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清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看到赵佶脸上的失落,赵枢心中也不是滋味,可让他唤赵佶做爹爹,他又实是叫不出口,只得将脑袋低下,装作不曾看到。此时,杨戬又打开了第二道圣旨,却是为他解了尴尬。
“宋大观二年三月,皇帝诏曰:先皇后大行,中宫凤位空悬。天下不可无君,内宫亦不可无主。兹有贵妃郑氏,肃雍德茂,温懿恭淑,有徽柔之质,柔明毓德,有安正之美,静正垂仪。皇后之尊,与朕同体,承宗庙,母天下,岂易哉!唯郑氏德冠口,乃可当之,今朕亲授金册凤印,册后,为六宫之主,钦此!”
杨戬将这圣旨读完,延福宫中立时乱了起来。众臣多数以为赵佶会册立王贵妃为后,谁料郑妃竟后来居上,这让那些支持王贵妃的臣子情何以堪。
此时,一个白净面皮,凤眼黛眉,颇为俊秀的中年男子站出来道:“官家,王贵妃亦颇具才德,又有子嗣。其子赵楷虽年幼,却身具文气,而郑贵妃却膝下无子。官家何以立郑贵妃为后?”
“哼!”赵佶冷笑道:“尔等都知王贵妃有子,若立她为后,朕是否还要换太子?尔等欲置太子于何地?”
中年男子却是躬身道:“官家,册立皇后与太子何干?若太子有德,谁也奈何不得他,若太子无德,册立王贵妃岂不是更好?母凭子贵,那郑贵妃无子,便是有德,又何以为皇后?”
“这位大人此言差矣…”赵枢冷笑道:“若照大人所言,嫡庶不分,玄武门之祸不远矣!再者,我兄长已拜郑贵妃为母,郑贵妃又何谓无子?其子为太子,其母为皇后,岂非正合礼仪?难道这位大人对官家如此合理的安排尚有异议?”
“这…”众人愣住了,谁也没想到赵桓会拜郑贵妃为母,便拿眼睛瞅着赵佶。在众臣心中,年幼的太子自不会有这等心机,必是赵佶授意。孰不知,赵佶也颇为难受,这可不是他教的。
“尔等还有异议么?若无异议,便散了吧…”赵佶扫了赵枢一眼,再看着哑口无言的众臣,心中颇不平静,他暗自忖度道:若太子也有这般心计,我便无忧也…
众臣见大事已定,虽有人不甘,却也无可奈何。皇帝连旨意都下了,谁还会去硬抗?赵佶麾下多是阿谀拍马之徒,与皇帝对着干却不是长项。至于那些敢与皇帝对着干的人,多是太子的支持者,至少在太子无过之前,他们不会想着换太子。
待众臣走后,赵枢也想随着离开,却不想被赵佶叫住了。
“五郎,王皇后已然去了,你今后有何打算?”赵佶绝口不提赵枢使计的事,只是满脸微笑的看着他。
“无甚,还请官家示下…”赵枢却不接这茬,硬生生的回了句。
赵佶脸上笑容一滞,继而笑道:“我听大郎说,你想出宫寻师习武?”
“正是!”赵枢问道:“不知官家应允否?”
赵佶苦笑道:“这宫中侍卫皆是一等一好手,&#
;&#
;&#
;&#
;
&#
;
&#
;
&#
;.&#
;你又何苦去宫外寻找?且不说寻不寻得着,这白龙鱼服便是一桩险事,你乃千金之子,何苦非冒那个险?再者说,大宋以文治天下,你是皇子,习武也仅是强身健体而已,又何必吃那般苦…”
“官家此言差矣!”赵枢笑道:“我欲习武,是为了哥哥,也为了申自家之志,实不想在百年后,史官笔下只记得一句:大宋五皇子枢,碌碌无为,含恨而终!”
“这又何从说起!”赵佶蹙眉问道:“区区一个武人又能做甚么大事?”
“自是做得大事!”赵枢坚定的说道:“官家莫非以为,习武之人便是莽夫不成?须知这世上也有许多名将乃文武双全之人。我欲学着,非区区武艺小道,乃万人敌之术。我大宋历朝皆为西夏、辽人所苦,何也?非是无良将,却是良将不受信任所致。待我学成归来,再到边境历练几年。若战争再起,以我为帅,领精兵猛将以击之,我大宋将不受外侮所侵…”
赵枢所言慷慨激昂,却让赵佶心驰神往。或许南宋诸帝已无雄心壮志,然北宋诸皇无时无刻不想着收复幽云,以完成祖先未竟之事业。看着傲然而立的儿子,赵佶心中感慨万千,想着这是自己的儿子,又自豪无比。有子如此,夫复何求?此时此刻,他突地明白了曹操当年初见孙权的心情。生子当如孙仲谋,他比曹操何其幸运。这让他看重的孩子,是他的亲生儿子!