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剑花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杭州府衙,知州梅执礼、镇抚司都指挥使徐衡、镇抚司南衙指挥使袁松辉、武宁军帅粱忠,四人正会商于后院书房。

“根据调查,明教又称牟尼教,唐时自波斯传入,流传已久。两浙这一支明教自福建沿海上商路传入,保守估算,到如今已有信众百万之多。由于明教揉合了道教、佛教等诸多教义,朝廷并未明禁,官家更是将其教义收列于道藏之中。”袁松辉说道。

在金庸笔下的明教,历史上确有其教,但金老并未做详细考较,将明教与拜火教、袄教混为一谈。历史上,摩尼教于波斯在拜火教教义基础之上创立光明黑暗二宗对立说,又吸收佛教教义创立初际中际后际三际说。传入中土后,又吸收诸教教义,进行汉化,极易与袄教、佛教混淆。宋朝时,明教将原摩尼教教义要旨简单地归纳为“清净、光明、大力、智慧”八个字,提倡光明、善良、俭朴、友爱的道德观念,因而深得民心,在江南一带支派甚多。

元朝时,明教与白莲教、弥勒教融合,红巾军借“弥勒降生、明王出世”起义,朱元璋得以坐拥天下,而后禁止明教,明教渐消。

历史上,明教教众是农民起义专业户,其中以元末红巾军最为成功。史书并无明确记载,方腊为明教教徒,但起义之后,有众多明教教徒举旗响应归附,正史有明载。

明教传入中土,以武则天时正式传入之说最为盛行,但唐以前一些农民起义,就会发现诸如“圣王”、“明法王”、“建明”、“圣明”、“净居国”等术语,以及崇尚白色、燃灯祭祀等等,都与明教有关。

“不过,据刺事人得到的消息,这些明教教徒统属不同,是由不同的人传教发展而来。被官府称为食菜事魔的一支,仍信奉唐时最为传统的教义,反而对官府威胁最小。其他十几支教众反而更易蛊惑民心,引发动乱。”袁松辉继续说道。

徐衡摆了摆手,说道:“袁大人,这些空闲时再说,先说说方腊的情况。”

袁松辉点了点头,说道:“仅两浙路叫方腊的便有七个,根据官家可能是漆园帮工或漆园主的提点,我们最终发现有一个人符合所有条件。这个人叫方腊,又名方十三,三十岁,现居睦州青溪县万年镇碣村,据说祖籍是翕州人,本来家有漆园,生活安康,娶妻邵氏,生有方书、方亳二字。后来朱勐在两浙兴花石纲,保正方有常仗着儿子在县衙为吏,借故夺了他家漆园,沦为方有常的佣工。这个人为人豪爽仗义,在当地百姓中很有威望。关键是,此人尝言唐时睦州有义军女子,文佳皇帝陈硕真,此地当存天子之基,而且与处州明教首领霍成富、陈箍桶,湖州明教首领陆行儿,台州明教首领吕师襄,越州明教首领仇道人裘日新,衢州明教首领郑魔王来往密切。”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卖草鞋的大耳贼

卖草鞋的大耳贼

约翰牛
卖草鞋的大耳贼简介: 怀揣窖藏两千年浓香型坏水,来到三国,成为卖草鞋的大耳贼。 大汉十佳青年,为承诺,为进步,为理想,一步一步往上爬...... NONONO! 这,是一本爽文,自带搞笑属性,免费附送各种梗。 温馨提示1:非史实,非教材,纯属胡编,新书不易,轻喷,多谢。 温馨提示2:即便当狗,也对自己笑一笑,再叼起骨头,昂首前行。
其它 连载 87万字
抗战:我不需要金手指

抗战:我不需要金手指

纪武淋
抗战:我不需要金手指简介: 王宇不需要金手指,因为他坚信。 自己的能力,就是最大的金手指。 像一匹午夜孤狼,潜伏在距离敌人的最近处, 蓄势待发,伺机而动。 像一头森林猛虎,永远用凛冽的目光俯视敌人, 气吞山河,傲睨万物。 ------------------------
其它 连载 1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