脸,反打趣道:“清照姐是不是春心荡漾,寂寞难耐了?且忍耐几日,你家明诚就能回京任职了。”
李清照红着脸啐了一口,翻了翻白眼不说话。
李师师笑道:“十一郎吩咐了,今日师师便陪清照姐去看宅子。”
李清照神情一黯,赵家破败后,确实也置不起京城的宅子了,若明诚回京,确实又需要宅子,便没有拒绝。
两人梳洗完毕,便去看房。
京城居,大不易。
开府封的房价高,很高很高。淮南转运使张根说:“一第无虑数十万缗,稍增雄丽,非百万不可。”意思就是那时候在开封置一所豪宅得花几十万贯,如果再想装修得更豪华一些,得花到一百万贯。
若是只买普通的房子,得花多少钱呢?苏东坡的弟弟苏辙晚年在开封买过一所普通住宅,花了九千四百贯。后来因为嫁女儿没钱办嫁妆,又卖掉了。
对寻常百姓来说,一所普通房子,欧阳修家的男仆不吃不喝要攒钱一百五十年以上;绫锦院的熟练女工不吃不喝攒钱将近四百年。若是一个没有技术的农民工,那得付出八百多年的努力,才能买得起苏辙那套房子。
唐宋八大家苏轼、苏洵、欧阳修等人都买不起房子,在京为官时都是租房住。
依李清照夫妻现在的状况,房子肯得是买不起的,对李师师来说,却再容易不过,不说背靠大树,光樊楼日进斗金的生意有什么买不起?
况且,今早赵佶突然想起醉杏楼旁边的冠芳楼小院现在一直空着,便打算将这宅子送给李清照夫妇了。
看宅子费时间,还得找牙行中间担保什么的也麻烦,虽然京城买房子是免契税的,但杂费“契纸钱”
、“朱墨头子钱”之类也不少。未经中间担保的私下买卖房屋,可是违犯刑律,按盗窃论罪的。
李清照随师师看了宅子,除了这小院名字不喜外,自然是极满意的。不过在小院休息时,却有匠人来摘了楼匾,在小院大门上挂上了归来居的门匾,让李清照十分惊喜。
李师师猜想定是赵佶着人办的,笑道:“十一郎倒是细心。”
这几年居青州时,李清照将自己的居室名谓归来堂,自号易安居士。
李清照亦是意外赵佶为何如此清楚自己的事情,疑惑之外生出些感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